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史>枫亭霞桥薛氏古今

    枫亭霞桥薛氏古今

      枫亭霞桥的开山鼻祖薛镛的祖上,居住地据兴化府志记载,为清源西里凤搏,即现在莆田大洋、仙游菜溪与永泰交界处——百丈岭。在唐末宋初,由于地理位置战略重要,福建长溪(今福安)薛令之(唐肃宗老师)六世孙薛廷辉为百丈镇将而家焉。

      至宋代薛氏人才辈出,大有藏龙卧虎、科第联辉之盛,单从登进士者二十多人,有名人如薛奕、薛元鼎、薛京等,家族的鼎盛将对外拓展成为必然,迁徙和幡播成为自然规律。薛奕、薛元鼎均以登第后曾在枫亭居住过。

      宋末元初之交,贫困、战乱、虎患使山区人口不断锐减,薛镛终于走出大山,来到莆田滨海一带。身无分文的他,靠帮人打工走上海上贸易的经商道路,从点点滴滴做起,而成为腰缠万贯的商贾。这时,妻子刘氏和三个孩子均还在老家,为了彻底摆脱贫瘠穷困的山区,他心中盘算迁徙到舟楫之利的沿海。有一天,他到九鲤湖祈求仙梦。梦中,仙人指示“夜壶马桶里”居住为宜。略懂风水的薛镛来到祖上曾经来过居住的地方枫亭,沿着枫慈溪来到入海口霞桥。凭他的地理经验看来,霞桥是个绝地。但当溪水流到这个地方入海处(太平港),等到海水上涨时,他发现海水的汹涌澎湃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源源不断活水来。这样,霞桥不是个绝地,而是一方福地。

      薛镛经过一番打探,霞桥村庄原来居住有原住民姓叶、胡、马、董、李,想起九鲤湖仙人的指示,恍然大悟。仙人指示的居住地正是此地,因为叶、胡、马、董、李就是“夜壶马桶里”的谐音。

      薛镛喜出望外,决定将家眷迁徙来霞桥居住,妻子刘氏因眷恋故土,不愿搬离,遂决定和其子庆一、庆二留在家乡。薛镛携三子庆三来霞桥定居。至今仙游菜溪乡三个自然村——清水、石峰、坑下仍是刘氏和庆一、庆二的后裔,这就是霞桥留传“有公无妈”传说的原因。

      庆三的坟墓在青泽亭牛头山。据霞桥族谱记载,林兰友中进士后,在青泽亭庆三墓前购买五亩田地欲建造府第。因有损庆三墓风水,与下桥薛氏结仇。林兰友为湖广道御史时曾参劾薛大丰。因为大丰曾强烈反对林兰友在庆三坟前建造府第。庆三有两个儿子——建一、建二,建一又一次携眷外迁,而建二是真正意义的霞桥始祖。其儿子薛永中和薛益分别是下桥的东面公和西面公。永中之外孙是下街陈迁(江西右参议)。薛益本人是潮州通判。其子默轩与郑纪相交莫逆,是枫亭“耆乐社”发起人之一。

      霞桥薛氏繁衍至明末即有上关、下关之称谓。虽经过倭乱侵扰,人口仍然超过千人,《连江志》作者郑德来曾这样称赞过下桥:“总吾枫近世而计之,薛之为大家称首正。枫县大尹六,薛居二;枫司农乡七,薛居二;别驾二,薛居一;科第十有三,薛居四;其他明经博学,镇弁部元,无不各备其选。烟火以千,子衿以百,虽乌衣之巷,邹鲁之邦,不过于此。”

      正本清源,青泽亭薛氏是明中叶由下桥东面长房、三房、五房的一部分民众移居,而青泽亭的蔗埔薛氏是霞桥三房开科的。学士街后垅薛氏则是清初由西面一部分人开科的。

      枫亭霞桥薛氏,在为创造枫亭文明史上作出卓尔不凡的贡献,历史给予了浓厚的一笔。□薛庆禧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