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澳柄宫
图为古榕掩映的澳柄宫与澳柄桥。
在我市5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澳柄宫是唯一上榜的革命旧址,整个保护范围包括澳柄宫、澳柄桥、列宁小学和兴隆法坛、灵应法坛。
澳柄宫位于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已有800多年历史,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该宫临溪而建,坐北朝南,面阔五间,由门厅、主殿、左右宫房、天井、走廊等组成,古朴典雅。宫前植有两株百年古榕,老干新枝,根深叶茂。该宫当年专为奉祀兴建澳柄桥的“开山祖师”而建,主殿还祀妈祖、齐天大圣等。
澳柄桥横跨澳柄溪,为平梁石桥,南北走向,位于澳柄宫前。它长30米,宽3米,高11米,由六座桥墩支撑,桥栏望柱雕有狮子,桥南仍保存着始建年月碑刻:“绍兴十三年四月题”。
澳柄宫前是一条鹅卵石铺成古驿道,为当年连接莆田、仙游、永泰三县交通要道,而澳柄桥则扼其冲。正因为所处地理位置重要,这里便成当年革命活动重要据点。
1926年,中共莆田党组织创建。同年10月,便在澳柄宫成立全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并组建农会。从此,该宫成了中共领导莆田革命据点。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莆田党组织即于1928年在澳柄宫成立第一支工农游击队,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1929年,莆田各地游击队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8师207团,团部亦设在澳柄宫。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张鼎丞来莆,又在澳柄宫召开扩干会议,进一步掀起革命斗争高潮。
这一时期,澳柄桥一直设有红军游击队重要哨卡,而兴隆法坛、灵应法坛亦是红军游击队活动重要据点。
列宁小学则是红军在闽中地区创办的第一所学校,专门招收贫苦农民、红军游击队员和农会会员子女入学,分初、中、高级3个班,用以教授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接班人。
如今,澳柄宫革命旧址已开设红军207团陈列馆,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