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莆田武史纵横

    莆田武史纵横

      莆田市古称兴化,地处福建中部,为“八闽”的“闽中”,小说《杨家将演义》中的北宋杨文广平南故事里把这里描述为“南蛮”,意指南方蛮荒之地、没有开化的地方。此地自古民风剽悍,习武风行;封建王朝欲“兴礼德教化莆民”,故命名为“兴化”。翻开史书,兴化大地上武林英才辈出,武史相当辉煌。

      “一方文武魁天下”,是莆田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说得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莆田人徐铎文试夺魁,高中文状元;另一位莆田人薛奕武考无敌,钦点武状元。文武状元均为一方独占,成为一时佳话,千古美谈。历史上兴化科甲鼎盛,文武并茂。据统计,自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仅莆田县就有文武进士、科出仕共6626人,其中文状元7名,而武状元有10名之多。可知莆田不仅文风极盛,被誉为“文献名邦”、“海边邹鲁”,而武史也相当辉煌。

      莆田武史的辉煌,与莆田南少林大有关系。历史上,北少林河南嵩山少林寺,执武林之牛耳,天下扬名,四海景仰。而南少林在哪里?几个世纪来,杳然无闻。建国后,考古专家、学者们到处寻觅,踏破铁鞋,终于在福建省莆田市西天尾镇林山村林泉寺院附近发掘到与北少林相类似的古寺建筑遗址、武僧用过的各类兵器、刻有练功法门及治伤药方的大石槽、碑刻,等等。经考古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确认莆田林泉院即原南少林寺。莆田市人民政府还于1990年就此事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国内外武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莆田武风之盛,南少林影响极大。

      莆田自唐代以来,南少林传统的拳法已自成风格,历代民间练拳习武日益风行。翻开福建省《兴化府志》及其他有关文献史料,武林英杰跃然纸上。《福建通志·高僧传》中记载:古有莆田拳勇僧(年代不详),艺高胆大,单身孤胆,以少林绝艺镇服百余名恶少。另有高僧号法通,唐朝贞元中居壶公山虎邱岩,练就一身少林硬功,有万夫不当之勇,力能举鼎,曾下山力隔双虎,神勇尤胜武松,武功煞是惊人。清朝张琴《莆田县志手稿·拳术传》也多有记载:北宋时莆田灵川人蔡瑟,轻身功夫名闻遐迩,曾遇群众迎神过桥,人马拥挤桥上,蔡瑟施展轻功,脚尖点桥栏,任凭行人拥挤撞击而安然无恙,飘然过桥。后授徒达数千人,极一时之盛。还有清代莆田华亭人倪桧,气功盖世,身怀少林“脉络、气压、卫身法”绝技,因恐怕后人恃武伤人,秘之不传,以至绝技失传,没能传于后世,令人扼腕慨叹。莆仙戏古剧本中也有火烧南少林的描写,说是莆田南少林收集反清复明义士,准备举旗起义,因叛徒告密,遭清朝廷镇压,火烧南少林,高僧安海精通“少林缩骨法”,缩小身躯,突出重围,隐居民间,传授少林拳艺,把南少林武术发扬光大。至于民间武林传奇,更是不胜枚举,难以胜计。

      到了民国,1934年11月,莆田人高灿星参加福建省国术比赛获得个人亚军,威震八闽。解放前夕民间不少莆田人以武为生,闯荡江湖。

      解放后,武术作为健身的体育项目受到政府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术作为国之瑰宝而得到发扬光大。莆田市的各少体校都开设武术班,进行武术专业训练。莆田南少林武术馆成立以来,海内外武术爱好者慕名前来求学者日众。莆田武坛更是群星璀璨,莆田武术家洪光荣多次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参加中国功夫代表团多次出访日本等国,其少林神功,饮誉海内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现在活跃在中国武坛上有陈帅、王慧玲等名将,小将陈帅,年纪虽小,身手不凡,功夫出众,有“小李连杰”之称,是中国武术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巾帼英雄王慧玲,更是武艺超群,多次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包揽南拳全能金牌,被誉为“女南拳王”。武术这朵奇葩,在兴化大地上正越开越盛。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