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戏和最早的本
□黄披星
在戏剧学院上《中国戏剧史》课的时候,授课老师提到中国最早的戏,认定是《张协状元》。我感到疑惑的是,按理说《目连戏》应该更早些,便提出疑问。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张协状元》能看到剧本,而目连戏没有剧本留存下来——它只是被文本记录有这个剧目存在;同时也不能确定,这是戏或者只是借助戏的宗教仪式。而有剧本的戏,才是板上钉钉的——就是存在古籍上的戏,第一个是《张协状元》。这就像个标准答案。
这就有意思了。按理说,最早的戏肯定是《目连戏》没错;但没被记录在案。即使有《东京梦华录》,还是证据不足。甚至除了文本缺失的原因,目连戏是不是戏,也有疑问?所以,最早的戏和最早的本,是两个概念。
来看一些说法:《目连救母》杂剧,是中国戏曲史出现的第一个剧目,被称为中国戏曲的“不祧之祖”。据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成书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内容乃是追述北宋崇宁至宣和间(1102-1125)都城汴梁的种种物事和景象,其卷8《中元节》条云:“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这条记载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庞大,可演七八天的故事组合或连台本戏,应该也是有文献记载可据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剧目。
从上述记载中“自过”与“便般”两个连接词里可知,《目连戏》不但在11世纪后期已经问世,而且随之形成东京一带城乡每年中元节循例沿演的习俗。这个时期也是有记载中仙游蔡京之子蔡牧与宋徽宗在皇宫演戏的时候。这种重置,加大了戏曲源头的可信度。《目连戏》故事取材于佛教《盂兰盆经》。剧情是写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连(俗名罗卜),上西天求佛传法,又下地狱解救生母的大孝故事。
北宋后期,作为“戏祖”的《目连救母》剧目自北而南,到处衍传发展,在近千年的中国戏剧历史中,成为一个流布最广、戏曲综合艺术蕴藏量最丰富、大戏结构最恢弘,涉及戏曲、声腔、宗教、历史、民俗等学科最多,内容最广泛的特殊古老剧目。调查资料表明,全国戏曲剧种中,各类长、短《目连戏》系列剧本多达100种以上。当然,在莆仙戏洋洋大观的传统剧目中,《目连戏》也是重要的古老剧目。
还有,清道光时郭钱龄《山民随笔》记载:“吾莆于兵燹大疫之后,类集优人演目连,谓可消殄戾。”往往是棚上戏班演出目连戏,棚下僧人们在做“超度”法事。台上台下齐头并进,法事中有目连戏,目连戏中有法事;两相呼应,融为一体,难以分辨。所以目连戏,与其说是戏剧艺术,毋宁说是宗教仪礼,更为妥当。
而《张协状元》来源于《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集。明《永乐大典》中共收进南戏剧本33种,第13991卷载有《张协状元》《小孙屠》和《宦门子弟错立身》三种剧本。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永乐大典》全书大部分被焚毁,未毁的亦被劫去,流出国外。1920年学者叶恭绰先生游欧,在英国伦敦发现此卷,将其购回,一直放在天津某银行保险库中。1931年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在国内排印出版时,题名《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简称《戏文三种》。这是早已失传的三个剧目,明代以来未见有关演出的记载,也没有发现这三种剧本的痕迹。
《张协状元》是南宋后期的作品,其余两种产生于元中叶间。然而,这三种戏文早已散失的清代,《张协状元》和《小孙屠》二种,还一直在莆仙戏舞台上演出。至今莆仙戏尚存《小孙屠》剧目与故事梗概,《张》剧有艺人口述的演出本子。《张》剧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其中还保存不少难得的戏曲史料;该剧文辞平俗,风格粗粝,保持早期南戏浓厚的民间情调。
莆仙戏传统原剔本称《张治》,这是因为莆仙方言“协”与“治”同音,以致混写。据莆仙戏前辈艺人说,《张》剧是清乾隆、嘉庆间莆田“后周二班”的常演剧目之一,后来道光、同治年间,莆仙俗称“二十八做”的“玉楼春班”又常演该剧。20世纪20年代初,有老艺人曾亲眼看到过莆田“福顺班”上演这个戏。
从宗教仪轨到戏文说教,其实这也是戏曲走上文人化的路子。最早的戏是宗教戏,最早的本是文人本,这是戏曲在一点点抬高自身的文化起点。而民间戏,依旧是戏曲的更大舞台。民间戏和文人戏,类似于《目连戏》和《张协状元》的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