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独特的竹艺奇葩

    独特的竹艺奇葩

      □张德成

    1.jpg

      明清时期,仙游民间已有竹编生产的历史。解放前,竹编专业户遍布山区的游洋、石苍、社硎以及平原的榜头、城关等地区。手艺者利用竹资源生产谷箩、畚箕、扁担等农具和竹席、竹椅、竹床、竹盘、提篮、笔架等生活用品。竹编工艺一代又一代传扬,使古老的竹艺产品日臻增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艺人们走出国门,闯荡国际市场,开发创新,研制了竹雕、竹插、竹挂扇,提升生产新格局,使竹工艺源源面向国际市场,成为出口创汇的一支劲旅,同时铸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技术能人和工艺名村。

      竹插鸟笼 解放初,散居在城关的十几家手工业者租赁旧街几坎店铺,前店后场,生产竹编用品。1956年,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仙游竹器厂,生产搞的红红火火,盖起新厂房,设立创新室和陈列馆。1964年,随着国际贸易工业的发展,这个厂接到省外贸的订单,制作出口鸟笼,成为我省唯一采用独特的竹插工艺生产鸟笼的厂家。鸟笼有几十个品种,有圆形、六角形、三角形;有天坛式、古屋式、亭阁式、宝塔式等,规格不一,小的只有30公分,大的则有60公分,造型精巧玲珑,各有异趣。经过工人手工破竹、斩料、抛竹、拉丝、钻洞、磨光、装配、上漆等十几道工序。

      鸟笼以《迎春花亭鸟笼》为最。六角亭阁双层结构,两层各有六根支柱,上层是竹雕花鸟柱,下层是竹雕盘龙柱,两层都有六角形飞檐,上层飞檐嵌有六支纪龙草,下层飞檐脊头装饰着六条蜷尾的鲤鱼,两层支柱底端都缀满花鸟图案,正中四个台阶,一个开关笼门,顶端嵌着飞龙笼钩,整个鸟笼结构严谨,距离相衬,间架有致,十分壮观,就象一座堂皇的亭阁。还有《八哥鸟笼》《六角双层鸟笼》等都是热门产品,海外客商多批到厂参观订货。老艺人程海棠,六十多岁呕心沥血,坚守竹台,带徒授艺,潜心创新,为打造品牌付出辛勤的劳动。

      竹编佳品 游洋龙山知青林光旭历经艰辛的创业之路。1976年,他根据山区丰富的竹资源,当地农民祖辈都有手艺的特点,创办龙山竹制品厂。竹编生产手工操作,技术要求高,要经过破篾、拉片、编织、染色、上漆等10多道繁杂的工序。早期生产竹箩、竹席等产品,内外销兼顾,多面向国际市场。不久,他联合全县十八个竹编厂,2000多个工人创立仙游竹编总厂,自任厂长。他善抓企业经营管理,培养技术能手,产品更新换代,250多种产品,自创的就占半数以上。开发的兰胎竹编,把奇特的漆器工艺造型移植到竹编产品,款式新颖,细腻精巧,古色古香,赢得客商的赞誉。总厂产值、利润迅速递增,创了产值3800万元,税利300万元的可喜成果。企业发展了,他不忘初心,报效桑梓,倾资为家乡建水电站、俱乐部、修路、办小学等公益事业。2016年,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授他“中国传统工艺艺术大师”的称号。

      榜头溪尾村以“竹编”走遍天下。改革开放后,形成“家家刀锥响,户户无闲人”,“一户一艺,一村一品”的专业生产格局。以生产竹篮、蒸笼、晒谷用品内销,转向花盆、花篮等出口产品,全村有集体、联合体竹编工艺企业十二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90多种产品,成为我县竹编工艺的知名村。

      竹挂扇 以竹为扇架,裱上宣纸,绘制各种画图,既是实用品,又是工艺品,是一种实用品工艺化的创新。度尾是我国国画大师李耕的故乡。1980年,度尾工艺二厂、一厂开始生产竹挂扇,榜头龙腾、郊尾芹林相继发展竹挂扇生产。挂扇制作技术高,尺寸不一,小则60公分,大有一米八十,根据客户需求特制。其画面以花卉鸟鱼、山水、人物,尤以李耕作品为题材。有《牡丹富贵》《松鹤长春》《弥勒佛》《三友图》《虎背逃禅》《高山流水》等,当时聘请李耕入室弟子黄金苍为艺术总监,设计、传授画工,特约十多位仙游知名美术工作者参与绘作。产品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洋溢乡土情趣,挂在大雅之室,堂皇雅丽,光彩弦目,摆列简易,携带方便,产品走俏国内外,多为收藏界收藏。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