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古代清官故事点评:忠恕善谏潘承祐
故事:
潘承祐,字乾休,唐五代时福建莆田常太人。初仕吴国,官光州司法参军。由于争议一件大事,意见得不到采纳,弃官归闽到建州(今福建建瓯)。稍后仕至闽国大理少卿。王延政为富沙王时领镇武节度使,承祐为度支判官。
那时闽主王延曦与王延政兵戎相见,互有损失,百姓流离失所,路有白骨。潘承祐屡谏息兵,王延政不从。闽主使者来,王延政大言不惭,气益悖慢。潘承佑长跪强谏不起,延政大怒,斥:“潘判官之肉可食乎?”承祐面不改色,答:“与其不义偷生,孰若抱义而死。事势如此,早死为幸!”王延政亦无奈,群臣钦佩之。
至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称殷帝,潘承祐晋为吏部尚书,不久加同平章事(位同宰相)。当时幸臣杨思恭用事,潘承祐陈奏大事,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被削职为民。《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三载: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潘承祐上书陈十事:“兄弟相攻,逆伤天理,一也。赋敛烦重,力役无节,二也。发民为兵,羇旅愁怨,三也。杨思恭夺人衣食,使归怨于上,群臣莫敢言,四也。疆土狭隘,多置州县,增吏困民,五也。除道裹粮,将攻临汀,曾不忧金陵、钱塘乘虚相袭,六也。括高赀户,财多者补官,逋负者被刑,七也。延平诸津,征果菜鱼米,获利至微,敛怨甚大,八也。与唐、吴越为邻,即位以来,未尝通使,九也。宫室台榭,崇饰无度,十也。”王延政大怒,削承祐官爵,勒令他归私第居住。
南唐查文徽破建州后,李璟署潘承祐为卫尉少卿,兼管理南方之事,与陈洪进入南安管领。南唐的国事多采纳他的意见,升至礼部尚书退休。《八闽通志》载,在南山广化寺景区内有潘承祐祠堂。
点评:
作为吏部尚书、位同宰相的潘承祐,他为官期间敢于直言进谏,针砭时弊,是封建社会不多见的清官之一。史书赞他“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尤其是他并陈十事,切中要害,有誓死忠君报国之志。曾有潘姓传承下来的联句“胸中唯存忠恕,县里遍栽桃花”,其上联就是指潘承祐的忠恕善谏这件史实。但官场诸多陈规暗例及同僚种种私心杂念,常使忠臣壮志难酬空悲叹。 潘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