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祖爱乡的好“阿姑”——仙游籍爱国华侨江石卿轶事
上个月18日,仙游籍华侨江石卿在印尼去世,享年93岁。次日,仙游县妇幼保健院唁电给印尼仙谿总会并转江石卿女士家属,对江石卿女士的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由此,记者了解到这位印尼华侨的爱乡往事。
印尼泗水华侨江石卿,1927年出生于仙游鲤城,其父是有名的俊士乡贤。江石卿自幼受其父辈书香门第、积善人家门风影响,养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富有仁慈博爱之心以及行善积德、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她热心慈善事业,无私救助老弱群体,深受侨居地与家乡人民的敬佩。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远在万里之外的江石卿女士,听到家乡“三年自然灾患”乡亲们正处于饥荒困扰之中,她就想方设法帮助乡亲,渡过难关。她的祖籍地、现在的鲤城街道洪桥社区,地处县城中心地带,周边人多地少,尤其是城镇中的农户每人平均不到2分地,土地不但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还要解决“菜篮子”问题。她得知乡亲们的困难后,心急如焚,四处打听什么作物适宜家乡种植,获知有一优质包菜品种高产高质,还能抗虫害,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本地的传统包菜。打听到结果后,她不怕麻烦,自告奋勇,花费了很多精力财力,多次通过香港邮寄种籽给洪桥农民生产队栽种,果然获得大丰收。乡亲无不受惠而感念不已。
改革开放初期,江石卿女士回乡探亲时,看到机关托儿所设备简陋,一大群幼儿围绕着一台图像模糊的黑白电视机收看节目,心里难过不已。她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一次性捐赠了一批日本大彩电、电冰箱、双卡收录机、电风扇等,极大地改善了所里的教学条件。江石卿女士看到我县福利院残疾人生活条件差,就主动积极参加捐献财物,被县福利院残疾人亲切称呼为“阿姑”。她了解到县妇幼保健所房屋十分破旧,就在印尼大力发动海外妇女为仙游县妇幼保健所捐款,新建了县妇幼保健大楼(如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看到赖店留仙村一带,道路崎岖坎坷,一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群众来往极其不便,老人小孩经常摔倒。她当场慨然应允,捐资帮助留仙村铺设石板村道,解决了当地村民雨天行路不便的老难题。更为感人至深的还有,江石卿女士秉承父辈重教遗风,对家乡的办学兴教事业不遗余力。她捐资兴建了以其父亲江幼宋先生名字命名的仙游县友谊学校“幼宋教学楼”,矗立在当年仙游县城最显眼的燕子埔体育广场上,成为当时人们眼中“最美丽的体育学校”,该校之后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体育人才。同时, 她还设立江石卿奖学金,鼓励友谊学校的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夺取体育专业的好成绩,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健儿,实现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她获知灾情严重,在伤心落泪的同时,不顾体弱积极组织并宣传发动华侨开展赈灾活动,向灾区人民捐资捐物。她的这种精神,令侨民们深受鼓舞,也在祖籍国人民心中留下无数感动,流传为一段佳话。
今报记者 陈慧贞 通讯员 刘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