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客带慈云去 山呼浩气还——仙游客山圣后宫大门联创作琐记

    客带慈云去 山呼浩气还——仙游客山圣后宫大门联创作琐记

      □黄叶

      山凭故事心生敬,

      邑展新姿眼为开;

      此景此情宁肯负?

      挥毫且看老夫来。

    1.jpg

      辛丑中元后三日,我登上客山拜谒圣后宫,是时晨光熹微,草木含露,清风拂面,振衣眺望,不禁心旷神怡,乃成七言绝句矣。

      此前,我曾为客山撰就冠顶联一副,曰:“客带慈云去,山呼浩气还。”近期承蒙圣后宫主事者见重,决定该联由我书写后镌刻于显要位置。为慎重起见,特前往察看现场,寻获感觉。

      客山旧称“九战尾”,以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部在此与侵犯仙游城的倭寇大战九个回合而得名,与古城池外的“虎啸潭”“十八战”以及远郊的“五百洗”“磨头街”等共同见证了这段御侮保家的历史,其间所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史料多有记载,民间世代相传。

      也就是最近这十几年,随着县城扩张,行政区域的北移,位于仙游旧县城西北郊的九战尾——客山,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下子得以凸显,成为拱卫仙游县政治、文化中心右侧的天然屏障。登上山顶,四周高楼林立,整个县城一览无余,极目环顾,便是仙游两大平原的东西乡、木兰溪南岸的鲤南、赖店等重镇,即县城北面作为靠背的大蜚山,由于北部空间充足、通透,也丝毫不会让人觉得逼仄而产生受挤压之感。客山,好一个天造地设的仙游县城地标建筑的首选之处!

      不久,在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一尊面向木兰溪、造型仿照湄洲祖庙的石雕妈祖立像在客山峰巅拔地而起。作为地标建筑,她寄寓了与海上湄洲遥相呼应、彰显莆仙文化特色、顺应民间信仰、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凝聚海内外乡亲情谊等多重意愿。嗣后,又在立像下方百米处配套一座妈祖庙——客山圣后宫。于是,原来杂草荆棘丛生的荒芜之地被开辟为众人祈求平安幸福、休闲健身的客山妈祖公园。本联创作思路,正是试图把眼前的妈祖主题与“九战尾”这一历史遗下的正能量进行有机的对接和融合。

      妈祖立德、行善、大爱,很多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将之与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南海观音联想起来,上联“慈云”出处即在此焉。下联“山呼浩气还”实际上是对“九战尾”这一古战场的凭吊,为的是留住记忆,使这一历史故事不至于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冲刷得无迹可寻。每当我们看到优哉游哉地在这片古战场上尽情享受闲适时光的诸君,不妨提醒他们毋忘历史,居安思危,务必时刻保持民族气节和爱国爱乡的热忱。

      顺便谈一谈本联的“炼”字细节,以求教于方家:

      可以这么认为,“带”“呼”“还”是该联的“眼”。坦白地说,在选择这几个字上,我是颇费一番心思去推敲的。首先说“带”字,本来也有过用“採”或“戴”的打算,后经再三权衡,得出结论是:“採”字固然浪漫而富诗意,但从更高层次去考量,就字义上解读,“採”毕竟留有刻意和索求的痕迹,其功利目的也有所流露。与“捎带”表现出随缘自在的无意、无求境界相比略逊一筹。如用“戴”字,也颇有韵味兼得风雅,但或多或少会让人觉得累赘、压抑又稍显矫情,不如“带”字来得自然平实、轻松随意。试想,到此圣洁清净之地,心灵得以洗礼,善念随即萌生,那一片无形的“慈云”,自会如影相随,时时化育、荫庇着你。接下去是下联的“呼”,其字面表现出的急切、焦虑意态与企盼,渴望情绪,正是对当今社会某些现象所发出精神回归的呼唤。至于联句最后一个字为什么用“还”而不用“回”,两者张力的大小,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感应和领悟吧。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