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座清盐民住宅群惊现东峤镇
在东峤镇东峤村有一清代盐民住宅群,共约50座,其中保存较完好的约20多座。据了解,在东峤村集中出现这么多且具备莆田清代古民居典型的匠作手法的盐民住宅,目前这在全国还是首例发现。这些土本结构的盐民住宅都建于宣统年间,其形制、历史背景相同,是研究莆田制盐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实物资料。
昨日中午,记者走在东峤行政村东峤自然村那条叫做“太子爷圈灯”的村道上,只见沿村道右侧就座落着7座大小不一的盐民住宅,惜有的土墙已倒塌。在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占地约400平方米的盐民住宅前驻足,但见高高的房前檐上雕龙画凤,前檐横梁上精美的雕花永恒绽放,房门前各有两个瓜楞状石柱础,其上浮雕着栩栩如生的老鼠抱瓜子的场景。在正房前的左右两旁,各有一座三开间“轿头厝”,也颇具规模。进得宅内,首先遇入眼帘的是正对着大门的福堂,据村里的文化协管员许光富介绍,福堂前本是一张古老的长方形供桌,被主人收藏起来,现在所看到的“土格供案”是后来才砌上的。在供几的前上方屋顶,有前后两根梁楣,前楣中间刻有“福星高照”四个大字,左右两旁依次写着“桂馥兰磬”及“如松茂之”的字样,而在后楣上则刻有“竹苞松茂”四字。这座宅子的房间结构为典型的“四目厅”,大厅内两旁土墙内嵌有四根粗大的圆木柱。“七寸檐脚,二三‘马面’,中厅四川柱,前后楣,五福门,加灯笼架。”陪同记者前往采访的莆田市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队长游国鹏表示,东峤盐民住宅群的建筑风格是清末莆田古民居典型的的匠作手法。就像那个瓜楞状的石柱础,莆田是从清朝嘉庆年间就开始出现,随后就渐渐流行开来,一直到现在,莆田人盖房子有的还喜欢用该形状的柱础。
盐民住宅的外墙贴有用规格石砌成的莲花图案,有的则排列成一道道有序的“》”或“《”符号,这其中有何寓意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抛开那精美的雕梁画栋不说,单就这石砌的外墙图案,若没有相当的财力,普通人家是不会在这上面花这些心思的。村里的几位老人告诉记者:“这些砌基和贴外墙的石头都是从海上用船运到码头,再雇人一块块肩挑到村里的,建筑的二道运输成本很高的。”
在历史记载中,古代盐民们生活大都较困苦。为什么当时莆田的盐民能盖得起这么大的住宅?据许光富介绍,莆田制盐业起于唐,相传宋代的陈应功发明了晒盐法,自此莆田制盐的成本降低,产量增加,到了明代莆田就成了福建七大盐仓之一,而东峤是莆田盐仓的主要产盐区之一。大约在1908年,那年盐田丰收,官家就多发放钱给盐户,那些家里盐田多的盐户,当年的收入相应的也较高,成了村里的富户。于是就在那一年,富户们就相继盖起了大宅子。村里的老人说,当时莆田产盐区有前沁、魏厝、前江、东峤、下屿、渚林、铁炉七个团,东峤属于第四团,在当时算是莆田比较富有的地方,所以这么多人家都盖这么大的房子也不稀奇。只可惜,盐民住宅群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年久失修,大部分已被自然或人为破坏,令人扼腕。(林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