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清末民初德化窑妈祖坐像

    清末民初德化窑妈祖坐像

    1.jpg

    图为清末民初德化窑妈祖坐像(厦门市博物馆供图)。

      这尊德化窑妈祖坐像通高33.2厘米,现藏于厦门市博物馆。其造型为妈祖端坐于凤銮椅上,双手执圭抱拳于胸前。面庞圆润,柳眉细眼,樱桃小嘴,表情和蔼慈祥,端庄中透着优雅。头戴装饰有凤鸟的冕冠,冠上展翅飞鸟意指百鸟来朝,冠的前后垂有流苏;两鬓插凤钗,舒卷华丽。圆肩上披着珠边花式坎肩,身着广袖衣袍,袍上装饰有腾龙、瑞兽,下部裙裾堆饰鹤鹿纹及珠串飘带,足蹬绣花靴。銮椅靠背和两侧扶手均作凤首形。通体施白釉,釉质光润明亮,如脂似玉,胎釉浑然一体。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相传其原名为林默娘,是北宋年间福建莆田湄洲人,因为出生后一个多月仍不会啼哭,父母就为她起了“默娘”这个名字。林默娘长大后非常勤劳勇敢,不仅熟习水性,还通晓天文气象,经常在海上救人。有一天她的父亲出海遇难,她就跳海营救,不幸身亡,时人传为羽化升天,此后化身成为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包括东亚沿海地区的航海保护神祇。

      妈祖的奉祀始于宋代,历代皇帝均为之敕封封号,宋代时由“夫人”进爵为“妃”,元代时封为“天妃”,清代再进爵为“天后”。不论是渔民出海打鱼,还是商人进行海上贸易运输,甚至是官员航海出使外国或官方海上漕运,都要在船舶启航之前先行祭祀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安全。因此,在港口、码头、船坞及渔村常有天妃庙,有些船舶上还专门设立天妃神位,时时供奉,这个习俗至今民间仍有流行。

      此件妈祖坐像是以模印成型,结合细部手工雕饰而成,造型匀称,雍容华美。面部刻画细腻,呈现出庄重而温和的神情,极具女性恬静柔美的韵味。衣裙纹理婉转流畅,富有柔顺平滑的质感。静穆端庄的坐姿,含蓄的内在美感,可以让人感受到,古代匠师们在塑造它时所怀揣的虔诚态度和倾注的真挚情感。这尊坐像既符合规范的人体比例审美,又加入主观的诠释和适当的艺术夸张,体现出神圣化与写实化、世俗化的多元结合,具有很强的亲和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

      长期以来,古陶瓷匠师们掌握和利用德化瓷的胎釉特性,精心设计,创作出大量的瓷塑艺术作品。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载:“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明清时期,德化窑的瓷塑作品有各种人物造像及动植物仿生瓷,其中以宗教信仰有关的神像最为出色。德化窑瓷塑并不注重色彩和绘画的表达,它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综合运用模印、堆贴、浮雕、刻画多种技法,以质地美、造型巧取胜。其塑造的仙道佛屠等形象,既注重不同人物个性的典型化,又倾向于人格的世俗化,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具有独特的风韵。

      厦门市博物馆藏的这尊清末民初德化窑妈祖坐像,可以称得上是德化窑瓷塑人像中的佳作,它不但体现出德化窑工匠高超的造像技艺,而且还为研究妈祖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转载于学习强国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