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报道春潮暖”——兴化平原桥梁记
莆田的“桥文化”是与兴化平原、水乡泽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散落在南北洋平原上,数量众多、形状不一的桥梁,不仅帮助我们的祖先克服了自然障碍,解决了生产、生活、交通问题,而且以其婀娜多姿的身影,将兴化平原妆点得更加美丽动人。
兴化平原又称莆田平原或南北洋平原,地处木兰溪下游的南北侧,由河海泥沙在浅海湾交错沉积以及人工围垦而成,海拔仅5至7米。木兰溪以北的平原统称“北洋”,以南的统称“南洋”。兴化平原位于闽中,东濒兴化湾,西抵九华山麓,南达燕山期花岗丘陵边缘,北至囊山麓,总面积464平方公里,约占原莆田县土地面积的23.5%。为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仅次于漳州平原和福州平原,居第三位,是全市最大的粮食、甘蔗、果树、蔬菜及水产品产区。兴化平原枕山、抱溪、襟海,平原上溪、沟、渠、塘密布,是省城福州通往闽南重镇泉州和漳州的必经之地。
水是生命之源,兴化平原承接木兰溪以及延寿溪、萩芦溪之水的滋润,成为鱼米之乡、古今粮仓。千百年来,生活、劳动在这片平原上的人们长年累月与水打交道,在“桥”字上大作文章,或者在官方支持下,或者民间自建,先后于通衢要道上修筑成了数以千百计的浮桥、木桥、石桥、钢筋水泥桥、吊桥。它们沟通水陆,将两岸连成一体;它们或弯,或直,或曲,弯者似虹,直者似带;有的宏伟,有的小巧;既便于交通,又点缀平原景色。因此,优美造型和动态感最能激发文人无限的想象力,吟诗作文,千古传扬。
说到桥,不得不提到木兰溪。木兰溪发源于德化县,经仙游县,汇三百六十多条溪流,从西向东,蜿蜒穿过兴化平原,注入兴化湾。木兰溪干流全长168公里,集雨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是闽中的最大溪流,为全省八条主要水系之一。中唐时,吴兴主持修成延寿陂,北洋平原初步开发。至北宋熙宁年间,李宏、僧智日又主持筑成我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木兰陂,全省四大平原之一南北洋平原最终形成。木兰溪弯弯曲曲把兴化平原分割为南北洋。延寿溪以及萩芦溪也缓缓地流向北洋平原。木兰陂水则经回澜桥和万金陡门流进南北洋平原沟沟渠渠中。兴化平原溪渠纵横,湖泊点缀其中,风光灵秀。但是,木兰溪和兴化平原沟渠,也严重地影响着两岸人们的往来,给后人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急需桥梁来联结、沟通两岸。
北宋以前,官民路经木兰溪,都要靠渡船在宁海渡、白湖渡、濑溪渡过溪,有着诸多的不便,甚至生命危险。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莆田先人在木兰溪白湖渡建造浮桥。靖康元年改为石梁桥,长110米,宽7米,高10米,下有7个筏形桥墩,上有石栏柱,柱上置石狮,形态各异。桥北置石佛塔,极为精细,时兴化军知军林清之兄长、右文殿修撰林靖之题字“熙宁桥”。 正如郑叔侨《熙宁桥》诗中所写:“千寻水面跨长桥,隐隐晴虹卧海潮。结驷直通黄石市,连艘横断白湖腰。”
现在,这座桥已经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木兰溪上的一大人文景观。
熙宁桥 阿钵 摄
南宋初,爱国大臣、白湖人陈俊卿和地方官林之仲于绍兴十三年(1143)倡议在木兰溪濑溪渡建造濑溪桥。先建浮桥,淳熙十年(1183)改建石桥,长50米,宽4米多,高13米,由13个桥墩支撑。从此,福、兴、泉官道“天堑变通途”。
濑溪桥 薛强 摄
宋高宗建炎年间,北洋平原上第一座大型石桥梁——延寿桥出现。当时,乐善好施的慈善家李富捐巨资,与方天贶一起,在延寿溪延寿村建造桥梁。该桥长91米,宽2.6米,筑12座筏形墩支撑,用石板铺设桥面,上置石扶栏。理学家、白湖人陈宓书刻“延寿桥”桥名。延寿桥造型优美,构筑科学,十分坚固、实用,已历经近千年,备受考验,巍然屹立,不减当年。
延寿桥不仅与十里荔枝林带连在一起,还与李富英名联系一起,并和徐寅、刘克庄文名相联系,传颂千古。这座桥梁附近流传着徐寅“寿溪垂钓” 的故事,而且有状元徐铎“藏书楼”遗址、爱国诗人刘克庄的墓址。
延寿桥建成之后,因莆田经济发达,兴化平原勃兴建桥热。仅李富一人就捐资、建造34座桥梁。继之,上杭桥、新港桥、澄渚桥、镇前桥等六十多座石桥梁横卧在兴化平原溪渠上。
延寿桥 阿钵 摄
到了元代,僧人越浦倡议并筹资又在木兰溪入海口宁海渡修建宁海桥,由于溪宽、潮急,地质复杂,工程艰巨,六建六毁。直至清雍正年间,名将、莆田人吴英主持再建,一举成功。该桥长200多米,宽约6米,高约10米,石梁式,由14座船形桥墩撑持,净跨径8—13米。桥面由75块长10—13米、宽厚各1米的巨石铺设而成。两边石栏杆防护,望柱上置石狮,姿态各异。两端由四尊身高3米、披甲戴盔、手执长剑的威武的石雕护桥将军守卫。这座宏伟的、富于画意的桥梁历经300多年海涛、洪水、地震考验,巍然屹立,现保存完好,成为不可多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人为纪念僧越浦,在桥北建吉祥寺供奉。
宁海桥建筑水平很高,造型独特,构筑科学,是古桥梁建筑瑰宝之一。明畲翔《宁海观澜》作了生动的描绘:“海上晴虹驾作桥,云连蜃气望迢迢。三江日暮涛声起,不数广陵八月潮。” 宁海桥还和莆田廿四景之一“宁海初日”美丽的自然景观联系在一起。你如果凌晨在宁海桥上行走,听桥下浪潮,远望东方,兴化湾上空,一轮红日在晨雾中冉冉升起,清新静谧,令人神往。现在,这座闻名四方的多孔石拱桥不仅是涵黄公路交通要道,还是莆田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到此观赏“海曙长天一色红”美景,总是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宁海桥 薛强 摄
此外,元代又陆续建了10多座桥梁。到了明代,又兴起一次建桥浪潮,60多座新桥梁陆续出现在兴化平原交通要道和村落的溪渠上。
在明代,兴化知府岳正、王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修水利、建桥梁,发展生产,为百姓服务,官声令人叫好。岳正一人就主持修建江口桥、小西湖桥、萩芦浦西桥、铁沙港桥、通津桥、岳公桥、涵口桥、后陈桥、猴溪桥、小屿桥等十多座桥梁。后人为纪念他,将其主持修建的其中一座桥梁称为岳公桥。
江口桥横卧在萩芦溪出海口溪面上,由于交通需要,早在宋代就在龙津渡上兴建了桥梁、石构,其原名为龙津桥、尚阳桥,后来历代多次重修。明代,岳正又主持一次大修,并在桥中建亭,作为莆田和福清两县界线。后来,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林森题写“锦江春色”,其与自然景观江桥夜月结合,情景交融,赏心悦目。
明代,重修的宁海桥和林墩桥还为戚继光和戚家军抗倭战争胜利做出贡献。嘉靖年间,戚家军三次入援福建。戚继光率戚家军首次入闽,取得宁德横屿和福清牛田大捷后,乘胜前进,直奔兴化。戚继光运筹帷幄,指挥戚家军夜袭倭寇巢穴林墩。戚家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戚继光亲自率领经府城直捣倭巢林墩。一路秘密经过宁海桥前往林墩,南北夹攻倭寇。戚继光指挥官兵冲过林墩桥,强攻林墩倭穴。两路官兵密切配合,歼敌2000多人,救出被虏百姓2000多人。因此,林墩大捷传扬千古。
清代以后,兴化平原上又修筑许多桥梁。清初,重建宁海桥,工程浩大,且桥址处于险恶之处,因此特别艰巨。但由于成功运用“筏形基础”、采用“浮运法”,其成就令后代人瞩目。
进入现代,兴化平原除了重修部分桥梁,在宁海桥、熙宁桥兴建“桥上桥”外,又兴建许多现代化的新桥,不少桥梁还成为新的游览胜地。
兴化平原上有两座桥梁应该值得书写。
柳桥,是兴化平原上一座颇有故事、又有纪念意义的桥梁。它位于府城南郊,与顶墩相连。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的彭汝楠,于天启年间,辞官回乡后倡修柳桥,并亲自题刻“古柳桥” 隶书石碑,行书题跋“崇祯改元岸圃主人彭汝楠书”。彭汝楠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为莆田望族、巨富,有“三代司马四名宦”之誉。高祖彭甫,成化十七年进士;曾祖彭大治,正德九年进士;祖父彭文质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至左布政使。彭汝楠回乡后,仰慕柳桥美色,隐居柳桥畔,在枊桥附近购地修建私家园林,命名 “岸圃大观”。 据清郑王臣辑《莆风清籁集》介绍,园中有烟鬤阁、情依楼、蕉声馆、剩水居、棹声阁、摇碧斋、密庵、玉照台、且止台、涌香廊、浮山舫、云来榭、隐花阁、见山亭、寸草庵、壶天、樾庵、桔园、荔径等景点,还有曲径、溪流、拱桥,溪流两岸种植荔枝、垂柳,尽显江南园林特色,可谓莆田名胜之最。着名画家董其昌曾为之作“岸围大观”画,柯无暇也作“岸圃花志”图。
想当年柳桥及其岸圃可与苏州园林拙政园等媲美,楼、台、亭、阁、廊、庵等建筑并立,错落有致,假山点缀其间,湖水环绕,岸边桔树、荔枝、垂柳成荫,幽廊、曲径,流水、小桥,风光不尽。可是,好景不长。清初,清兵攻占兴化府,岸圃园林被清兵烧毁。清诗人林元霖的《古栁桥》描写了此园林劫后的景致:“古水烟灭没,幽崖寒兀突。野舠夜夜横,飞絮罥明月。”岁月流逝,今非昔比。有幸的是,柳桥的“柳桥春晓” 后来还是成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浮屿桥,位于涵江白塘湖中。宋代,白塘湖称为注月池,注月池中有小屿,人们在小屿上兴建妈祖庙,还建了一座桥梁,石墩式,三孔,卧波,弯曲,小巧玲珑。浮屿桥不设桥栏杆,白塘水涨时,水能漫桥,是别具一格的漫水桥。小屿、宫庙、小桥倒映水中,充满诗情画意,使人兴味盎然。浮屿桥与白塘、屿上妈祖庙一起,构成一处独特的桥梁景观,组成兴化北洋平原一颗闪光的明珠。白塘,水面广阔,景色秀丽。中秋之夜,白塘是赏月最佳处。“白塘秋月”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秋月景色和白塘周围三十多座桥梁珠联璧合,使这一明珠更加亮丽。
此外,坐落在兴化平原的三座城镇都和桥梁有着密切关系。它们就是古城莆田、古镇涵江和重镇黄石,构成互为崎角的三角形,是水乡泽国兴化平原上最重要的城镇。
在莆田古城,有护城河,木兰溪和延寿溪两水系宛如两条彩带环绕城廓,北磨溪两支流也穿城而过。有水必有桥,在城区和城郊一带,桥梁也是星罗棋布的,较着名的古桥就有16座。当代又兴建了一批现代化的桥梁,其中有洞桥、兼济桥、六部桥等。六部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的钢筋水泥桥梁,横卧在木兰溪中游黄头和庯仔之间,雄伟壮观,别具一格。还有熙宁桥又称阔口桥,下有钢筋水泥桥面,上有巨大的钢铁吊梁,横卧木兰溪上,宏伟壮观,成为现代化的一个标记。
六部桥 薛强 摄
古镇涵江,则是着名的水乡,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新开河和宫下河及其支流横穿古镇大地。镇内河渠纵横交叉,还有以河渠为街道,通向家门的。据了解,涵江纵横的水道上曾建有400多座桥梁,其中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涵江古镇内的桥梁就数以百计,城区内古桥现存的还有36座,真是小桥流水人家,可追江南水镇美景。
涵江的古桥中,新桥颇有特色,横卧在楼下新桥头和集奎村之间河道上。此桥乃宋代李富所建,石梁式,筏形墩三座,长58.5米,宽4米,高8米。“小桥孤艇过,野水一灯明”,新桥建成后,这一带很快出现繁华的景象。
清吴德昭曾作《新桥夜泊》诗颂扬新桥:“水满江天月色遨,画船夜静泊新桥。舟横苇岸明渔火,客语篷窗候晚潮。须臾报道春潮暖,处处村烟锁柳条。” 这首诗把新桥、涵江的繁华、优美的意境融为一体,使得涵江和新桥近二百年来闻名四方。
另一古镇黄石,位于南洋平原,地处木兰溪下游南岸,三面沟渠环抱,唐代开始开发。宋代,黄石是鱼米之乡,曾为莆田重要港口、商业中心。如今镇外50多平方公里的田野上,沟渠仍密如蛛网。据粗略统计,较大的桥梁有24座,是兴化平原上桥梁最多的乡镇之一。有桥还可见塘,黄石的国清塘也可作为游乐之地。
有趣的是,莆田的桥名大都有由来,有赞美纪念官吏为民办好事的,如惠政桥、岳公桥、冯公桥等;有与莆田人官职相连的,如尚书桥、御史桥等;有以数字命名的,如六部桥、五府桥等;也有以地名命名的,如阔口桥、濑溪桥等;还有希冀吉祥的,有象征意义的。这些桥梁一般与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景观、人物故事、民间传说和名人诗文联系在一起,成了具有文化意蕴的历史遗迹。
莆田桥梁,其一般都分布在大道通衢上,这种情景大体上是实用主义的,是为了便利通行。其造型多种多样,风格各异;有石梁桥、石拱桥、石墩木板桥;有的如彩虹飞桥,有的似九曲游龙,有的雄伟庄重,有的小巧别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桥墩,多为筏形、船形,可以分水势,极为坚固。随着历史的进展,莆田的造桥技术也不断创新,如采用筏形桥墩、睡木沉基、浮运架桥(利用潮涨船运巨石)等方法,其间的文化意蕴很值得我们玩味。
总的来说,莆田的桥梁似乎可以说是“甲天下”, 我私下认为,莆田称之为“石桥之乡”可能也不会为过。其漫长的造桥史,充分反映了莆田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据莆田乡讯 (本文作者金文亨,研究员,莆田市玉皇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