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童谣赏识
□陈文凤
宋仁楚
宋仁楚,送钱楚。大细事,钱清楚。
前一槌。后一袋。百姓苦,伊无所。
【注】①宋仁楚:湖南双峰人,1930年代初期曾任莆田县长。②大细事:大小事。③槌:借用字;包袱。④伊无所:他不管。
这是一首一九三零年代开始在莆田民间流行的民谣,若非耄耋期颐老者,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
1994年版《莆田县志》中的《民间文学·民谣》章节,在记叙莆田方言民谣时有如下表述:“鞭挞贪官酷吏的有……《宋仁楚》等”。但只见歌名,未录具体内容。
宋仁楚任莆田县长期间,只顾自己发财,不管民间疾苦,大肆搜刮民财贪得无厌,莆田人民就编了这首民谣来讽刺咒骂他。
莆田话“宋仁楚”与“送钱楚”谐音 ,发音一模一样,纯属巧合。莆田话“钱清楚”与“很清楚”谐音,只是,“钱”与“很”声调不同。所以,在使用“很清楚”一词时,人们常常一语双关,说“哪里是很清楚,分明就是钱清楚”,意思是只要送了钱不管什么事,不管事由如何,都很清楚该怎么办,即有钱就清楚。民谣正是巧妙地利用“宋仁楚”与“送钱楚”谐音的巧合,以及“钱清楚”的一语双关,从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挑明宋仁楚是个见钱眼开的贪官,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只要给他送钱,就不管什么大事小情,更不管什么是非曲直,统统可以给送钱的人摆平,通通可以给他们办得很满意很清楚。
“前一槌,后一袋”,非常形象。一个贪官一只手提着满满一大包袱搜刮来的金银,另一只手抓住搭在后背上的鼓鼓一大袋财宝,被压弯了腰,佝偻着身子,这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
正如《莆田县志》所说,这首歌谣无情地鞭挞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贪官酷吏,揭露了他们不管民间疾苦,只顾敛钱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
新旧学生对讽谣
学堂生
学堂生,用油煎。煎赤赤,挂落壁。猫狸挠,庐鼠拆。
八股生
八股生,用油煎。煎乌乌,扔地托。野狗啃,猪哥咬。
【注】①学堂生:新式学校里的学生。②猫狸:猫。③庐鼠:老鼠。④挠:用爪抓搔。⑤拆:撕。⑥八股生:旧式私塾里的学生。⑦地托:地上。⑧猪哥:公猪。
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开始大举兴办学堂。当时,人们纷纷把子弟送进新式学堂里学习新文化,并把这些新式学生称为“学堂生”;但是仍然有许多孩子留在旧式私塾里继续学习八股文,人们习惯称他们为“八股生”。放学的时候,两种学生经常会在路上相遇,八股生由于受旧文化旧传统的影响自视正统,出于偏见歧视瞧不起新式学生,就编出第一首童谣来讥笑学堂生。学堂生当然不甘示弱,于是针锋相对,进行反击,编出第二首童谣来讽刺八股生。
八股生瞧不起学堂生,就讥笑学堂生该用油来煎。不但要用油煎,还要煎得赤赤的。煎得赤赤的还不够,还要挂在墙壁上让猫来挠。让猫来挠还不够,还要让老鼠来撕扯。真是步步紧逼,层层递进。
学堂生更看不惯八股生,以牙还牙予以反讽。你说要用油来煎我,我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油来煎你。你煎得赤赤的,我就煎得乌乌的。你挂在墙壁上,我就扔在地板上。你让猫来挠老鼠来扯,我就让狗来啃猪哥来咬。无论从方式上还是程度上,学堂生都来得更猛烈更激烈。请看,乌甚于赤,扔甚于挂,啃甚于挠,咬甚于拆,真乃风生于气而强于气,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这两首童谣更深层次的是新旧两种事物新旧两种思潮的斗争。1905年,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寿终正寝,中国现代教育以不可阻挡之势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莆田话习称“民学”(míné)的私塾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而莆田话至今仍称为“学堂”的学校却遍地开花。
地理先生睏圳股
担碗阿,吃碗缺;做衫阿,穿破裤。
度绳阿,门厄堵;土水阿,住破厝。
做田阿,吃薯箍;刣猪阿,配菜脯。
冰人阿,囝无补;地理先生睏圳股。
【注】①睏:睡,此处指埋葬。②圳股:沟渠。③度绳:木匠。④厄:用。⑤土水:泥水匠。⑥刣:杀。⑦冰人:媒人。⑧囝:儿子。⑨补:老婆。
旧时,许多人开不起商店,只能肩挑一些小商品沿街叫卖,担碗阿就是指贩卖碗盘碟匙等厨用瓷器的贩夫。瓷器是易碎品,在贩卖过程中难免产生碰撞导致破损。贩卖厨用瓷器本是小本生意,没什么赚头,若是产生破损,卖又无法卖,丢又舍不得,小贩只好留下来自己用,以至家里用的尽是缺了口的碗裂了缝的碟。这就是所谓“担碗啊吃碗缺”。
做衫的指裁缝。旧社会,当裁缝也发不了大财,像其他百姓一样,穿打补丁的旧衣裳也是常见的事。要是为了赶活儿,连自己穿的裤子破了,也来不及补,也是常有的事。“做衫阿穿破裤”也就不稀奇了。
莆田话把建筑木工叫做度绳。照理,度绳家的门窗本应牢靠才对,可为了谋生,他偏偏天天早出晚归,有时连门闩坏了也没时间立马修好。到了夜晚为了防贼,只好暂时用木棍把门顶上,这样才能安心睡觉。
莆田人把泥水匠称为土水阿。土水阿一生不知为他人盖起多少座房子,自己却连一间也盖不起,只好一辈子住破屋。甚至连屋瓦破了,也没钱修理。
做田阿不用说就是农夫。我们莆田历来人多田少,所产粮食往往不够吃。稻谷虽然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番薯的产量却仅次于稻谷,特别是沿海一带番薯更是主食。以前一斤稻谷可以顶好几斤番薯,可以卖更多钱,所以农民往往把番薯留下来自己吃,把稻谷拿去粜,以便卖更多的钱供日常花销。种田人不吃稻米吃番薯箍,没什么好奇怪的。
台刂猪阿就是屠夫,杀猪的师傅,干的是力气活,挣的是力气钱。虽然天天杀猪,可为了多赚一点,平时哪舍得自己割一点来吃呢?
冰人就是媒人。冰人的叫法十分古老,其家境一般并不富裕。人们常用“冰人嘴”来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冰人整天为东家说亲,为西家保媒,说得天花乱坠,就是没能为自己说来一个儿媳妇。还不把冰人愁死了,把冰人囝愁坏了!老话常说:“冰人阿赔补”,看来还有比囝无补更糟糕的事。
地理先生又称地师,指以看风水为职业的江湖术士。地理先生整日忙于为有钱人踏勘阴宅(坟墓)的地理位置,自己却无暇或者根本就无力预先为自己准备好墓地,死后只能临时随便葬于田边的水沟中。可悲啊可叹!
“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这首民谣从八个行业唱出了旧社会部分劳苦民众的谋生和生活状况,描绘的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偏偏自己反而在这方面的境况最差。虽然形容到了极致,却并未超出现实。深刻地反映了劳苦大众谋生的不易,生活的艰辛。
乞雨谣
皇天皇天,救救苍生。苦旱无雨,实在可怜。
田里无水,鱼虾翘天。地生曝死,番薯无藤。
子民乞雨,十分虔诚。祈求龙王,布雨显灵。
天亦灵灵,地亦灵灵。甘霖普降,万民感恩。
【注】①地生:花生。②翘天:死亡。
干旱,不管哪个朝代哪个地方,都曾发生,我们莆田也不例外,常遭旱灾。据《莆田县志》记载,单二十世纪就曾发生多次。其中发生于民国时期就有1934年的“秋冬大旱,自九月至年底,不雨,井泉皆竭。”1935年的“春夏之交,旱灾,饥荒,沿海数百饥民流浪城涵街头。”1944年的“夏,旱灾,沿海一带,野无青草”等。既然连井泉都枯竭了,田里还会有水吗?自然也就像歌谣所唱的“田里无水,鱼虾翘天”了。既然“野无青草”,连野草都晒死见不到了,花生番薯还活得了么?那么像歌谣所唱的“地生曝死,番薯无藤”也就毫不奇怪了。如此灾情,必然歉收或绝收,必定引起饥荒,饥民只好流浪城涵街头。这惨象真叫“苦旱无雨,实在可怜”。
“皇天皇天,救救苍生。”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古人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只能祈求老天保佑,拯救生灵,遇到旱灾时也不例外。中国古代民众确信,龙王统领水族,主司兴云降雨,龙王治水也成为中国民间普遍的信仰。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兴雷电,生风雨,职司一方水旱丰歉。因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龙王庙林立,随处可见。如遇久旱不雨,一方乡民必先到龙王庙祭祀求雨,如龙王还没显灵,则把神像抬出来,绕乡游行,有的地方还把龙王像放在烈日下暴晒,直到天降大雨为止。
老莆田人把祈雨叫做乞雨。一遇旱灾之年,境内民众就要举行乞雨活动。乞雨时,只可由男丁参加,妇女不可参与。民众成群结队,头顶烈日,身穿素服,抬出龙王,绕境游行,一路口唱“子民乞雨,十分虔诚。祈求龙王,布雨显灵。天亦灵灵,地亦灵灵。甘霖普降,万民感恩。”等各种乞雨词。为表虔诚,有时绕境几圈。然后把龙王放在社埕事先设好的露天供案上,每天点香敬奉,直到下雨后,才请回原处。有的地方也有向黑面监雷御史张公圣君求雨的。
古人一向以为人生有四大快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排在第一位,可见久旱逢甘霖是人生第一大快事。当久旱降甘霖时,人们无不感恩戴德,谢天谢地谢龙王,万众欢呼。我们莆田历来有演戏酬神的习俗,喜雨之后,演戏谢雨自然是免不了的。
猪十戒背新妇
一二一,一二一,红头走城里。
城里走未到,变做猪十戒。
猪十戒,背新妇。新妇猴,油角流。
流地托,猪十戒厄吞带勿会咬。
【注】①猪十戒:猪八戒。莆田话把猪八戒说成猪十戒。②红头:涵江旧名红头。红头可换成吟唱者所在的地名。③城里:指原莆田县城。④背:音“夜”。⑤猴:借用字;很有本事。⑥油角流:俗语,形容炒菜放很多油。⑦地托:地上。⑧勿会:不会。
小时候,当小朋友们在一起同唱这首童谣时,都会自动排成一个纵队,口里喊着“一二一、一二一”,在院子里或埕头上绕着圈子行进,边行进边唱起这首透着风趣的童谣。 红头是涵江的民间叫法。涵江旧称涵头,因和红头谐音,便衍成红头。过去,老莆田人都把涵江叫成红头,现在仍有许多老人这么叫。城里则是老莆田人对原莆田县城的叫法。“红头走城里”中的“红头”二字可根据各地小朋友的所在地,替换成当地地名。比如,小朋友是江口人,就可替换成“江口走城里”。
猪十戒就是猪八戒,不知道什么原因,老莆田人总习惯把猪八戒说成猪十戒。还有莆田人把媳妇说成新妇。猪八戒背媳妇是《西游记》中的一个情节,说的是猪八戒在高老庄看上一个良家小姐,就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帅小伙,博得了小姐和岳父母的欢心,便择吉日成亲。成婚之日,猪八戒酒醉现出原形,吓坏小姐全家。恰逢孙悟空护送唐僧上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孙悟空变成那女子模样,让猪八戒背,途中施展法术,将猪八戒大大戏弄一番。猪八戒背媳妇的故事家喻户晓,童谣巧妙地将这个情节化用其中。
当唱到“猪十戒背新妇”时,小朋友们就变换队形,有的蹲下当猪八戒,有的趴在猪八戒身上当媳妇。一般是男孩子当猪八戒,女孩子当媳妇。如果女孩子较少,就用男孩子充当,大一点的男孩子当猪八戒,小一点的当媳妇。猪八戒一背起媳妇就满院子跑,直跑到气喘吁吁方罢。跑累了,就接着往下唱。
小时候,小朋友们常玩一种叫做“办桌儿”的游戏。玩的时候,小朋友们找来一些砖头搭成简易灶头,捡来一些破碗烂瓦充当厨具,拾来一些枯枝败叶充当柴火,摘来一些野花野草充当菜蔬。接着小朋友们就忙起来了,有的假装洗菜,有的假装烧火,有的假装炒菜,有的假装分盘,忙得有模有样不亦乐乎。当唱到“媳妇猴,油角流”时,小朋友们就摆起办桌儿的架势,并忙乎起来。忙完了,又假装端起“饭碗”往嘴里扒,嘴里啧啧有声,好像吃得香喷喷的。“媳妇猴,油角流”是莆田很有名的一句俗语,童谣巧妙地把它化用其中。“媳妇猴,油角流”原意说的是媳妇之所以很有本事,是因为她炒菜时放了很多油,才让菜很好吃,这当然是过去物资匮乏年代的事。这句俗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很有本事是有某些特殊原因的。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个贪吃货,不管何时总是狼吞虎咽地好像总也吃不饱,说猪八戒厄吞带勿会咬再恰当不过了。“厄吞带勿会咬”也是莆田很有名的一句俗语,形容一个人吃东西囫囵吞枣,来不及咀嚼就急急忙忙咽下肚,怕吃得慢了,东西被别人吃去,自己就没得吃了。童谣又巧妙地把它化用其中,化用得惟妙惟肖。
童谣先后两次把我们莆田的两句著名俗语巧用其中,顿时使这首童谣有了浓浓的莆田特色,重重的地方情结,厚厚的家乡色彩,烈烈的桑梓滋味,好极了!妙绝了!
草人仔
草人仔,田里插,惊鸟仔,守五谷。
穿破衫,日卜曝,戴破笠,雨卜沃。
伓乃吃,伓乃卧,有功劳,兆绍贺。
【注】①草人仔:稻草人。②守:看护。③卜:要。④沃:淋。⑤伓乃:不要。⑥卧:音如哄小孩睡觉卧卧眠眠之卧。⑦兆绍贺:要称赞。
莆仙话中的草人仔就是普通话中稻草人。农民缚稻草人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惊吓鸟雀,免得它们糟蹋粮食。草人仔一旦被插在田里,它们就立定脚跟不移动,忠于职守不含糊。
草人仔只要有破衣裳穿就足够了,若能加一顶破斗笠,就更好了。草人仔是吃苦耐劳的典范。风吹雨淋算什么,露打日晒更不在话下。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暴晒,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它都坚守岗位,而且不吃不喝不休息不睡觉,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草人仔不怕酷暑,更喜风吹,而且风吹得越大越好。风一吹,它身上没有扣上钮扣的破衣裳就迎风舞动,就好像农民真的来到田间,把鸟雀惊吓得四处逃窜。
草人仔的精神值得孩子们学习。童谣告诉孩子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不怕艰苦,不怕困难,勤奋努力,坚持到底,就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老父撑船囝做戏
红土舂,乌土塞,老父卖碗囝卖碟。
老父撑船囝做戏,老父十三囝十四。
老父吃饭囝吃洝,老父睏铺囝睏板。
【注】①塞:音“踢”。②囝:儿子。③撑:音“他”。④洝(ɑn上声):稀饭汤。红土在我们莆田市的北部中低山丘陵和南部沿海广为分布。红土的黏性较强,是建房的好材料,在水泥广泛使用前,人们起厝时,墙壁大都用红土舂夯而成。乌土则不然,由于富含腐殖质且缺少粘性,不能舂墙,只能用来填坑或塞洞。“红土舂,乌土塞”,歌谣一开头这么唱,不是为了道出红土与乌土的不同性质和作用,而是作为引子,引出下一句的“老父卖碗囝卖碟”。
从前,很多家庭都是子承父业,“老父卖碗囝卖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坐贾行商,歌谣中的这对父子就是肩挑担子售卖碗碟盘瓯等瓷质餐具的小贩。父子俩每天都穿街走巷经村过寨四处奔波,边走边叫卖“买碗的来哟,买碟的来哟……”。有一次父子俩刚好在某个地方相遇,恰巧在同一时间,老父喊着“买碗的来哟”,儿子叫着“买碟的来哟”,很凑巧,这情景让一个认识他们的熟人碰到,这个熟人就戏称他们是老父卖碗儿子卖碟。因此千万不要因“老父卖碗囝卖碟”而误会老父只卖碗,儿子只卖碟,更不要以为老父自己卖利厚而又好卖的碗,却让儿子卖利薄又销量较差的碟。
“老父撑船囝做戏,老父十三囝十四。”老父撑船儿子做戏还好理解一些,老父十三儿子十四这怎么可能呢?其实这跟一个典故有关。从前有一对父子,老父以替人撑船为生,儿子以演戏为业。以前没有汽车,戏班辗转各地演出,一般都雇用溪船运送戏子和戏箱道具。因挂钩的关系,儿子所在的戏班经常雇老父所撑的船作为运输工具,因此戏子与船夫之间非常熟悉。这个儿子是演老生的,化妆以后再挂上髯口,戏台上的儿子就显得比现实中的老父老得多,因此其他的戏子和船夫就笑称他俩是“老父撑船囝做戏,老父十三囝十四。”这句戏语传来传去,就传成了我们莆田非常有名的一句俗语。这首歌谣把它编入歌词,当然有着其深深的用意。
那“老父吃饭囝吃洝,老父睏铺囝睏板”又是怎么回事呢?以前许多穷人家的生活难以为继,如果家里只有一碗干饭,既为人妻又为人母的家庭主妇是该让丈夫吃呢,还是让儿子吃?丈夫是家里的主心骨,要出外干体力活,要挣钱养家,而儿子还小,能将就就将就。所以母亲再不忍心,也只能让丈夫吃干饭,吃饱了好出外挣钱,以免家中断炊。歌词中的洝应是稀饭,因押韵的原因才使用它。同样的老父睏铺囝睏板也是一样的原因。如果家里只有一张床铺的话,肯定得让老父睡,因为只有休息好了,第二天才有精力干活。这样也只好委屈儿子睏板了。
如果单从字面看,有人会以为这首歌谣抨击伦理失常,打趣父子关系颠倒,那是因为不了解以上的典故和这首歌谣的真实内涵。其实这首歌谣唱出了旧社会穷苦人家谋生的不易,唱出了旧社会穷苦人家生存的艰难,唱出了旧社会穷苦人家的辛酸苦楚与无奈。
先生与弟子
鹗隹树顶号,讲卵地托条。
先生爱放告,弟子爱蹋聊。
【注】①鹗隹:斑鸠。②号(hao上声):啼叫。③讲卵:八哥。④地托:地上。⑤条:跳。⑥放告:放假。⑦蹋聊:玩耍。
我们莆田人把斑鸠叫做鹗隹。斑鸠,鸟名,样子似鸽,嘴短,脚淡红色,身体灰褐色,颈后有斑点,故名斑鸠。斑鸠发出的鸣叫声“咕咕”,与白读的莆田话“久久”谐音,因而就有了那句流传甚广的比喻时间久长的俗语:“鹗隹号久久(咕咕)”。 讲卵是八哥的莆田话叫法。八哥,鸟名,也叫鸲鹆。因翼羽有白斑,飞时显露呈八字形,故称八哥。雄鸟善鸣,经训练能模仿人讲话的声音,故莆田人称其讲卵。
“鹗隹树顶号,讲卵地托跳。”那是因为鹗隹常栖息于多树地区的树丛间,“咕咕”地鸣叫;八哥则常在栖息处附近的地上跳来跳去觅食。所以童谣才这样唱道。世上的鸟儿多的是,童谣之所以挑中这两种鸟儿当然是有其寓意的。童谣里的先生特指教书先生。过去庠序(乡学)里的教书先生有很多是外地的,以前也不像现在有星期天,所以这些教书先生只有在过年过节或农忙时,才有机会回家探望父母妻儿。这些假期往往相隔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当这些教书先生离家久了,听到乡野里的鹗隹“咕咕”地叫时,闻声生情,想起自己已许久没有回家,难免勾起思乡念家的情思。所以,我们应该善意地理解童谣里的“先生爱放告”并无贬低教书先生的意思。
童谣里的弟子特指学童。同样的,我们也不必为“弟子爱蹋聊”而大惊小怪,歌谣只是唱出了小孩子爱玩耍的天性而已。小孩子生性好动,有时候像讲卵一样蹦蹦跳跳喜欢玩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玩,该学习的时候更应认真学习。八哥尚能学舌,学会说人话,我们是不是更应勤奋学习啊,相信小朋友是会明白这个道理的,更相信没有一个小朋友会甘愿连一只讲卵都不如。现在,你该明白我们的先民在创作这首童谣时,挑中鹗隹与讲卵这两种鸟儿的良苦用心了吧!
反话谣
三十暝月公光焉焉,贼仔园顶撸地生。
谁人看见谁人喊?青瞑阿看见哑口阿喊。
谁人去捉谁人逐?箍手阿去捉箍脚阿逐。
逐啊逐,逃啊逃,贼仔给逐落落沟。
箍手阿举竹担,青瞑阿笃去勾。
无爪的竹担仔勾一下,勾排起的贼仔给生大狗骚。
嘴毷毷,鼻塌塌,目凹凹。
长头发的和尚头,几杆头毛扫啊扫。
【注】①暝:夜里。②月公:月亮。③光焉焉:形容词;非常亮。④园顶:地里。⑤撸:拔。⑥青瞑阿:瞎子。⑦哑口阿:哑巴。⑧箍手阿:断臂失掌或手有残疾的人。⑨箍脚阿:缺腿少脚或瘸腿跛脚的人。⑩落(lɑo阳平)落(luo阳平):掉进。⑾大狗骚:稀奇古怪。⑿毷毷(mɑo阳去);人掉光了牙,连嘴巴带脸颊往里聚缩的样子。⒀杆(ɡɑ上声):根,这是一首风格非常鲜明的童谣,其手法独特无双,新颖仅见。它违反常规,除了必要的铺垫,其他的话都倒过来反着说,所有的情况在现实里都不可能存在,所有的情景在现实里都不可能发生,所有的情节在现实里都不可能上演,应是莆仙方言歌谣里唯一的一首。所以,在莆仙方言歌谣群里应该占一席之地。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三十暝的野外伸手不见五指,哪来的月娘呢?而且还是光焉焉的非常亮!莆田人认为日头是属阳的,月亮是属阴的,所以把月亮叫成月娘,可童谣为了反着说,偏偏把月娘说成月公。
贼仔挑选暗摸摸的三十暝出来到园顶偷撸花生,本以为可以避人耳目。可让光焉焉的月亮一照,这一幕偏偏让瞎子看见了,瞎子谁也不告诉,偏偏告诉了哑巴;哑巴这时候开不了口也必须大声叫喊起来;听到捉贼声的人们纷纷前去捉贼,最先出手的竟然是缺了胳膊的箍手阿;贼仔吓得赶快逃跑,追在最前面的居然是瘸了腿的箍脚阿。什么是园顶?原来莆田人依从古人的叫法至今还把旱地叫成园,园顶就是旱地上。这种叫法不是凭空而生的,是有根据的。我们的祖先把田地叫成田园,田指湿地,园指旱地,把农家生活叫做田园生活,所写的诗歌叫做田园诗。现在,人们仍然把菜地叫成菜园,园发“回”音。就如许多老先生仍然把公园叫成“公回”,把花园叫成“花回”一样。
贼仔在前面逃,人们在后面逐。贼仔回头一看,追在最前面的是个跛脚的,本不用太惊慌,可贼仔偏偏慌不择路,竟然一脚踩空,掉进了沟里。这时我们可以想象,河沟里一定没有水,却发出“嗤哩”(不是扑通)一声巨响,溅起半天高的水花。正话反说嘛,反正不要钱的。
这时候,拿来竹担的肯定又是箍手阿,款款慢慢(慢吞吞)去勾的肯定又是青瞑阿。瞎子瞄得可真准,拿起短短的没有弯钩(爪)的竹担仔随便一勾,一下子就把贼仔给勾起来了。也不知道竹担仔到底有多细,承担得起承担不起贼仔的分量?要是承担不起,竹担断了或是失手了,不知道贼仔该摔个仰面朝天还是屁股朝天?这回不用担心说错了,怎么说都对,它们互为反话呐!
勾起贼仔一看,贼仔真的“给生大狗骚”:嘴毷毷,就像掉光了牙的老太婆,连嘴巴带脸颊往里聚缩。鼻塌塌,鼻梁扁平倒也罢了,问题是鼻梁缺失了。目凹凹,眼睛小倒也罢了,还深深地往内陷。整个脸纠结成一团,真够叫英俊的。本着正话反说的规律,这应该是一个浓眉大眼隆准阔嘴的丑八怪。
长得美或丑倒也罢了,问题是这么标致的一个小伙子,什么事不好干,偏偏要去当小偷。可见观察一个人不能仅看外表,心灵美最重要。
还有更精彩的呢!他还长着个满头乌发的光秃秃的和尚头,光秃秃的和尚头上,偏偏又有几根硬梆梆的头发扫来扫去,把满头的秀发搅得乱七八糟。哎啊!真是乱七八糟,的确乱七八糟,实在乱七八糟,这么乱七八糟地翻来覆去颠来倒去绕来绕去,把我自己都弄糊涂了,闹得个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呢!
十二月谋生谣
正月摆花炮,二月权做豆腐。
三月担黄仔,四月扎蒜头。
五月画虎卵,六月煮仙冻。
七月破西瓜,八月炊芋头。
九月糊纸鹞,十月爌菜头。
十一月红柑红。十二月香烛共灯笼。
【注】①豆腐(daò):豆腐。②黄仔:黄梅。③仙冻:一种冻状凉粉。④破:剖。⑤纸鹞:风筝。⑥爌:文火久煮。
这是一首乡土风味很强的歌谣。既写实又生动地唱出了旧时代那些随着季节更替,不断转换商品的小贩们,一年到头十二个月,不得不每个月变换花样,不是沿街叫卖时鲜果蔬,就是摆摊贩售节令畅销品,从事着浪迹街头,既辛苦又获利无多的营生,艰难谋生。
这首歌谣在遣词造句用字方面,最出彩的是动词的使用。
正月有两个重要的节日春节和元宵。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莆田地区春节(俗称做岁)的时间跨度特别大,从除夕直至初五。元宵节的时间跨度更大,莆田各地各乡村各社区的元宵心(既各地闹元宵的日期)并不统一于正月十五,而是从正月初六至正月底每天轮流着闹。过年闹元宵免不了放炮仗,因而整个正月都是炮仗畅销的日子。设摊卖炮,由于花样品种众多,必须把各种花炮鞭炮全都摆放展示出来,于是“摆”字冲喉而出。
二月似乎没有什么新鲜果蔬上市。小贩们就暂权做豆腐贩卖,于是“权”字信口唱出。
三月黄梅天,正是梅子成熟时。小贩们就担着黄仔沿街叫卖,于是“担”字跳跃眼前。
四月大蒜收成了。大家都知道我们莆田人喜欢吃本地菜,凡是本地菜都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为了证明大蒜是本地的,小贩们就把蒜头和蒜薹扎成捆连着卖,于是,“扎”字竹成于胸。
五月有个重要节日“五日节”(端午节)。五月初五中午,家家户户烧好午时水给小孩子洗好澡后,就给小孩子每人一个内装煮熟的鸡卵(蛋)或鸭卵和鲜桃的小网袋。什么是画虎卵呢?原来,旧时人们以为凶猛的野兽可以吓退邪祟,就在卵壳上描画老虎以驱邪,于是“画”字涌上心头。
六月到了,天气渐热,仙冻是消暑的好食品。仙冻味道清香可口,口感凉快爽滑,既可消暑解热,又可利湿除毒,在夏日非常畅销,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仙冻是用一种俗称仙草的唇形多年野生草本植物的叶子,放入石灰水中浸泡之后,磨浆取汁,煮后冷凝成的冻状凉粉,于是“煮”字浮现脑海。
七月赤日炎炎,西瓜大熟。此时的西瓜瓤沙汁甜,是祛毒利尿、消暑解热的好果品。过去少见小型瓜,多为大型瓜,所以西瓜许多时候是剖开来分成几瓣出售的。把东西切开这个动作,莆田人少用剖、劈,多用破,于是“破”字跃然纸上。
八月也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中秋节。莆田的风俗是中秋节那天的晚餐有两样食品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炒米粉和芋头。芋仔一般是拿去蒸的,莆田人平常把蒸说成炊,于是“炊”字流出笔端。
九月秋高气爽风透(大),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莆田人把风筝叫做纸鹞。制作纸鹞有好几道工艺,人们习惯把整个制作过程称做“糊”,于是“糊”字信手拈来。
十月冬天来临了,菜头上市了。俗谚云:“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人们身体中的火气大,吃菜头可以败火,作为应景菜蔬,菜头就大行于市。菜头本身没什么味道,一般须和鱼虾肉蟹等一起久煮方可入味,莆田人把这种烹调法叫做“爌”,于是“爌”字萌于心田。
十一月正是柑红桔黄时节,小贩们就纷纷做起贩卖柑桔的生意。
十二月快过年了,人们不是忙着敬神拜菩萨,就是张灯结彩贴春联。这时候不卖香烛灯笼春联还卖什么?
请看,除了十一月和十二月未使用动词外,其他十个月的生意用了十个动词,十个动词个个不同,全都适情熨贴,生动无比。歌谣唱的是小贩们如何贩卖小商品,可十个动词中并未出现售、卖、贩等字眼,足见创作者的苦心孤诣。当然,古老的歌谣是一代人又一代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一直传下来的,是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完善臻美的,各代人民都曾参与其中,由此可窥我莆先民聪明才智之一斑。
在这首歌谣中,最值得研究的是“纸鹞”一词。部分媒体、书籍都曾刊用这首歌谣,有写作“纸样”,“纸鸢”,“纸鹤”。笔者认为,其中,“纸鸢”义对音不对,“纸样”音似义不对,“纸鹤”则音义全不对。
纸鹞就是风筝。风筝是后起意义。筝是一种古乐器,风筝是用竹篾做架,糊上纸描上彩制成的一种玩具,牵线放在空中,可以飞得很高。装上弓弦或哨子,迎风能发出响声,故曰风筝。古时候,人们常把风筝做成鹰状,故将之称作纸鸢或纸鹞,现在全国各地民间仍有这种叫法。《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写过一本书,名叫《南鹞北鸢考工记》,说的就是南方人把风筝叫做纸鹞,北方人把风筝叫做纸鸢。纸鸢一词因唐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而名声大噪。纸鹞一词则知之者甚少。
鸢是老鹰的别称。鹞就是鹞鹰,形状像鹰,比鹰小,性凶猛,捕食小鸟,以前在莆田地区常见,莆田人将之称为老鹞。俗语“老鹞扫鸡仔”就是例证。之所以把鹞鹰称为老鹞,应该是因为古时南迁的老百姓见我们莆田地区的鹞鹰比中原地带的老鹰小,依照老鹰的叫法将之叫成老鹞。这也证明我们许多莆仙话是与中原(古)汉语一脉相承的,并非凭空而生。
再说“爌”字。部分媒体、书籍把“十月爌菜头”写成“十月炕菜头”,“炕”字音谐义不对,查查字典就明白了。有一本民国十一年出版的书,书名叫做《莆阳明德集》(1965年《莆田县志》(草稿)中的《历代莆田人著述及版本存佚》将其列为清末出版物),其中就记载有“羊肉爌豆腐”可治咳嗽的偏方。“爌”与“爌(矿)”同音,发音丝毫不爽。《莆阳明德集》的撰文者是清末明经。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明经是清代贡生的别称。由此可知,我们的前人早就已经使用过“爌”字了。由于“爌”不是常用字,太冷僻了,难怪后人大都不知道。
十二月谋生谣
正月摆花炮,二月权做豆腐。
三月担黄仔,四月扎蒜头。
五月画虎卵,六月煮仙冻。
七月破西瓜,八月炊芋头。
九月糊纸鹞,十月爌菜头。
十一月红柑红。十二月香烛共灯笼。
【注】①豆腐(daò):豆腐。②黄仔:黄梅。③仙冻:一种冻状凉粉。④破:剖。⑤纸鹞:风筝。⑥爌:文火久煮。
这是一首乡土风味很强的歌谣。既写实又生动地唱出了旧时代那些随着季节更替,不断转换商品的小贩们,一年到头十二个月,不得不每个月变换花样,不是沿街叫卖时鲜果蔬,就是摆摊贩售节令畅销品,从事着浪迹街头,既辛苦又获利无多的营生,艰难谋生。
这首歌谣在遣词造句用字方面,最出彩的是动词的使用。
正月有两个重要的节日春节和元宵。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莆田地区春节(俗称做岁)的时间跨度特别大,从除夕直至初五。元宵节的时间跨度更大,莆田各地各乡村各社区的元宵心(既各地闹元宵的日期)并不统一于正月十五,而是从正月初六至正月底每天轮流着闹。过年闹元宵免不了放炮仗,因而整个正月都是炮仗畅销的日子。设摊卖炮,由于花样品种众多,必须把各种花炮鞭炮全都摆放展示出来,于是“摆”字冲喉而出。
二月似乎没有什么新鲜果蔬上市。小贩们就暂权做豆腐贩卖,于是“权”字信口唱出。
三月黄梅天,正是梅子成熟时。小贩们就担着黄仔沿街叫卖,于是“担”字跳跃眼前。
四月大蒜收成了。大家都知道我们莆田人喜欢吃本地菜,凡是本地菜都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为了证明大蒜是本地的,小贩们就把蒜头和蒜薹扎成捆连着卖,于是,“扎”字竹成于胸。
五月有个重要节日“五日节”(端午节)。五月初五中午,家家户户烧好午时水给小孩子洗好澡后,就给小孩子每人一个内装煮熟的鸡卵(蛋)或鸭卵和鲜桃的小网袋。什么是画虎卵呢?原来,旧时人们以为凶猛的野兽可以吓退邪祟,就在卵壳上描画老虎以驱邪,于是“画”字涌上心头。
六月到了,天气渐热,仙冻是消暑的好食品。仙冻味道清香可口,口感凉快爽滑,既可消暑解热,又可利湿除毒,在夏日非常畅销,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仙冻是用一种俗称仙草的唇形多年野生草本植物的叶子,放入石灰水中浸泡之后,磨浆取汁,煮后冷凝成的冻状凉粉,于是“煮”字浮现脑海。
七月赤日炎炎,西瓜大熟。此时的西瓜瓤沙汁甜,是祛毒利尿、消暑解热的好果品。过去少见小型瓜,多为大型瓜,所以西瓜许多时候是剖开来分成几瓣出售的。把东西切开这个动作,莆田人少用剖、劈,多用破,于是“破”字跃然纸上。
八月也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中秋节。莆田的风俗是中秋节那天的晚餐有两样食品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炒米粉和芋头。芋仔一般是拿去蒸的,莆田人平常把蒸说成炊,于是“炊”字流出笔端。
九月秋高气爽风透(大),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莆田人把风筝叫做纸鹞。制作纸鹞有好几道工艺,人们习惯把整个制作过程称做“糊”,于是“糊”字信手拈来。
十月冬天来临了,菜头上市了。俗谚云:“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人们身体中的火气大,吃菜头可以败火,作为应景菜蔬,菜头就大行于市。菜头本身没什么味道,一般须和鱼虾肉蟹等一起久煮方可入味,莆田人把这种烹调法叫做“爌”,于是“爌”字萌于心田。
十一月正是柑红桔黄时节,小贩们就纷纷做起贩卖柑桔的生意。
十二月快过年了,人们不是忙着敬神拜菩萨,就是张灯结彩贴春联。这时候不卖香烛灯笼春联还卖什么?
请看,除了十一月和十二月未使用动词外,其他十个月的生意用了十个动词,十个动词个个不同,全都适情熨贴,生动无比。歌谣唱的是小贩们如何贩卖小商品,可十个动词中并未出现售、卖、贩等字眼,足见创作者的苦心孤诣。当然,古老的歌谣是一代人又一代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一直传下来的,是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完善臻美的,各代人民都曾参与其中,由此可窥我莆先民聪明才智之一斑。
在这首歌谣中,最值得研究的是“纸鹞”一词。部分媒体、书籍都曾刊用这首歌谣,有写作“纸样”,“纸鸢”,“纸鹤”。笔者认为,其中,“纸鸢”义对音不对,“纸样”音似义不对,“纸鹤”则音义全不对。
纸鹞就是风筝。风筝是后起意义。筝是一种古乐器,风筝是用竹篾做架,糊上纸描上彩制成的一种玩具,牵线放在空中,可以飞得很高。装上弓弦或哨子,迎风能发出响声,故曰风筝。古时候,人们常把风筝做成鹰状,故将之称作纸鸢或纸鹞,现在全国各地民间仍有这种叫法。《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写过一本书,名叫《南鹞北鸢考工记》,说的就是南方人把风筝叫做纸鹞,北方人把风筝叫做纸鸢。纸鸢一词因唐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而名声大噪。纸鹞一词则知之者甚少。
鸢是老鹰的别称。鹞就是鹞鹰,形状像鹰,比鹰小,性凶猛,捕食小鸟,以前在莆田地区常见,莆田人将之称为老鹞。俗语“老鹞扫鸡仔”就是例证。之所以把鹞鹰称为老鹞,应该是因为古时南迁的老百姓见我们莆田地区的鹞鹰比中原地带的老鹰小,依照老鹰的叫法将之叫成老鹞。这也证明我们许多莆仙话是与中原(古)汉语一脉相承的,并非凭空而生。
再说“爌”字。部分媒体、书籍把“十月爌菜头”写成“十月炕菜头”,“炕”字音谐义不对,查查字典就明白了。有一本民国十一年出版的书,书名叫做《莆阳明德集》(1965年《莆田县志》(草稿)中的《历代莆田人著述及版本存佚》将其列为清末出版物),其中就记载有“羊肉爌豆腐”可治咳嗽的偏方。“爌”与“爌(矿)”同音,发音丝毫不爽。《莆阳明德集》的撰文者是清末明经。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明经是清代贡生的别称。由此可知,我们的前人早就已经使用过“爌”字了。由于“爌”不是常用字,太冷僻了,难怪后人大都不知道。
《西厢记》中的莆田话
《西厢记》是元代杰出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的著名大型杂剧,它一经问世,就在当时的剧坛和文坛引起轰动。几百年来,《西厢记》既可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在案头广泛流传,又能在舞台上不断改编上演,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与观众,展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近来重读《西厢记》,联系莆田方言,有时会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平时为之疑惑不定的字或词语应该这样子写啊!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莺立谢而言曰:‘今当改过从新,毋敢再犯。’”。“毋敢”莆仙话发音如“秧果”,就是不敢的意思。莆田话中发音为“秧”含义为“不”的词大都可以使用“毋”字。如毋知、毋肯、毋倘、毋使、毋大才……等等。现在人们通常把这个字写做“伓”,例如把“毋敢”写成“伓敢” ,只是不知该如何训诂。伓音pī,发音不对,含义也不对。经查《康熙字典》,伓通伾,释义为有力的样子。
第一本第四折:“(夫人云)长老的亲,便是我的亲,请来厮见咱。”厮是相互之意,厮见就是相见,诸如此类的莆仙话通常用“厮”不用“相”,如厮骂、厮争、厮謷(吵架,互相说对方的坏话)等等。
第一本第四折:“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第五本第三折“讪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款温存。”这两处的“村”都是蠢或粗俗的意思。莆田话“村鬼”就是骂人愚蠢粗俗鄙陋之意。如:“呐无共伊(咱不跟他)村鬼一一样。”有些人把“村鬼”误为“铳鬼”,以为说的是这个人该拿去打铳(枪毙)。
第二本第一折:“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无论是把衣服或鞋帽等物件从身上脱下来,莆田话一般都用“褪”而不用“脱”。如果使用“脱”,那就不是地道的莆田话。
第二本楔子:“俺这里有一个徒弟,唤作惠明,只是要喝酒厮打。若使央他去,定不肯去……”“厮”上面已经说过了,不过莆田话把“厮打”说成“厮拍”。现在要说的是“央”,这里的“央”是“央求”的意思。莆仙话“央”根据语境可分为强调央求和强调帮忙两种。如“我央他来做”,强调的是“我央求他来做”;“我叫他来央”,强调的是“我叫他来帮忙”。
第四本第二折:“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驳落”的广义是:要是做不到。这里是要是没有考取,即落第之意。现在我们在莆仙戏台上的古装剧中,仍然可以看到相似的情节和类似的道白。但观众一般会将其中的“驳落”一词听成“无了”。不过,莆田话“驳落”的发音与 “无了”太相似了,难怪人们会弄错。实际上“驳落”一词在莆田话中还是较常用到的。如男女双方正在谈婚论嫁,女方向男方提条件时可能会说:“我要聘金xx万元,驳落(意为要是拿不出这么多聘金),免谈。”家长要求小孩写作业时,可能会说:“你作业要做好,驳落(意为要是作业没做好),毋使(不要)看电视。”等等。
第四本第四折:“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觑一觑着你为了醯酱,指一指化作膋(liáo)血。”膋:肠子上的脂肪。莆田话一般指肠胃内壁那层滑滑的物质,如肠肚膋。也指脂肪,如把猪板油叫做膋油。有人把“膋油”写做“膫油”,“膫”的本意另有所指,不过古代“膫”通“膋”,这样写也算可以。
第五本第一折:“这妮子见我闷呵,特故哄我。”特故:特意,故意。莆田话也常使用“特故”一词,如“他特故焉生(这样)做。”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把特字重叠,说成“他特特故焉生(这样)做。”
一头毛蟹双头行
一头毛蟹双头行,十五岁小娘子看亲情。
卜持什么汝谟讲。卜持王番起轿脚,卜持肉面共猪脚。卜持鸳鸯绣花鞋,卜持阿五举大牌。
大牌举高高,一顶轿,两头鸡。花轿扛到厅前顶,卜持大厝四阿顶。
【注】①行:爬。②看亲情:相亲。③卜持:想要。④汝谟讲:你尽管讲。⑤王番:银元。⑥阿五:虚拟人名。⑦大牌:开路的大牌。⑧大厝:大房子。⑨四阿顶:庑殿式屋顶。
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节肢动物,全身有甲壳,有足五对,前面一对象钳子,叫螯,横着爬行。由于横着爬行,人们常将它和霸道联系起来,形容蛮不讲理。双头行即指左右横行,童谣以“一头毛蟹双头行”来开头,当然是有其用意的。联系“卜持什么汝谟讲”和“卜持王番起轿脚”来看,这个十五岁的小娘子,一定是受宠惯了,有点任性爱耍小脾气有点霸道的大家闺秀,要不然其父母和她谈婚论嫁说嫁妆时,就不会让她“卜持什么汝谟讲”了。若是小家碧玉贫家女子,她也不会狮子大张口“卜持王番起轿脚”,像毛蟹一样随心所欲双头行了。“十五岁小娘子看亲情”一句,反映了过去早婚的现象。在莆田的老婚俗里,各个环节十分繁琐,在经过了聘请媒人、厮看亲情、灶头放帖、订聘放定后,必须举行一个“订请鞋样”的仪式,男女双方敲定结婚的具体日期。订请鞋样那天,男方派人挑着当地的一种红色花篮,在媒人陪同下前往女方家送礼,花篮里装的礼物除了童谣所唱的猪肉、线面、猪脚等,还必须有一双绣花鞋。猪脚喻指女方嫁到男方家后能开科发达,线面喻指夫妻白头偕老长命百岁。男方给女方送鞋,是希望嫁到男方家后穿新鞋走新路,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鞋只能送一双,喻指从一而终。女方要男方送绣花鞋,则是希望男方以后不要为难未来的新娘,给另外的“小鞋”穿。这就是小娘子特别强调送绣花鞋的原因。如果新娘的祖母还健在,则须另外准备若干的肉、面等,装成另一担莆田人俗称为“嬷担盘”的担盘,同时挑到女方家去奉敬她的祖母。这个习俗人称“起轿脚”。
婚后,新娘偕同新郎回娘家拜见长辈亲友。娘家设午宴款待,俗称“请仔婿”,午宴则称“仔婿酒”。返家时,带回童子鸡一对,红纸封腰的甘蔗一双。这就是童谣所唱的两只鸡。
大牌则指送亲队伍里四个人所举的四块喜牌,双面写着有关婚庆的吉祥祝愿语。最后一句“大厝四阿顶”中的“四阿顶”是建筑名词,指庑殿式屋顶,庑殿式屋顶由于有四面斜坡,可四面出水,故称“四阿顶”。四阿顶是中国古代各种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使用。但福建沿海地区和琉球的大户人家的民居为了防风也采用四阿顶。由此可知,“卜持大厝四阿顶”既印证前面所说的小娘子是大家闺秀,又隐含小娘子希望并要求嫁入富贵人家。也有人把最后一句记成“乌云四合顶”。从“大厝四阿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这首童谣在流传过程中,一定曾有高明建筑工匠的参与。
一只鸡角仔
一只鸡角仔①,尾掀掀②。
君读书,奴叶扇。
叶③一支甚么④扇?叶一支红菊扇。
头插甚么花?头插红菊花。
身穿甚么衫?身穿红菊衫。
脚穿甚么鞋?脚穿红菊鞋。
奴十八岁成人,倩一个老公大出人前⑤。
人生大标致,无矮也无高。
逐榀⑥都好,诺⑦嫌伊一讲读书脚手垂⑧。
逐日⑨卜持⑩老嬷⑾齐⑿,奴给气目垂垂。
一只鸡角仔,尾掀掀。
君读书,奴叶扇。
叶扇啊叶扇,劝君厄紧⒀兆⒁变厄紧兆变⒂。
【注】①鸡角仔:小公鸡。②掀掀:音“砚砚”,甩来甩去。③叶:借用字,煽。④甚么:什么。⑤出人前:出众。⑥逐榀(pìn阴去):每一样,各方面。⑦诺:只。⑧垂:白读hié阳平。⑨逐日:每天。⑩卜持:就要、必须。⑾老嬷:老婆。⑿齐:陪同。⒀厄紧:赶快。⒁兆:要。⒂变:白读“并”。
这首歌谣以自述的口气,叙述一个贤惠少妇在炎夏,因怕丈夫读书辛苦流汗,就一直陪在他身旁,为他扇风取凉,规劝夫君勤奋读书的故事。歌谣使用了四个排比句,从四个问答式的排比句中的“身穿红菊衫”,“脚穿红菊鞋”,却又“头插红菊花”,还有“手摇红菊扇”,可猜出这个少妇应为小家碧玉,并且酷爱红菊花。
接着,歌谣叙述了她自己和丈夫的基本情况。这个少妇十八岁就嫁人(成人)了,而且自认为嫁的丈夫相当出众(大出人前),相貌俊秀(大标致),身材适中(无矮也无高)。什么都满意(逐榀都好),只是有一样讨人嫌,那就是一说读书就垂头丧气脚酸手软(脚手垂)。不但如此,而且整天还要老婆陪着不离左右,你说气人不气人?当然气,气得少妇眼皮都垂下来(目垂垂)。
歌谣从“一只鸡角仔,尾掀掀”开始,到快结束的时候又再重复一遍,意在起兴。意在重点突出少妇劝告夫君,连小公鸡(鸡角仔)都懂得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摆动尾巴(尾掀掀)学打啼,难道你连一只小公鸡都不如,就不懂得勤奋读书吗?也就是劝丈夫赶快转变(厄紧兆变厄紧兆变)。“劝君厄紧兆变”是这首歌谣的落脚归结点。至此,一个懂事理的少妇形象活生生地跃然眼前。
歌谣大量使用方言俗语,口语化强,营造了浓厚的莆仙方言气氛,使这首歌谣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