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东山四园之南园余赐传

    东山四园之南园余赐传

      □余洪森

    1.jpg

      南园公像

      余赐(1443一1515),仙游万善里(今度尾度峰)人,字禹锡,号南园。

      赐少颖慧,英迈不群,善攻读,早录邑庠,俱弘治元年戊申至十八年乙丑为贡生。后屡试皆居前列。时人俱以科期之,奈不第。直待五十二岁以书经应弘治四年贡赴京会试。礼部擢为天下第,蕴蓄露其锋芒。

      当主试官黄学士和考生见面时,黄学士当场出示公之试卷,啧啧叹羡,称公之文章为科第奇才,沧海遗珠,枉屈久之。

      然公素刚正不阿,关心时事,为国为民不惧忤逆,毅然具疏论列时弊,条陈利害。

      这样公得罪了不少人,尤为当权者。虽然有许多忠臣志士为他多方周旋,也只授广州司训(训导)之职。

      公莅任之日,振列教条,森然矩度,风范端严,儒林皆为悦服,鸣鐸五载(年),整整有声。

      但因公在京有忤过阉党,自是被阉贼格格不入,遂勇退而归。

      李御史西园公(李鼐)和当年主试官黄学士等,惜其才并时常询问公之情况,可谓惺惺相惜。东园公郑纪题诗以赠:

      与君家世共莆阳,

      又共承恩教五载。

      春暖并游芳草地,

      秋深对举菊花觞。

      人生聚散真难料,

      世事升沉不可量。

      惜别题诗因自笑,

      刘郎还是旧刘郎。

      时诸同人赋诗赠有二十余首,同僚更赠有《祖饯图》《送别轴》等。

      正德五年(1510)八月,余赐致仕在家构华屋时,自书门联悬贴,联曰:身虽退东岩前隐,心难忘北阙下恩。

      可见赐之忠心未忘。???????

      当年东园公郑纪(尚书)、西园公李鼐(御史)、南园公余赐(训导署南海县正堂)、北园公郑璞(国子监侍讲)四人俱曾就学于东山书院,四人出仕后,他们被人们敬称为“东山四园”(亦称东学四园),名振朝野,并载入史籍。余赐致仕后还从教于东山书院。?

      余赐致仕后,除东山书院从教,还时为乡事操忙。

      明之甲午,归德乡(潭边),有桥曰“东溪”,时河伯为灾,故址尽去,不得已横木以代之,却随易随朽,徒与交病。越六年己亥,郑纪与碧潭乡之老吴延瑞,并邀度尾余禹锡(余赐)同筹划重修。桥成夜宿吴宅,有鹿鸣于山,纪与赐惊转贺之,郑纪谓众人:“鹿鸣之歌,所以宾兴贤能也。今桥兴而鹿鸣,鹿鸣则贤才出。时有吴民擒一鹿归,纪与赐再宿一夜又如之闻鹿鸣,郑纪谓余赐曰:今二鹿相继而鸣,其兆岂偶然耶!遂改东溪桥为今之“鹿鸣桥”。

      余赐素与郑纪交往颇深,除了东山四园聚学外,余郑两姓还兼有姻亲关系,且余赐之次女经郑纪作媒适与屏山驿官郑正甫为妻。

      郑纪年长余赐十年,虽有年龄悬殊,但不妨交往,郑纪还题诗以赠赐之为人:???????

      魁魁梧梧广泮师模,

      磊磊落落仙溪宦族,

      何行之确,

      何气之温。

      秋空之月,

      春涧之云。

      乃急流勇退,

      作砥柱于儒门。

      其“磊磊落落仙溪宦族”语出余赐先祖迁梁溪有“一门十进士比肩昭国史,两代三尚书接踵振家声”的声誉。

      公元1508年郑尚书逝世,朝廷为他举行御葬仪式,邑中显官会祭,推赐为主祭,就连莆田林见素尚书侍郎等诸公亦不僭越,可见当年的礼让之风和余赐公的声望。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