黄珊珊:柔肩担正义 真情暖民心
一把椅子让座、一声问候暖心、一杯开水解渴、一片诚心办事,把“法言法语”渗透到琐碎的民事纠纷中去,这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黄珊珊的“四个一”工作法。
法院的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而涉妇维权是弱势群体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个法官一年就要办数百件案件,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就只有一件案件。所以,我们一定要为百姓多着想,多办实事。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我的任务就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这是黄珊珊常挂在嘴边的话。她一直坚守初心,从案件审理的各个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法律框架内妇幼维权的新途径。
针对婚姻家庭案件当事人法律素养普遍不高,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且相当一部分人因经济原因请不起律师的情况,黄珊珊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在办案中采取庭前指导举证的方式,向当事人讲明如何提供支持其合法请求的证明,避免因证据原因而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有力地抵消了庭审过程中妇幼在举证环节上的消极因素。
针对离婚案件财产分割多数存在对妇幼保护不力的情况,黄珊珊坚持在合法原则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在分割财产、安置子女抚养等问题上,适当照顾生活困难、各方面均处于弱势的妇女儿童。
针对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家庭暴力现象,黄珊珊还积极协调当地村居、司法所及亲属朋友进行深度取证,仔细甄别家庭暴力对夫妻感情的影响,正确引导家暴受害方申请人身保护令,最大限度地保护妇女权益。
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的婚姻家庭案件很难说清是非曲直,调解难度极大,尤其是已经在二审阶段的案件。黄珊珊在办案过程中,运用“耐心、细心、热心、公心”的“四心”调解方法,始终把调解贯穿于审理的各个环节,以丰富的法学理论知识、高超的调解技巧、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女性特有的细腻,努力追求“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她经办的家事案件中二审案件调解率近四成,多数调解和好的家庭不再向法院二次起诉。
黄珊珊有着女法官特有的柔情因素,但熟知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秉公执法且“软硬不吃”的“硬骨头”。有一起离婚纠纷开庭审理后,上诉人蔡某经常半夜打电话恐吓,甚至多次到法院门口围堵,给她施压。在捋清案件脉络后,黄珊珊多方出击调查到确实证据,遂依法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最终,蔡某服判息诉。
司法为民是黄珊珊不变的工作理念。2006年工作至今,共审结各类一、二审民事案件1487件,其中涉妇维权案件738件,调解211件,撤诉180件,调撤率26.3%。她被评为“福建省最美法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等荣誉。
多年来,黄珊珊还坚持为涉案妇女儿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义务解答当事人法律咨询,为妇女儿童、在校学生、部队官兵、老年人等举办法律讲座上百场。认真而执着的她,用自己的忠诚和公正,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法律蓝天。
湄洲日报记者 林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