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探访郑樵故里

    探访郑樵故里

      □余文烟

      郑樵故里的具体地址在历次学术研讨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调查报告,以及纵观全国历代许多研究郑樵的学者论著中,都无可非议一致认可是在宋代福建路兴化县广业里霞溪村林边自然村(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林边村民小组)。

      据周华《兴化府志》载:郑樵故里座落在兴化军兴化县霞溪村,原名为溪西村(现为白沙镇广山村),古代是湘溪境域,面积约有700多平方米,有“日、月”井两口为证。故居右边为“广业书院”,有古碑记:“广业为渔仲先生故里,里人敬先生,为书院祠之”。广业书院创建于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后因书院年久失修,几近坍塌,至清朝道光十六年重新扩建修葺书院为广业里读书人提供了学习与受教育的极好学堂。书院大厅,供奉有朱子、周子、二程子、邵子、张子,雅称六子祠堂,其后座为文昌帝君楼,左右廊间为书舍,规模宏大,空间宽敞。书院以读书礼乐经典教育为要务,奉孝悌耕稼为生行。溪西为郑樵故里,溪东为郑厚故里,亦称“莆阳二郑故里”。

      郑樵路位于郑樵故里,东起霞溪桥东端,终至北端苏洋坡全长2000多米。郑樵路就像一条飘带贯穿渔鼓溪两岸的郑樵故里,途经霞溪桥、广山水电站,沿水渠边一路由东向北,依次经过:兴贤社、广业书院、郑樵故里纪念馆、郑樵故居、霞溪宫、霞溪双鲤田园、郑国器祠、洋头自然村,最后到达终点苏洋坡。因郑樵少时经常走此路线来来往往吟诗作对、默念文章,当地群众昵称为郑樵路。

      郑樵故里是座落在广山村,广山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侧3.7公里,在前埔与宝阳两村之间,北面是庄边镇的泮洋村社后村民小组,东面是新县镇的巩溪村,南面与白沙镇宝阳村隔溪相望,西面与庄边镇前埔村毗邻相靠。辖桥头、洋头、孝杓、宫边、林边、旧厝、尾楼、溪南8个自然村,聚落形状呈圆形,村民大都姓柯、魏、徐、蔡、陈、方等。广山村自南宋郑樵居住时,名称溪西、霞溪。解放后,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更改为广山村。广指:广业又指广大,山指:山区,象征山区。解放后属14区田厝乡,后又属白沙乡高级社。1958年属庄边公社广山大队,后又属白沙公社广山大队。1984年12月改为白沙乡广山村,1988年9月改为白沙镇广山村。现有户数518户,在册人口2160人,海拔高度只有135米,有洋头山、孝杓山、岭埔山、山头边山、后山尾山五座山贯穿全村,整个村庄呈现出两尾鲤鱼形状,所以也叫“双鲤湖”或“双鲤跃龙门”,是夹漈草堂二十四景主要景点之一。这里人杰地灵、人好风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走进郑樵故里广山村,给人感觉满山苍翠欲滴,一马平川的小盆地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水泥村道,两旁一栋栋带有院子的民房前鲜花盛开、错落有致,绕着整齐的田碧孕育出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瓜果蔬菜基地丰收在望,可窥见山民们张张喜悦的脸庞。

      ——桥头自然村

      桥头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部3.4公里处,在中厝与孝杓隔头两个自然村之间,村落布局呈半圆形。从南宋时,现(潭坽)建一座永贵桥(郑樵创建的),当时周围都没有房屋,故叫桥头。

      ——洋头自然村

      洋头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部4公里处,在孝杓与宫边两个自然村之间,村落布局呈半圆形,村民都姓徐。因为洋头地理位置在广山村850亩田地最尽头,故取名洋头。洋头始祖绩徵公于清朝康熙年间,从徐州(庄边镇)移至霞溪,绩徵公被清朝乾隆授予诏赐寿横官批足:延寿流芳。洋头徐姓各户大厅的对联是:东海家声大,书潭世泽长。

      ——孝杓自然村

      孝杓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3.7公里处,在洋头与宫边两个自然村之间。该自然村祖先居住时,原叫鲎茶斜,鲎茶斜原是一片茶,果园中盖一间草棚看果树。因为鲎茶斜风景好、地方宽广,村民从旧厝分居迁入鲎茶斜居住,后用地方方言,简称孝杓,村民都姓柯,这个自然村的祖厅居广山村最高处,此村庄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宫边自然村

      宫边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部3.8公里处,在林边与洋头两个自然村之间,村落布局呈半圆形,村民都姓柯。村民的祖先原是旧厝族群,后兄弟分家,迁至霞溪宫边居住,故称宫边。

      ——林边自然村

      林边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部3.6公里处,在宫边与尾楼两个自然村之间,村落布局呈半圆形,林边原居住姓林在左边故叫林边,现村民都姓柯。其后山的山名叫岭埔头,此地是郑樵的出生地,现大厅埕头右侧竖立一块“宋枢密院编修郑樵故居”大石牌,门前隔着一条渠道即村道,下方有日月井两口。

      ——旧厝自然村(包括中厝、新厝)

      旧厝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部3.6公里处,在林边与尾楼两个自然村之间,村落布局呈半圆形,村民全部姓柯。该自然村村民祖先是从新县镇巩溪村东镇垅头迁入霞溪,从居住起至今一直叫旧厝。

      ——尾楼自然村(包括新埕)

      尾楼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部2.9公里处,在旧厝与中厝两个自然村之间,村落呈半圆形,村民都姓魏。该自然村祖先开科时,先盖一间草棚,又是霞溪最尾端,故叫尾楼。

      ——溪南自然村

      溪南自然村位于白沙镇驻地北部2.8公里处,溪对岸为旧厝和尾楼,村落布局呈半圆形,以姓蔡、陈为主,还有姓吴、林、方。以溪划分,该自然村在溪的南面,故叫溪南。

      踏进郑樵故里看到的如阮其山老先生描写的是“大溪奔流,平洋广阔,满目苍翠,一派生机勃勃。美哉霞溪!堪称地灵人杰之乡。正是这块灵性宝地。”有一座最古老最有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也可叫做标志地标式的华丽房屋格外醒目,那就是霞溪宫。

      霞溪宫与郑樵故居和广业书院以从北到南排列一线,正面仰对夹漈草堂,南邻越王台古迹,北有渔鼓溪从宫前穿过西边庄边镇萍湖溪南边汇流成萩芦溪。霞溪宫历史悠久,座西朝东,三开三进深,两边护厝,占地800多平方米。初建于宋朝,重建于清乾隆甲午年(1774),再建于民国(1937)。1982年在原董事长柯光龙带领下重修宫宇,扩建水泥埕、戏台等工程设施,于1999年全面竣工。主殿奉祀:林公、高公、卓公圣侯,左右偏殿供齐天大圣、尊主明王等神。传说宫中主神林公圣侯,姓林名甯,字少卿,1167年9月28日出生,宋乾道年间,他施灵丹治病救人,降妖伏魔,伏虎安民,后入深山乘虎倚树而化身,因救驾有功册封“辅化府圣侯”。民间还流传林甯孝母的故事。在医药不发达的当时,林甯日夜奔忙,施药救人,致家道贫寒。为赡养母亲,他每夜用“渔挡”在溪中捕鱼,早晨收取必有所获。一日,母见林甯劳累,就代儿收“渔挡”,林甯以为鱼被盗收,即施法术于“渔挡”,其母收取后即腹痛难忍而逝,临终责儿“尔竟害娘亲,早就该当被虎食”。林甯知过,大恸不已,愿舍身饲虎报母,而虎不食,反而伏下让其骑驾深山化身为神,流传至今。

      霞溪宫充溢着浓厚的人文底蕴。清末进士张琴(中国末科进士、民国国会议员、《亚东新闻》报主笔、孔教大学董事长、福建教育司司长、当代诗、书、文、画四绝高手)亲书的"霞溪宫"大匾额,尚悬挂在宫大门上方,宫中完整保存宋代八卦不断香炉一座,另有清道光辛丑年"邑人陈池养(陈池养[1788-1859],字子龙,号春溟,晚号莆阳逸叟。拱辰街道东阳村人,明世宗嘉靖间,为避倭寇之乱,徒居莆田县城内后塘县[今荔城区镇海街道梅峰社区后塘巷]。登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试丁卯科郭尚先榜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二甲93名进士。分发直隶候补知县,历署武邑[今河北省武邑县]、隆平[今河北省隆尧县]、平乡[今河北省平乡县]、枣强[今河北省枣强县]、元氏[今河北省元氏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等县知县和冀州、景州、深州三州知州。任上赈济灾民、兴利除弊。能体恤民情,为民请命,政声颇佳,民望甚高。嘉庆二十年[1815],池养丁父忧,卸任。次年归里,其后不再出仕。家居近40年,热心公益事业,尤致力于兴修水利,在故乡完成近五十个水利工程,是莆田水利功臣。)撰文的“重建广业书院记”黑色石碑一方,碑文记叙广业书院修建至重建的历史,实为珍贵的文物。只是镇宫宝物龙泉窑大花瓶和一对重十来斤的古鹿角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失盗。宫大门题联:“地灵双鲤跃,庙拱七星辉”,廊柱石刻联:“霞光普照杜鹃红,溪涧波映彩灯明”。五十年代霞溪宫是莆田县第十区政府驻地,管辖白沙、庄边、新县、大洋、萩芦五个乡。宫南边郑樵故居保持完整,有郑樵出生地、读书处和郑樵取水饮用的宋朝“日、月井”等遗迹。每年二月二,九月二十八日林公圣诞,正月十二至十五元宵节圣驾出游,村里的50名女子车鼓队载歌载舞,仪仗队伍绵延数里,阵容十分热闹壮观。

      在广山村现存的建筑物中最有品味最有文化底蕴的可算是郑樵故里纪念馆。郑樵故里纪念馆,原名叫广业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以供广业士子读书,成为当时山区的文化中心,形成读书氛围。当时致仕一百多人,有“广业百八里,处处有白米(人才)”之称。道光十六年(1836年),广业乡试以上成名人士集资修建广业书院,培养了一大批贤才志士。道光辛丑九月十六日,陈池养为此书院作了院记刻石曰:“我认为这一盛举有三大好处:一是促进敬贤,二是推动乡学,三是尊奉神灵。”抗日战争时期,哲理中学曾迁驻此地教学。1972年,院舍被全部拆除他用,变成一处废墟。2003年有热心人士陈文楷(原涵江法庭庭长)举头任复建广业书院董事会董事长。筹措资金30多万元,重建了这座“文昌帝君”楼。后因故停工,于2011年,据各界人士和村民强烈要求,该村再次成立了复建广业书院(郑樵故里纪念馆)董事会,由原庄边中学校长兼书记很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男子汉柯光弼先生任董事长。聘请原莆田市委常委兼秘书长,后任市政协副主席的柯光泽先生、原莆田市人民银行行长魏燕杜先生、原莆田市国税局局长柯锦辉先生、福建宝胜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庆模先生、莆田德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文豪先生、莆田奇秀岩景区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郑玉兴先生为顾问。经选举产生出一套敢做好事、勇做善事、不求回报、没有薪酬的董事会成员。这套复建广业书院(郑樵故里纪念馆)的成员精诚团结、廉洁为公、献谋献策、任劳任怨、千方百计、无怨无悔地到处筹措资金和建筑材料,并征得村民同意一致研究将原“六子厅”原址原样改建为郑樵故里纪念馆,亦名广业书院,与附近的夹漈草堂、溪东草堂、南峰书屋、芗林草堂、郑樵之墓连成一片,成为山区郑樵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

      经过五年多的艰辛拼搏,在各方有识之士尤其是郑庆模先生、谢文豪先生、涵江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郑樵故里纪念馆(广业书院)终于复建竣工,现上下座形成整座连体的气势恢宏、古色古香、极为独特的地标性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象陈赐金女士、魏贤良先生、魏彭松先生、徐元职先生等无私奉献、一心为院的好村民、好退休村干部、好退休国家干部。由谢文豪先生捐刻的一代史学大家“夹漈先生”郑樵和二书童塑像耸立书院前座中央,诠释着古兴化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

      更令人可喜可贺的是:董事会通过多方征集到使整座郑樵纪念馆(广业书院)充满着郑樵文化倡导兴学,德高望重的名人名家题写文化对联:在郑樵故里纪念馆大门前的一对大柱子石刻着当代辞赋家、书法家,曾任福建青年杂志社副社长、福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副总编兼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陈章汉先生书撰的:“广其识博其闻恰名邦多梦,业若精求若是欣文献有樵”的好对联。大门的正中央刻了一对原莆田市市长姚振泉先生书撰的:“身隐草堂通志鸿篇垂万古,根从广业故园思泽耀千秋”的对联;大门的左边柱子刻着原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湄洲日报》原总编辑、高级编辑许培元先生书撰的“十铺广业开书卷,千秋书院沐春风;草堂巨著志千秋,夹漈著书通太古”的对联;大门右边柱子上刻着涵江区原区长张祖贻先生书撰的:“斯文融天地,通志炳春秋”的联句。上座中厅刻着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江苏省原省委常委、省军区原司令员、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炳清中将书撰的:“广从荒野开鸿渐,业元精勤终玉汝;书超菽麦倍饴人,院向晴村毓骏材。”的联句;上座前厅正中刻着原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现任莆田协和医院院长兼书记、享受莆田市人民政府“拔尖人才特殊津贴”、莆田学院教授方文旭先生书撰的:“郑樵治学精神探意先坚毅,志士敬香祠庙悟必再创新”联句。六子厅中刻着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书法家协会会员、莆田市楹联学会会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莆田八中校长祈明规书撰的楹联:“四淩鳌龙九天星斗,三通雅韵六子遗风;千年书院重修古道为今用,百代英才毓秀新学绍前贤;秉笔霞溪追泗水千秋月,寻芳夹漈再涌尾山一片;地接溪山渔鼓泉边堪洗砚,学宗邹鲁越王台下可藏书;黎庶敬贤名邦兴学,诗书是友道德为师”。两边走廊的石柱上也都相应刻上优雅词美的联句,给郑樵故里纪念馆(广业书院)增添了一道非常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充分展现出文化品位的韵道。

      为了将郑樵故里纪念馆(广业书院)复建成具有特色的样榜,所在的广山村“两委”在林新袍第一书记、欧雪芹书记兼主任的带领下,在莆田市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资助下,将其包装成“郑樵故里文化中心教育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一村一孝廉和乡村振兴”二十字战略,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将整座纪念馆分为四个展区,即:乡村新貌、传奇恒久、修德论语、孝廉传译。前不久,市长李建辉带领有关部门领导亲临郑樵故里纪念馆(广业书院)参观调研,李市长充分地肯定了这种做法并指示其他乡村可效仿广山村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农村的村民素质,寓特定的文化于净化村民的意识形态,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幅度发展。

      当笔者探访即将结束时,站在霞溪桥头回首凝望郑樵故里这块被世人关注的热土时,近日又喜闻莆田奇秀岩景区郑玉兴先生要赠送一尊高三米、重八吨的汉白玉郑樵石像给郑樵故里纪念馆,心中油然而生对居住和建设的村民产生崇高敬意!对大力支持郑樵故里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贤达有识之士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这里曾经养育出大史学泰斗,受世人尊敬推崇的世界文化名人——郑樵,他的精神和成果会极大地影响着千秋万代的子孙后人,为山村的好乡亲竖起一座永远的丰碑,激励人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建设更加美丽的郑樵故里做出无私的奉献,同时,相信夹漈公也会永远保佑勤劳俭朴的广山村各位乡亲和大力支持广山村走向更加辉煌、走向更加美好的领导贤达平安健康、万事如意!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