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红灯笼 耀乡情

    红灯笼 耀乡情

    点击查看原图

      春节将至,人们争相置办年货,各种年俗手工艺品也紧俏了起来。大红灯笼、烤漆花篮、民俗器乐、礼仪服装……那些与“年”有关的、在日常里被淡忘的老手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重又被投以关注的目光。而此时也正是年俗老手艺人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他们熬过了漫长而寂寞的孤独日子,在这一刻,用专注而固执的坚守,让“老莆田”韵味的春节,为这座城市增添许多传统的年味儿。

      过年、元宵、结婚、乔迁、交房……或许没有哪个地方如莆田一般,每家每户每一桩喜事,都要高高挂起大红灯笼。整个正月,从街头走到街尾,从现代化的小区套房下仰望高楼,每一家门前、阳台上亮起的红色灯笼,是一整年最美的开端,也是整个年俗里最温情的年味儿。

      如今,要在莆田寻找纯手工制作红灯笼的老手艺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十几年来,制作红灯笼的材料发生了改变,工艺流程也简化了许多。以前制作红灯笼的材料主要以红布、红纸、细竹条为主,现在则是钢丝、绒布居多。市面上的红灯笼越做越精致、好看,为了追求快速生产,适应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商家抛弃了传统的纯手工制作,随大流融入了机械化生产的大军。不过,在一些老街的老店里,依然坚守了一批“半手工”的红灯笼制作艺人。他们从工厂买来绒布、灯架、灯笼底盘等半成品材料,自己手工组装,然后一笔一划亲手描上百家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他们取之平衡。

      在涵江乌池巷开了十几年灯笼店的李鸿坤就是这样一位“半手工”红灯笼制作艺人。每天,李鸿坤都会坐在门前,背靠一块写着“涵江第一家”的古旧牌子,手上不停歇地在各种大小、款式的绒布红灯笼上写着百家姓。在他眼前的架子上,挂满了刚刚写好字待取的红灯笼,身后不足10平方米的门面里则放满了已经包装好的红色灯笼。李鸿坤是涵江最早开始制作和售卖红布灯笼的手艺人。当时红布灯笼开始流行,他就瞄准了市场。近几年绒布灯笼又取代了红布灯笼,工艺流程也越来越趋向简单,于是李鸿坤又顺应市场,自己亲自去挑选制作绒布灯笼的材料,然后交由黄石镇和泉州市的一些工厂制作成半成品。将这些半成品拿回来手工组装,是李鸿坤最固执的坚持。

      由于李鸿坤的好手艺和写着一手好看的灯笼字,前来买灯笼的客人络绎不绝。不过,李鸿坤以前不识字,他的女儿在店里帮忙,客人来买灯笼时,女儿就把客人的姓氏写给父亲,写得多了,李鸿坤现在不用看字也能写得出来。“从农历11月底开始,来店里预订灯笼的客人就越来越多。从现在到正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他女儿站在门口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说道。

      不少客人每年都来李鸿坤店里买红灯笼。买了新套房要乔迁,也要仔细询问李鸿坤买多大的红灯笼合适。第一次来找李鸿坤买红灯笼的客人都是经人介绍慕名而来的。而李鸿坤总是微笑地坐在门前,耐心回复着各种问题,手中的毛笔描写着百家姓,化作祝福送到千万家。晚报记者 欧碧仙 文/图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