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鼎盛 山中邹鲁——游洋镇古迹述略
游洋镇地处县境东北部山区,处永泰、莆田、仙游等3县交界地,别称古邑县。该镇主要有大寨尾、云顶岩、兴角山等,四面崇山峻岭。游洋取名于游洋溪。唐设游洋镇,也称游洋洞。在唐代就有方、李、陈诸姓中原南播仕族从永泰等地东渐迁入游洋,带来了中原文化,始称游洋镇。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游洋人林居裔聚众万余人起义反宋,宋廷派官兵进剿,后居裔请降。979年设立兴化县及兴化军,县治和军治皆设在游洋镇。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裁撤兴化县,游洋划归仙游县,属兴泰里至清代。民国属古邑乡。据传曾有金鲤、史宾、詹万钟、白金等科宦名人,被誉为“山中邹鲁”。
游洋镇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文物古迹甚多。有如“弯月出水”的宋古桥梁“惠政桥”,风景如画的天然石城“龙穿城”、环境幽静的“读书楼”’,山势奇险的“将军城”等名胜古迹。今游洋镇小学中仍保存初设太平军时的“太平军”石额,游洋和广业大洋,有祀林居裔的林将军庙。今在游洋地名“衙门里”处保存有原兴化军军治所在地的主体建筑的覆盆式柱础两个,粗大厚重,“衙门里”军、县治遗址上还保存有“凤井”古井一口。
游洋古邑历史上办学成风,如辖地象溪乡南朝陈时的中郎将郑庄办的“浔阳书堂”,常州别驾郑淑在游洋巩桥办的“巩桥书堂”,宋初游洋县治“共赋轩”旁的“读书斋”“平伦斋”,以后县治东的“书林斋”,县尉厅东的“真斋斋”,郑樵后裔郑重光在游洋办的“石舟斋”等。游洋古邑境内出了三个状元:乾道二年的肖国棵,乾道五年的郑侨,乾道八年的黄定。其中状元郑侨(1132—1202)入仕后建第于军城书仓巷。
游洋古邑址上还保存一条古街,是宋代军治、县治的驻地。古街是最早的集镇街市。游洋街东南处有“上宫街”,宋熙宁四年(1071),在通往莆田的路旁形成小集,经元、明、清发展渐成街道。游洋古邑曾有宋代的兵防施有“沽岭寨”和“皇华馆”驿站。古街为南北走向的双面街,卵石路面,夹街有单层或双层土木结构店铺数十间,街旁尽是明、清石柱础等石构。
游洋村有宋隆兴二年(1164年)知县陆楠建的惠政桥。惠政桥在今游洋街北面,横跨在游洋溪上。据桥碑记载,惠政桥是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由兴化知县陆楠倡建的,桥上还建一座亭。惠政桥是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单孔石拱桥;桥面铺有石级,两侧置石栏杆;桥顶高出两端路面二丈余,所以有“桥头看不见桥尾”之称。整座拱桥造型奇特,象一轮弯月高悬在清澈的游洋溪上,故誉“弯月出水”。
位于游洋镇兴山村上宫自然村的兴角祖宫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清。兴角祖宫为单进廊院式建筑。前殿宇后殿之间设有一座大天井,宫殿两旁各建有庑廊。殿内雕梁画栋栩栩如生,殿外屋脊雕有四条腾飞的巨龙;内殿十八根瓜菱形石柱,柱础为颠覆莲花形,手工精细,气势宏伟;外殿石香炉采用青石雕刻莲花座,大气凛然。这些都具有唐代特征的石雕工艺。
龙山村文化古迹有林迪之隐居读书楼、双桂亭、字纸亭、龙泉亭等,还有林龙江普正书院、龙角山太子殿、聚仙堂杉林公园等;梧椿村有商周时期的顶溪山遗址,东山漈瀑布、三十六间奇石怪洞,有明代虎溪寺、清代延寿宫、龙兴宫等古迹;里洋村东北8公里处,有汉“龙穿城遗址”巨石山峰构成的天然石城,山顶有汉代闽越王所筑的越王台遗址。 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