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涵江区志:涵江文化 宗教 风俗 方言卷

    涵江区志:涵江文化 宗教 风俗 方言卷

      卷二十八 文 化

      涵江自古以来文化昌盛,名著有唐代《闽中名士录》、宋代《春秋注解》、明代《露书》、清 代《梨园百咏》等。传统戏剧和民间音乐舞蹈有莆仙戏、十音、八乐、车鼓以及舞龙、舞狮等。

      1950~1977年,政府遵循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结合涵江实际情况,先后组织 莆仙戏剧团、修建影剧院、兴办文化馆、成立广播站,促使文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1979年,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政府把文化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手抓文化建设,一手抓文化管理,逐步形成群众文化娱乐网络。其中,涵江灯谜闻名于国内外谜 坛。发掘、整理的“文枕琴”音乐上京献演获大奖。民间女子车鼓队享有“八面威风,四方震撼” 的盛誉。1984年涵江建区后,境内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加强 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管理,编纂出版《涵江纪胜》、《涵江文史资料》、《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涵江 区卷)》,进行《涵江区志》编纂工作,让文化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至1994年,境内共兴建影剧院4座,开设镭射影视厅20处和卡拉OK厅、歌厅、舞厅50家,建立车鼓 队146支、莆仙戏剧团15个、十音和八乐队40支,它们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中,正努力为两个文明 建设鼓与呼。

      一、农村活动场所

      公社(乡)文化站 1952年,境内集奎、铁灶等村成立文化活动中心。到1965年,涵江农村文化 站均与涵江集镇文化站合并办公,直属莆田县文化部门领导,统一组织开展文化活动。1965年8月 ,涵江公社文化站成立。1976~1982年,公社文化站设立俱乐部、民兵活动室、青年之家、妇女之 家、老人活动室等机构。1984年11月,随着体制变更,涵江公社文化站改为涵江乡文化站。1993年 ,涵江区撤乡建镇,原乡文化站撤销,分别建立三江口镇、白塘镇、国欢镇三个文化站,各站均设 有阅览厅、图书室、文化科技室、电视收看室、棋类室、音乐室、老年娱乐室等,成为上述各镇的 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村俱乐部 1952年,根据业余自愿和小型多样的原则,境内农村试办两个农村俱乐部。1957年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推动下,农村俱乐部发展到10多个。俱乐部内均设立图书室、文艺宣传队、读 报组、广播室、黑板报组,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1979年后,农村俱乐部改为农村文化室。 1982年后,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更为多样,组建业余剧团18班,建立十音、八乐队40支,成立车鼓队 47支。其中铁灶村俱乐部、卓坡村青年之家、后郭村妇女之家、黄霞村民兵俱乐部先后荣获省政府 、省军区以及莆田市先进文化工作单位称号。到1994年,境内农村群众文化网络已经形成。

      二、区镇活动场所

      (一)文化馆

      新中国成立前,涵江群众的文化活动地点,除城隍庙戏台和涵江戏院、涵星戏院外,以广场为 主,街头巷尾就是莆仙戏班、说书艺人的演出地。1951年,涵江文化馆成立,馆设图书室、阅览室 和棋类活动厅。1953年,改名为莆田县第二文化馆,分设宣传、文教、文娱3个机构。1958年,该 馆增设公共图书室。1979年,文化馆开设文化服务部,举办图书、杂志有偿服务活动。1980~1984 年,先后荣获县、地区、省级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在境内涵东村征地1.5亩,修建文 化馆综合楼。1994年4月,文化馆综合楼竣工并投入使用,现已成为境内文学艺术、书画、音乐、 舞蹈、曲艺、电视、录像等综合性文化设施。

      (二)图书馆

      私立涵江图书馆 民国5年(1916年),保尾街人康爵在后坡创办私立涵江图书馆,自任馆长。 藏书以古籍为主,有《四部丛刊》、手抄的史书和个人著作,还有借用的各类图书,总数近万册。 并订有报刊、杂志,定期开放,多为知识界服务。此外还自编、自印图书信息刊物与国内大、中图 书馆、印书局进行交流,成为当时涵江文化活动中心。民国32年,图书馆停办。

      涵江社会图书馆 民国35年9月,顶铺街邱钟麟等地方人士筹办涵江社会图书馆,通过华侨协 会向马来西亚侨领姚金榜募捐,往上海购书,其中有《图书集成》808册、《四部备要》千余册、 《中学生文库》几百册以及社会科学书籍等。还订有《申报》、《大公报》、《观察》、《时与文 》等报刊杂志。新中国成立后,涵江社会图书馆由人民政府接管,图书移交涵江文化馆。

      涵江文化馆图书室 1951年涵江文化馆成立时,接收原涵江社会图书馆的书籍,其中有全套的 《四部备要》、《图书集成》和《福建通志》、《兴化府志》、《莆田县志》等线装本,商务印书 局精装的《鲁迅全集》,良友社的哲学、文学、自然科学书籍1000多本,还有残缺的早期《东方杂 志》等。《四部备要》和《福建通志》、《兴化府志》、《莆田县志》等,均不出借。1978年,这 些古籍全部移交给莆田县图书馆。

      涵江文化馆的图书室,开办多年,均免费借阅。多年来在机构、人事、经费、馆址等都存在问 题,且管理不善,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图书损失惨重。1984年文化馆搬迁后,图书室停办。 1994年,区政府决定兴建图书馆,同年底,区政府把建设涵江公共图书馆列入1995年度重点建设项 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在国欢镇塘西村征地17.6亩,投资1500万元,建筑总面积为8000多平方 米的八层图书馆。1994年,已完成立项、设计、征地工作。

      (三)涵江工人俱乐部

      1955年,由工会在鑑前路鲤江庙前建涵江工人俱乐部,属莆田县总工会管辖。主建筑为砖木结 构两层楼,大厅日常供体育健身活动、集会、展览、放映电影,耳房为广播室。上层有五大间活动 室,分别为图书室、书报阅览室、棋类和康乐棋活动室。主建筑后跨沟建石桥,上置古典式藻井顶 棚的方形亭子(系原鲤江庙戏台顶棚)。过桥为广场,建有戏台、灯光球场(是莆田县第一座灯光球 场)及一条50米跑道。涵江工人俱乐部是当时设施比较完整的文化活动场所。1965年,被中华全国 总工会评选为全国工人俱乐部先进单位,《工人日报》曾在头版头条介绍其先进经验事迹。1993年 涵江旧城改造期间,因鑑前路扩宽取直,俱乐部全部拆掉。

      一、音乐 舞蹈

      (一)音 乐

      1.十音 文十音 其他民乐

      十音 俗称“十番”,境内流行广泛。常用乐曲有《北台妆》、《荔枝楼》、《风和子》、《 上小楼》等曲牌。境内多数村有十音队,塘头、铁灶、码头、哆头等大村,往往有两队以上。塘头 潭尾村女十音队称“老奶奶十音队”,多次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美国侨报》曾刊登报道有关她们 演奏的文章和照片,称她们是“老乐回春”。

      文十音 是涵江仅有的古老音乐,流行地区不广,只在塘头和哆头两个村。该乐器保存古老乐 器特色,所用曲牌,至50年代前只25首曲,如《主云飞》等。1962年,哆头文十音队参加晋江地区 音乐观摩演唱会,引起音乐界的注目。1985年,福建省音协、艺术馆领导带领专家来涵江考察文十 音后,音乐工作者对它进行改革,舍短扬长,使这古老民间器乐焕发新春。其中一种秦琴是文十音 中的专用乐器,俗称枕头琴。自60年代起,莆田音乐工作者就对秦琴进行研究、改造,在不改变原 外形样式,保留原独特音色和风格基础上,融二胡、大提琴、古筝、琵琶等器乐演奏手法于一身, 定名文枕琴。赢得音乐界好评,成为中国民间乐器新葩。《中国日报》、《乐器》、《音乐生活》 等刊物对文枕琴制作和演奏曾作详细报道。该琴独奏节目,多次在省武夷音乐舞蹈节上获奖。1986 年,黄福安的文枕琴独奏《港湾遐想》(李尚清、黄福安作曲)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上获二等奖 。之后,李尚清、黄福安作为福建省访日艺术交流团成员,赴日本琉球群岛,作文枕琴交流演奏, 受日本艺术家赞赏。

      其他民乐 民国时期,涵中中学音乐教师黄贤春首先把莆仙戏曲、十音、八乐的工尺谱,翻成 简谱。又组织民间文艺社,引进广东音乐,用新乐理培训乐师。还自制鼓琴、“和尚胡”,使地方 乐器更丰富。1994年9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中央电 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电台在北京举办“李尚清作品音乐会”,其《祖庙盛会》等作 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映。李尚清还受国家文化部委派,担任艺术总监组建中国少儿艺术团,出 访土耳其、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等5个国家。

      2.八 乐

      八乐队是由少年男女组成,队列5~9人,以演唱为主。八乐曲选自莆仙戏曲牌,常唱的有《卖 画》、《访友》、《观音扫殿》、《春江游船》等片断。1984年后,涵江八乐队迅速发展,到1994 年底,全区共有八乐队28支,其中妇女23支、少年儿童5支。

      3.车 鼓

      车鼓,原名镲锣鼓,是涵江特有的民间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车鼓可以排成阵势表演,也可以 行进表演。钹手双手各执重十多斤的大钹,收腹挺胸,上下翻飞,击出富有节奏的韵律。车鼓始于 何时史无记载。原始车鼓很简单,每逢庙会、元宵,村民均把车鼓作为菩萨出巡的仪仗队。

      新中国成立后,车鼓发展很快。各居委会、村都组织车鼓队,总数不下百来队。男子打车鼓, 女子也打车鼓,老翁老婆和少年儿童各种车鼓队不断出现。1984年建区后,涵江区组织车鼓协会和 车鼓研究会。对传统车鼓进行发掘整理,提炼加工,融入舞蹈动作。每年春节还举办车鼓催春大演 奏。境内涵东女子车鼓队是涵江车鼓队中突出的一支。日本冲绳艺术考察团来涵江考察民间曲艺时 ,涵东女子车鼓队为客人表演。日本客人称赞涵江车鼓源远流长,气魄恢弘。日本冲绳电视台曾专 题报道她们的表演实况。她们在1990年世界旅游日(福建主会场)开幕式上的表演,受到几万观众的 赞赏。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认为它“充满着美妙和魅力”。1992年,福建省农村文艺 调演期间,涵东女子《车鼓舞》荣获二等奖。1993年,在福建省春节文艺晚会上,福建电视台现场 直播涵东女子车鼓队的表演。福建省委副书记袁启彤特地给涵江区委宣传部和涵东女子车鼓队写信 ,称涵江车鼓是“福建威风锣鼓”,并亲笔题词:“八面威风,四方震撼”。码头村少儿车鼓队是 少儿车鼓队中出色的一支,在1993年福建省第二届少儿艺术节中获得表演一等奖,还多次参加省内 各种大型文艺庆典活动。在1993年莆田建市十周年和1994年涵江建区十周年庆典活动中,涵江组织 千人女子车鼓表演。几十面大鼓擂响,近千对大钹翻飞、数百面锣劲敲;千名农村妇女在震天动地 的锣鼓声中舞蹈,打出涵江车鼓的威风和气派。

      4.典礼音乐

      八乐吹 是半职业性的音乐组织。菩萨诞辰,雇它来演唱作礼乐;有的群众结婚、祝寿,也雇 它演唱凑热闹。演唱曲牌与莆仙戏相同。

      马顶吹 为古代军中乐遗制。在迎神赛会或菩萨出郊时,由8名乐工骑马而行,吹奏的乐曲, 纯系器乐曲。

      闹声 和八乐相似。它用于菩萨诞辰、民间喜庆大典的早晚与宴客之时,先敲三下锣鼓,然后 奏《水晶龙》等曲牌。宴客时不间断演唱,到筵散为止,增加热闹气氛。

      5.法事音乐

      僧侣音乐 用于举行超度道场和“拜忏”时演唱,分“香花”与“丛林”两派。所用曲牌与莆 仙戏曲牌不尽相同。

      道士音乐 在法事音乐中自成一派,于菩萨诞辰和群众酬神谢恩之时演唱。演唱形式、乐器与 僧侣乐队基本相同,采用曲牌与莆仙戏的《四生曲》相同。

      经师音乐 源于僧侣音乐中的“丛林派”,所用乐器、曲牌和唱腔,与它基本相同。演奏这种 音乐乐队原是从奉三教的信士组织,每年在三教祠内为庆祝教主诞辰等演唱。{nextpage}

      (二)舞 蹈

      1.龙 舞

      龙舞用于元宵节或盛大节日时。100多年前,涵江集奎村每年元宵时,往往舞弄所谓“香龙” 。它是以稻草扎成草龙一条,长约丈余,龙身插满供菩萨的香,由几人举着舞弄,动作简单,只是 摇摆而已。今已失传。

      2.狮 舞

      弄狮和弄龙一样,只流行于集镇。每逢盛大节日,民众多组织表演,以示庆贺。

      3.游船舞

      俗称春江游船。女演员2人,一扮渔女、一扮船婆,2人腰间系一条薄绸,虚拟渔舟。二女徐步 街头,作水面游荡种种姿态。八乐队伴奏莆曲《江头金桂》、《集贤宾》等曲牌,边歌边舞。今改 为一女一舟,同时数女同样打扮,摇橹行于街头,表演渔家乐的动作,仍以音乐伴奏。

      4.莲花灯舞

      即“香花派”法事舞蹈,俗叫九莲灯、穿九莲。全队少者7人,多者20~30人。1人执纸幡领队 ,余各持一盏碗口大的纸糊的莲花灯,中点蜡烛,舞动起来,上下左右团团滚动,光影闪烁。舞者 侧身而跑,左旋右转,姿态万千。此舞多在广场闹“拜忏”道场时表演。

      二、曲 艺

      俚歌和梆鼓唱 俚歌是民歌的一种,广泛流行于涵江境内。新中国成立前,当夕阳西坠时或月 明之夜,每见盲翁或盲妇在街头巷尾唱俚歌讨饭吃,俗称乞食诗。俚歌主题有《四季歌》、《十二 支白扇》、《十月景》、《二十四景》等,歌词简练,富有韵味,每段七字一句,四句合辙。段数 较多,最短的《十二支白扇》只有12节48句。内容以历史演义、古今传奇、民间故事和神话为多。 伴奏乐器,只用梆鼓(也叫筒鼓)和竹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创新,俚歌改名为梆鼓唱,内 容以歌颂社会主义为主。1956年,涵江职工自编自唱的新俚歌《条条道路通北京》,参加全国职工 文艺调演。1975年,涵江曲艺工作者创作的梆鼓唱《七箩荔枝》,三上省城演出。并作为建国30周 年献礼节目,省电台录音,电视录像,《福建日报》专题报道,引起中国文联关注。1980年,莆仙 戏《状元与乞丐》中的梆鼓唱,被选晋京表演,轰动国内曲坛。

      摇钱树 摇钱树也叫喊钱树,似顺口溜,纯属语言艺术,光念不唱,无曲调。其结构特点是: 一般为5字一句,4句一段。每段头两句必须是五字词,首句“钱树摇××”——“摇哗哗”、“摇 旺旺”、“摇弯弯”等,用作起韵,可与下面的辞意不相关联,每唱一句就要喊一声“好啊!”句 子长短不拘,但须押韵到底。新中国成立前,摇钱树是乞丐手摇一小丛树叶,口念唱词讨饭时用的 民间曲艺。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不断对它改造、创新。1952年,涵江镇文艺队创作的摇钱树 ,结合时事进行宣传,如《除害灭病》,参加晋江地区民间音乐观摩演唱大会演出。1963年,涵江 职工文艺队的新曲目《有来无去》,参加福建省群众文艺会演。1979年,为建国30周年献礼创作的 曲目《只生一个好》,成为计划生育保留节目,直到1993年,还在市、区计生文艺专场上演出。

      走唱 走唱属民间戏曲清唱,艺人手拉木桶胡,口含青树叶,自吹自奏,边走边唱。传统走唱 ,是特选莆仙戏折子戏精彩片段,如《大哥开水》、《有心无意》、《胭脂铺》等,好些走唱曲目 在莆仙戏曲中已消失,但因其唱段优美成为走唱保留节目,久唱不衰,深受群众喜爱。三、四十年 前,这种古老艺术形式就已日渐消沉,现在基本失传。

      九莲唱 九莲唱是由民间法事活动中的九莲道场(俗叫“拜忏”、“穿九莲”)的宗教音乐演变 出来的新曲艺之一。50年代中期,涵江文艺工作者把它改造、创新,定名为九莲唱。首编新曲目《 气死了美国大老板》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曲艺调演,引起文艺界和专家的兴趣。1962年创作的《无顾 后》,参加晋江地区民间音乐观摩会演。1963年创作的《讲条件》参加地、省文艺调演,成为保留 曲目。

      三、剪 花

      剪花是新中国成立前民家闺女的日常家课,是一种与剪纸同源而较简单的手工艺术。剪花是用 一把小小的“花剪(刀)”在红纸上剪成各种花的图案,如梅花、桃花、牡丹等,枝叶间套上吉祥字 句,如百年偕老、寿比南山、福禄寿等。其形式方圆大小,花样繁多,惟妙惟肖。这种花(俗叫红 纸花)是人家用于祭祀神明、祖先,或婚筵、寿筵,或送礼时放在礼品上面的,取平安吉祥之意。 至今,涵江街头仍有老年妇女叫卖剪花的。

      四、彩 楼

      涂假山 民国时期,境内民间活动时,偶有涂假山。新中国成立后,逢元宵佳节,在境内市区 苍头社、粉李埕及后坡埕等地的广场,搭个低棚,涂起假山。系用炭篓蒙着布彩绘成“山”,安上 木片或纸板制作的楼台亭阁,泥头绸衣人物,栩栩如生,描绘出民间故事或传统剧目的一个场面, 如《牛郎织女》、《陈三五娘》、《凤仪亭》、《金山寺》等,灯烛通宵,供人观赏。这种艺术形 式迄今仍时常出现。

      妆阁 原名彩阁,因用人抬,俗叫妆架、轿底。架上设置假山、怪石、亭阁,以湖滨、船头作 背景,由少女饰成故事主角上架造型。内容有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麻姑祝寿、水漫金山等神话故 事中的精彩场面。在元宵节或重大节日时妆架游街,伴以十音八乐。新中国成立后,轿底逐步改用 板车、拖拉机,以至用汽车装载,立体布景,电光调色,或配带音响设备,或伴以十音、八乐。内 容以新时代的人、事为主。把静态造型人物,改为形体动作表演,即今之彩车。1977年春节,莆田 举行妆阁大游行,涵江出动120架参加,盛况空前。1992年,在涵江区庆祝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成 立及庆祝莆田建市10周年的两次文艺大游园中,涵江的彩车,歌颂英雄人物事迹,展示经济建设蓝 图,寓教育于文娱活动之中。

      叠果(蔗)盒 它是境内延宁宫元宵时独具一格的造型艺术。先选大小一样的甘蔗,去皮、首、 尾,切成圆周相等的蔗节备用。叠果(蔗)盒时,以天井为底盘,直径约1米,高几与屋檐齐。四周 以八条垂线为准绳,把成千上万块的蔗节自下而上、由大而小地层层叠成塔形,塔身以染红的蔗节 嵌成“上元祈福、庆赏元宵”八字。塔心点五更烛(今用电灯),彻夜通明,宛如璀灿宝塔,巧夺天 工。至今,该宫元宵节仍有此种活动。

      摆斋菜 斋菜是元宵节的供品,分荤、素两种。荤食斋菜,如用金鸡装成独钓渔翁,用猪肚装 成万寿乌龟等,另有风味。素食斋菜,以盘盛米铺底,除人首泥塑外,所有衣服、笠帽、亭阁、小 桥、花草等,都是用或干或湿或染色的素食如豆腐皮、香菇、笋干、红枣、米粉等制成的,小巧玲 珑。人称为“盆中假山,碗里彩阁”。直至现在,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一、民间故事

      涵江民间故事和传说,大多取材于本地的人和事,由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内容逐渐充实 、丰富,长期流行于民间。

      新中国成立后,涵江涌现一批优秀民间文学工作者,其优秀作品,常在全国民间故事刊物上发 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蔡华仁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嘴会传》 ,在1955年《民间文学》杂志刊登,1956年被选入日本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金竹寺》。1960年 ,蔡华仁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龙灯》被选入《福建民间故事》一书,并被选作华东地区民间故事 集书名篇和厦门大学民间文学专业课教学范文。1985年国家规划编纂中国民间文学故事、歌谣、谚 语三套集成(简称《集成》),列为社会科学研究重要项目。1986年,涵江区成立编纂《集成》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人员下乡普查、采风、搜集原始资料,后因故停顿。1994年,区文化局重新组织人 员,搜集、整理资料,选取神话、传说、故事和笑话120篇,为编辑《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涵 江区分卷)》打下基础。

      二、灯 谜

      涵江灯谜活动历来群众基础扎实,开展活跃,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新中国成立前,每逢元宵或 中秋佳节,许多商店门口都悬挂谜语让人猜射,中者由主人赠送奖品。这是私人兴办的小型灯谜活 动。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灯谜活动更为活跃,春节或元宵时,市区孝义街、宫下街、霞徐街等地 街头,都有猜灯谜活动。这是由私人举办转入集体指导开展灯谜活动之始。1977年,涵江文化馆以 涵江群友谜组为主,成立涵江灯谜组。涵江建区后,1986年5月,莆田第六中学成立全国第一个中 学生灯谜组织——青璜谜社,其成员以师生为主。1987年5月,涵江函关谜社成立,有会员50多人 ,并拥有涵江文化馆灯谜组、青璜谜社、望江谜社3个团体会员。涵江灯谜爱好者为数不少,制谜 和猜谜水平较高。涵江谜手常作为莆田市代表队参加省内外各种谜会,并获得优异成绩。1987年10 月,青璜谜社代表队获青岛“双星杯”全国灯谜邀请赛团体第3名。1989年5月,青璜谜社获漳州首 届“再生杯”全国青年灯谜邀请赛团体总分第1名。1990年中秋,首届中国灯谜大奖赛莆田六中教 师方炳良获中国谜手百强称号。1990年,函关谜社参加“爱中华迎亚运”(亚洲运动会)全国灯谜有 奖创作比赛获“雄风万里”锦旗。方炳良主编的《中华当代谜海》,于1992年由辽宁科学出版社出 版。涵江灯谜爱好者在全国各地的谜刊上发表创作灯谜数万条,上乘作品较多。同年,涵江函关谜 社被省文化厅定为福建省繁荣社会文化的芳草计划100个示范点之一。

      三、童谣民歌

      童谣一般是3字一句,也有4~9字的,不分段,句不限,有的可以连环唱。民歌一般是7字一句 ,杂用3字或5字一句,不分段,多为短篇,表现形式为方言顺口溜。内容大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民 间的习俗以及劳动人民的感情等,富有乡土风味和现实意义。如:

      正月摆花炮。二月齐“做罩”(豆腐)。

      三月担“黄仔”(梅子)。四月扎蒜头。

      五月画虎蛋。六月煮“仙冻”(草冻)。

      七月卖西瓜。八月蒸芋头。

      九月糊“纸鸢”(风筝)。十月炕菜头。

      十一月红柑红。

      十二月烛仔共灯笼。

      它如实描述旧社会“挑葱卖菜”的小贩们浪迹街头谋生的情景。

      四、谚 语

      农业谚语 涵江农谚一般与莆田同,分为时令、寒暑、雷电、风云、晴雨、霞雾、霜雪、日月 星、甲子等方面。如“清明谷雨,寒死老鼠”;“三月三,娘子持扇穿单(件)衫”;“白露雨去厝 ”,“冬至月尾,寒冻正二月;冬至月头,寒冻年晚兜;冬至月中央,无雪兼无霜”等,人人皆知 。可见农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先人“土法测天”的经验之谈。

      人生谚语 这类谚语描绘各种人事状况和事物性态,有褒有贬,言简意赅。如“宁海桥(下)的 (海)水,流入无声无息,流出唏哩哗啦。”讥讽小气、自私的人,拿东西进来时,不声不响,不愿 为人知;拿出去时,大喊大叫,唯恐人不知。“清‘共’木兰溪水一样。”比喻为官清廉。“担钱 兰溪去做县”,比喻贴本生意。“小孔不补,大孔叫苦”等等,都寓人生哲理。

      第一节 文 学

      涵江历史上主要著述有:唐代乾宁初崇文馆校书郎黄璞的《雾居子集》和《闽中名士录》、佛 教曹洞宗创始人本寂禅师的《寒山子诗集注》,宋代抗金英雄李富的《春秋注解》、《澹轩集》, 明代天顺间南京太常寺卿陈音的《英宗实录》和《愧斋集》、全椒令佘翔的《薜荔园诗稿》、布衣 姚旅的《露书》,清代僧超元的《南山道者禅师语录》、举人杨玉章同友人卢徽元、刘彦士、陈笃 人等人联句成篇的兴化戏《百艳词》(又名《梨园百咏》)、清末御史江春霖的《梅阳山人诗文集》 等,民国时期史学家康爵的著作颇多,其中《莆田大事记》、《乡古随抄》、《耕冰寄庐漫录》、 《古今方志总目》等都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作家涵江人林玉树,在国内外多种报刊发表文章300 余万字,曾15次获奖。其中《探索生命奥秘的人》和《皇冠上的明珠》分别获全国及四川第二次优 秀少儿文学奖。其代表作有《闪烁的星光》、《子夜星辰》、《职称职称》(有日译本)、《勇攀科 学高峰》、《美丽湖历险记》(合著)等;主编的书作有《知识界热门话题》、《中国科技瞭望》、 《主战场呼唤人才流动》等。1990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建国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中国当代 作家、福建青年杂志社副社长陈章汉,著有《人生的履迹》、《美感百题》、《冠军的足迹》、《 江口风流》等多部书。曾获省级和全国优秀期刊作品编辑奖20余项,省级和国家级文艺创作奖30余 项。其代表作被收入《中国当代散文选》、《新时期优秀散文精选》、《福建文学40年选》以及《 中外妇女文摘》等30余种选本或选刊。《江口风流》出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专门的作品讨 论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文学报、福建日报等20余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和评价。{nextpage}

      一、书 画

      明初李在的《云无心以出岫》、《抚孤松而盘桓》、《临清流而赋诗》等3幅画,现存辽宁省 博物馆。明代黄巩的篆刻成就亦较高。近现代书画界更出现一些有成就的高手;如诗、书、画三绝 的陈鹤,善画梅花的李可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漫画家苏田,涵江籍台湾著名画家黄启龙 教授及书画家郑原、孔令怀、林□、陈阵等。70年代后,涵江还涌现一批后起之秀。如福建师范大 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翁振新,其作品融汇中西,于传统意像中渗透出现代气韵,代表作《郑成功》、 《无声的辉煌》分别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展。《磐石无语》获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银奖(金奖缺) 。他的多幅作品流传日本、东南亚各国和台湾、香港等地。中央书画函授大学厦门分校校长陈爱萍 ,擅长人物画,其作品被选为国家礼品,由政府赠送外国政要。中国书画家协会研究员王鹏飞的山 水、人物画,中国书画家协会研究员方纪龙的花鸟工笔画以及林玉宇的山水画,省美协会员刘金林 、吴克强,涵江三江画院副院长黄文龙,莆田县美协副主席范宗良,中国书画家协会副研究员陈宜 中,旅居法国的蔡晓晞、澳大利亚的黄信宁、新加坡的叶国平、台湾的陈华等,亦颇具盛名。他们 当中有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画展上获奖,名字被收入多种辞书,作品被国内外团体、名家所收藏 。1988年,涵江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陈何智的中国画《打雪战》被选入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卡尔里 国际儿童艺术展览,陈列在加拿大奥林匹克大厅里。1990年4月,涵江书画界成立三江画院,举行 书画展,这是莆田市最早成立的画院,同时设书法研究会。画院为北京亚运会捐赠书画30多幅;为 莆田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书画104幅。同年5月底,在涵江侨联大厦举办画展,接待“三胞”返 乡参观团。同年7月,台湾画家黄启龙返梓,受聘为画院顾问。画院曾精选作品40多幅,由其联系 ,于1991年春在台北展出。同年底,涵江举办陈文龙纪念馆开馆典礼,在馆内举办书画展,展品达 100多幅。1992年春节期间,涵江区政协与仙游县政协举办书画互展。1994年9月,为庆祝涵江建区 十周年,在福州物资大厦举办涵江改革开放成果书画摄影展,称誉榕城。

      二、篆 刻

      涵江篆刻艺术,明代已开始盛行。明代黄巩所遗篆文“累心处都尽”一印,铁笔落落大方,迥 异寻常蹊径。现代篆刻家杨载、孔令怀的篆刻成就颇高,他们都以汉印为法,朱文劲挺,白文古朴 ,布局疏密有法。程德鲁篆刻刀意生辣,苍茫朴茂,拙中见巧,作品入选多种全国性书画、篆刻集 。

      第三节 摄 影

      摄影是近代才传入涵江的。新中国成立前,涵江有几家照相馆,仅为营业性质,谈不上摄影艺 术。50年代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逐渐涌现一批摄影爱好者。有些摄影爱好者开始有作品在 各地报刊发表。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摄影家林梦星,长期担任《福建日报》美术摄影工作。 他的大量新闻照片和其他摄影作品被省内外20多种报刊采用,部份照片被新华社和中新社发到国外 与港澳地区,被选入多种国内外摄影集和全国摄影展览。1984~1994年,境内相继成立涵江区摄影 家协会、莆六中摄影协会,共拥有会员100多人,经常举办各种专题摄影展,如涵江军警民影展、 涵江一日摄影展、“先锋杯”摄影展、“橄榄绿”摄影展等。会员经常开展活动,交流艺技,其中 徐学仪拍摄的《在龙的故乡》获首届中国旅游摄影竞赛一等奖。

      一、雕 刻

      木雕 根雕 明代,涵江就有手工生产的木雕工艺品,但只注重小型的家具、乐器、摆设、玩 具等。几百年来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石雕也是如此。其间名工巧匠,技艺世代相传,有些精品 流传至今。1959年,为了迎接国庆10周年,莆田县选送圆雕、浮雕、透雕等精品23件到北京陈列。 其中涵江人黄丹桂等集体雕刻的“三打祝家庄”硕照和立柱龙凤灯,糅合透雕、深雕和浮雕的镂空 技巧,用直径一寸的木头,刻出复杂细致的画面,纤毫毕现。1993年,黄霞村创办的涵江区丹桂工 艺厂,其雕刻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木雕、根雕以及象牙雕的精品,都畅销国内外。

      石雕 石雕是一项精巧工艺,境内先民在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的条件下制作出许多佳品,给世 人留下珍贵文化遗产。涵江苍林村现存明代石马、石人等石象生,即是珍贵文物。1992年,鳌山村 农民陈宝如在后郭村创办涵江区宝如石雕厂,专门制作石雕产品,如石龙柱、石狮、各种人物造型 等,活灵活现。1994年,他为涵江区芳名碑所雕刻的高6米的巨龙石柱,令人叹为观止。其产品在 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1993年,鳌山村创办涵江区凯荣石雕厂,其石雕工艺水平也很高。

      二、泥 塑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从事泥塑工艺的手工工人,都是个体劳动者,有的收一二个学徒,生活清 苦。他们多以为寺庙堂殿塑佛像或绘壁画谋生。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一批泥塑艺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黄文英和刘骥,前者工塑像,擅壁画, 莆田许多寺院的佛像、壁画,多出其手。后者工塑像,善仕女画。

      一、剧 目

      莆仙戏是全国最古老地方剧种之一。莆仙戏在涵江广泛流行。有传统剧目5000多个,剧本8000 多本。其中与宋、元时同名或同情节的有《张协状元》、《蔡伯喈》、《刘文龙》、《陈光蕊》、 《王祥》等。与明代剧目同名的有《商辂》、《春江》等。涵江人杨玉章于清光绪六年(1875年)与 卢徽元、刘彦士、陈笃人等联咏莆田戏所演的剧目100个,题名《梨园百咏》。其中所列的剧目, 其后在涵江经常演出的有:《百花亭》、《西厢》、《梁山伯》、《仙姑问》、《拜月亭》、《春 江》、《尼姑下山》、《千里送》、《赵五娘》、《高文举》、《秋胡》、《西施》、《孟姜女》 、《叶李》、《教子》、《杀狗记》、《白蛇》、《卖油郎》、《珍珠衫》、《樊梨花》、《王昭 君》、《田氏》、《王十朋》、《穆桂英》、《唐伯虎》、《严明嫂》等4050出。还有新编的《吊 丧》、《凤仪亭》及《镜听》等剧。辛亥革命(1911年)后,有醒舞台班上演的新剧目《红顶扫马屎 》。20年代,有大共和班和新共和班上演的《三十六送》、《敲齿换发》、《杨家将》等剧。还有 《卖画寻夫》、《黛玉葬花》以及批判社会不良风气的《石脚桶》等。这些著名剧目,在涵江常演 不衰。民国初期,境内出现现代戏,俗称改良剧,唱白套用莆仙戏。抗日战争期间,涵江城乡演出 以抗日题材为主的改良剧,如《逼上梁山》、《木兰从军》等。

      新中国成立后,莆田实验剧团等在涵江演出的剧目,大都配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有《 三打祝家庄》、《闯王进京》、《夜来香》等。在禁演古装戏期间,由于编、导、演人员的共同努 力,移植、改编演出《公社的女儿》、《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种植的人们》、《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现代剧。“文化大革命”中,“革命样板戏”独占舞台,原剧团被解散,大部 分演员回家或下放劳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莆仙戏走上恢复、拓新的道路,涌现出许多优 秀剧目,如《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在涵江群众中享有盛誉。

      二、舞台表演

      早期莆仙戏只有生、旦、靓妆(净)、末、外、贴、丑等7个行当,称“七子班”。乾隆年间 (1736~1795年),增加老旦,成为8人,称“八仙子弟”。清末,增加副生、花旦等行当,演员发 展为10~13人。抗战期间,闽剧团、京剧团来涵江演出,出现京剧、闽剧、莆仙戏艺人同台表演的 场面,行当多至十几个,演员增至20多人,莆仙戏行当各有专司,也有兼演。莆仙戏艺人的舞台动 作都有严谨的程式,基本功表现在步、肩、手3个部位。步法、手法、指法、肩式各有多种。莆仙 戏演技受古代木偶戏影响较深,现在仍保留多种木偶戏动作,被称为“傀儡介”。闽剧团来涵江演 出后,有的戏班开始雇请福州闽剧演员来涵江教授武功。这些福州籍师傅有的还参加演出、导演, 把闽剧的长打短靠,武打技艺融入莆仙戏。

      三、舞台音乐

      声乐 莆仙戏曲用兴化方言演唱,唱腔、唱法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唱腔结构形式为曲牌联缀体 ,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音,旋律以七声音阶进行,微调式居多,宫、羽调式次之。

      曲牌 莆仙戏的音乐曲牌,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说。其中与唐、宋大曲相同的有 《梁州序》、《新水令》、《普天乐》、《大圣乐》、《八声甘州》等;与唐、宋词相同的有《泣 颜回》、《沁园春》、《浣溪纱》、《驻马厅》、《西江月》、《查牌令》、《鹧鸪天》、《古轮 台》、《太平歌》等,还有全国罕见的古曲《太子游西门》等。

      乐器 莆仙戏的打击乐器,有鼓、锣、大钹和拍板。鼓以牛皮大鼓最具特色,其打法和所打方 位不同,共有13个音色。还有战鼓,用于武打戏场面;花渔鼓,用于游赏调情戏场面。锣,即砂锣 ,亦称草锣,其打法有5个音色。管弦乐器有吹鞭(亦称“梅花”)和笛管“梅花”共七调。笛管能 发“宫、商、角、征、羽”5个主音及“变宫、变商”两个配音。辛亥革命后,又有横笛、四胡、 三弦、月琴和八角琴等加入管弦乐器的行列。新中国成立后,又加入二胡、扬琴、琵琶和大提琴等 。

      四、舞 台

      民国时期,涵江演戏,除城隍庙固定戏台及涵星戏院外,一般都是在村、社广场临时搭起戏棚 。棚后是乐师坐位及演员休息处。棚面当中设三只靠背椅,两边风光门斜放一只“半桌”,作为道 具。舞台照明,早期吊盏烧木片、挂油灯盏;后用煤油灯(俗称汽灯),少数地方用电灯。新中国成 立后,城乡演戏,除影剧院外,仍为搭戏棚演出,但戏棚比过去大,照明都用电灯。1979年后,各 村都在广场上建有固定舞台。

      五、戏班 农村业余剧团

      新中国成立前,涵江专业剧团,统称戏班。它是由戏班班主(俗叫董督)贱买贫家幼童为艺员( 俗叫子弟),组织“落棚”学戏。子弟一般没有自由,七年满师,才按月“开份”(发工资),但不 许到其他戏班去“搭班”。30~40年代,涵江城乡人民每逢传统节日、菩萨诞辰、结婚、寿庆、乔 迁、开业、谢恩、“拜忏”等,往往雇演莆田戏庆贺。于是,戏班的数量迅速增加。经常在涵江演 出的戏班有珍宝、崇德、福顺、万福、梓星楼、筱共和、熙春台、凤舞台、仪舞台、得月楼、大升 平、双赛乐、新汉宫、益华风、新传奇以及班主是涵江人的南星班、新共和、新附凤、庆天宝、新 歌舞、赛凤凰和庆长春等30多班。是时,涵江的小共和戏班首先使用坤旦。由女演员演出的腾芳女 班和蟾宫女班先后出现。抗战前有梓星楼班,抗战后有得月楼、双赛乐和赛凤凰等班应邀赴新加坡 演出。新中国成立后,莆田县进行戏剧改革。1979年后,率先由铁灶村农民筹资组建业余莆仙戏剧 团,开展收费演出。至1994年,涵江农村共有业余剧团十多个,每个剧团投资数万元,演员多至三 四十人,阵容行当齐全,服装、道具、布景、灯光和音响设备都比较好,并聘请莆仙戏专业剧团的 老艺人担任编导。往往在传统节日、菩萨诞辰、结婚喜庆时,由民间自发收费雇演。每个演出点少 的演一场,多的演五六场。每班每月大约上演四五十场(含日场)。在百花盛开的莆仙戏舞台上,涌 现了一批优秀演员:其中属于专业剧团的有旦角郑细妹、陈乌珠、黄美云、刘玉钗,武生刘金灿; 属于农村业余剧团的有旦角江口妹、吴小兰,花脸陈许文、陈玉明,等等。

      六、戏馆 戏剧接洽处

      民国时期,市区横街一带有信兴、新华兴、隆兴、福兴等10多家戏馆挂牌开业。

      新中国成立后,剧团多进剧场演出,戏馆失去作用,自然消亡。1979年后,随着农村业余剧团 的产生、发展,新戏馆(即戏剧接洽处)应运而生。1994年底,涵江共有戏剧接洽处9家,大多开设 在前街、保尾一带。

      第二节 木偶戏

      涵江在南宋时已有木偶戏,民间每逢男女婚嫁、老人祝寿、社火、赛会、神诞、谢恩、“拜忏 ”以及追荐功德等等都要演唱木偶戏。抗日战争期间,莆仙戏衰微,木偶戏盛极一时。木偶戏音乐 比莆仙戏粗犷,唱腔类似朗诵,拖腔短促。曲牌唱腔和莆仙戏名同而实不同,部分曲牌在莆仙戏中 也未曾发现。

      “文化大革命”期间,木偶戏班解散。1976年后,木偶戏班逐渐恢复。1994年底,涵江有木偶 戏班7班,在旺季,有时一天能演出10来场,每场演出1个多小时。且仍是受雇为喜庆、谢神等民俗 活动演出。后街开设有木偶戏演出接洽处。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