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文化>仙游兰姓和蓝姓:“汝南”义气势磅礴

    仙游兰姓和蓝姓:“汝南”义气势磅礴

      仙游蓝氏一族,主要分布在园庄镇东石村溪山小组,游洋镇石山村、石苍乡等地,堂号“汝南堂”。据仙游蓝氏宗亲蓝棋庭介绍,“兰”姓实为“蓝”姓,蓝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但是目前有很多蓝姓被简化成了兰姓,使蓝姓混淆于兰姓。如今,仙游蓝氏已经借修族谱良机,将兰氏宗亲统一恢复成蓝姓。

      蓝姓图腾

    1.jpg

     

      蓝的本义是草名,是一种被称为蓝靛、蓼蓝的植物。

      寻根问祖

      兰蓝同姓 皆为畲族

      蓝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堂号”称谓,其中较大的有三个堂号:汝南堂(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中山堂(今河北省的北部地区),东莞堂(今山东沂水、莒县一带)。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较大的堂号,如今这些堂号仍然在蓝氏族人之中传承。

      从《中国姓氏寻根》、《通志。氏族略》和《竹书纪年》等记载来看,蓝氏后裔的迁徙,早期主要在中原、西北和华北各地。到了魏汉之后,部分转移向东北地区,更多的是顺黄河南下,有迁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的,而大举南迁是在隋唐之后。其中汝南堂这一支蓝姓发展很快,到宋元明清年间,已发展到福建、江西、广东、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台湾、港澳,甚至周边国家。其他“堂号”的蓝氏,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这些地区的也不少,他们的祖先大都出自于中原大地和华北、华东地区,也有部分来自湖北、广东、广西等其他地区的。今天,蓝氏的后代子孙已遍布世界各地。

      根据福建、江西、浙江等蓝氏族谱记载,在盘瓠受封后,无心功名,率领盘、蓝、雷、钟等四姓子孙到广东潮州凤凰山开基,为畲族,蓝氏后代均把潮州凤凰山当作畲族和蓝姓的发祥地。

      仙游畲族蓝氏从何而来,没有一致的说法,一种认为是蓝氏始祖庆福公由漳浦县到安溪、永春再到仙游苦竹下内溪;园庄镇东石村蓝氏是从浙江迁徙到仙游县;游洋和石苍蓝氏他们认为是从莆田城里搬去的。

      家风家训

      蓝氏家风家训

      心平何劳祖训,

      行正何用族规;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万恶无喧;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勤为立身之计,

      俭为持家之本;

      淫贪万恶之首,

      赌毒破家之剑;

      法度不可逾越,

      伦理当须分明;

      日用常行饶益,

      何须施钱焚香;

      欲得子孙昌盛,

      净心依教奉行。

      领 衔

      “汝南”义气势磅礴

      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兰(蓝)姓人才济济,代有名人。追溯历史,转瞬千年,蓝氏列祖列宗在各个朝代的更迭中,勤勉持家,耕读劳作,守法度、重礼义,在各地的族谱中都留下许许多多英勇善战、保卫疆土、报效祖国的英雄事迹,彰显蓝氏历代祖宗功绩,造就了蓝氏的辉煌文化。

      仙游蓝氏一族,主要分布在园庄镇东石村溪山小组,游洋镇石山村、石苍乡等地,堂号“汝南堂”。据仙游蓝氏宗亲蓝棋庭介绍,“兰”姓实为“蓝”姓,蓝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但是目前有很多蓝姓被简化成了兰姓,使蓝姓混淆于兰姓。如今,仙游蓝氏已经借修族谱良机,将兰氏宗亲统一恢复成蓝姓。但是,鉴于当前各类证件错用“兰”的比例较大,且涉及个人的“档案”、“户口簿”、“身份证”等诸多证件,因而更改“兰”为“蓝”,确有一些不便。为此,对身份证姓氏为兰者,愿意改的可予以更正,不愿意更改者,可以作“通假字”处理,但要求其下一代必须及时更正为“蓝”。

      记者了解到,仙游蓝氏属少数民族畲族,过去的蓝氏宗亲都会讲畲语,后因环境使然,畲语慢慢消失,通用了汉文和当地的汉族语言。畲族也是一个具有反抗斗争的传统民族,在反抗封建统治的历次斗争中都与汉族相互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蓝氏先祖也曾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

      11月3日,记者一行来到游洋镇石山村,石山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石山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投身革命的英雄儿女。“一家三英雄”,蓝(兰)家三兄弟的革命事迹一直被邻里街坊所传颂。三人年仅十几岁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蓝炳雄于1933年参加地下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仙游县农会主席等职务。在堂哥的表率带动下,蓝炳富、蓝炳坤也先后投身革命。兄弟三人由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开始,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诗篇。

      当日,在村支书尤永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仍在世的革命英雄蓝炳富家中。已经90岁高龄的蓝炳富告诉记者,他1948年加入游洋游击队,参加革命的第一年,就在一次剿匪斗争中大腿中弹,如今这个子弹依然留在自己身体内。但为了战争的胜利,只要有一口气,他也要为革命事业献身到底。中过子弹的蓝炳富如今腿脚不利索,但提起那个战争的年代,他心中依然流露着崇高的革命情怀。

      在园庄镇东石村,同样有多位蓝氏族人曾投身革命事业。蓝文理的父亲蓝元芳从小家庭贫困,18岁时因躲壮丁逃到厦门等地,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闽中游击队,在闽中司令部当文书,书写标语。蓝文禄的父亲蓝元良也是革命英雄,蓝文禄告诉记者,父亲嫉恶如仇,当时土匪经常来村里抢东西,父亲就拿着鸟枪和土匪对战。“1947年,中国共产党闽中游击队进驻我村,父亲就经常扮成挑柴火的人去枫亭、城关等地送信、送情报,还参加各种游击队活动,攻打伪警察所和国民党军。”受到父亲的影响,蓝文禄也将忠义家风传给下一代,如今,他的儿孙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汝水之河,必有起源。据了解,仙游蓝氏宗亲历代以来,从未互相联谊,直至2015年,在蓝文建、蓝春波、蓝棋庭、蓝兆杰、蓝明行等人的努力下,才成立了仙游蓝氏宗亲续谱编辑会,通过宗亲们的不断努力,蓝氏族人们重新团聚在一起,将蓝氏传统文化汇集起来。

      凡人优品

      · 宗亲合力编祖谱 ·

      “从古至今都没有一本记载仙游蓝氏的完整资料。”园庄镇东石村溪山自然村的蓝文禄告诉记者,泉州晋江等地曾有蓝姓族谱,在破四旧时被毁掉,石苍、游洋等地均无族谱和世系记载,只有溪山保留了一份历史资料。

      为了了解、记载和传承仙游蓝氏的历史,2015年4月,在蓝文建、蓝春波、蓝棋庭、蓝明行等人的倡导下,蓝氏一族召开了第一次全县蓝氏宗亲联谊会,来自园庄、石苍、榜头、钟山等地的13位宗亲参加,并成立了仙游县宗亲续谱编辑委员会,有编辑组、顾问组、审核组。“为了获取实地材料,编辑委员会还实地考查仙游县多处畲民活动留下的历史遗迹,并前往游洋镇五星村寻找先祖刻下的石人像,终因沿途草木茂盛,芦苇两米多高,荆棘封路,始终没有发现踪迹。”蓝棋庭介绍道,编谱工作历时3年左右,经过多次讨论及审定,直到2017年1月21日,在溪山自然村举行全县蓝氏族谱开谱大会,才最终完成《仙游蓝氏宗谱》编纂工作。

      如今,这本厚厚的《仙游蓝氏宗谱》反映了仙游蓝氏的起源,繁衍、迁徙以及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情况,凝聚了蓝文建等众多蓝姓后人的心血和辛勤劳动的成果,其中包括多次访问社会各流贤达,拜访有关族谱研究人员,深入山区村落,综合省内外相关族谱内容。“蓝文建有文化,又退休了,才有空去做这个族谱。很多人也都是他负责联络的,我只是做了一点小事。”蓝棋庭觉得,即便如此,能让全县宗亲的名字编入族谱,名留千秋、流芳万代,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和满足。

      · 捐资修建幸福路  ·

      “事业成功传万代,芳名勒石耸千秋。石鲁村道路基、硬化工程,历经十年已顺利竣工,为彰修路之功,表村民之意,特立此碑以纪功德。”在游洋镇石山村,该村通往鲁头村的道路旁的石碑上铭记着这件功德事。

      据悉,从游洋镇石山村往莆田市区,比去仙游城区更近,村里人大都往市区谋生、采购等。但在以前,村民们往返要走一段颠簸、狭窄的土坯路,出行尤为不便。为了方便村民的出行,2015年春节该工程开始动工,年底便完成了3公里村道硬化,打通了通往市区的便捷之路,圆了石山村民多年的梦。村党支部书记尤永锋告诉记者,蓝姓在石山村仅有几十人,算是人数很少的姓氏,但是他们也主动集资资3万元,为修这条“公家路”出了不少力。其中,蓝国彬捐资5000元,蓝范辉2000元,蓝国荣、蓝国景、蓝只铭、蓝志高、蓝明良……等等捐资不等。尤永锋表示,以前去莆田都得绕道,要走45公里,如今3公里的村道硬化通车,从鲁头去莆田市区的路程整整缩短了9公里。

      传家之宝

      千里寻根 绘图传后

    2.jpg

      在园庄镇东石村溪山小组,蓝氏宗亲一直收藏着一幅特别的画,宗亲们都把它称为“祖宗图”。近日,记者慕名前往,在蓝氏宗亲的手里终于看到了“画”的庐山真面目。这画的的特别之处在于把画和字记载在一块16米长、1米宽白底红边的布上(如图)。

      翻开这块“祖宗图”,你可以看到布的上半部分是一幅幅古人物像,画着从盘古开天到蓝氏历代为国争光、名扬流芳的祖宗系列演变画像,下半部分则是族谱,色彩鲜明的图画再加上字迹工整的毛笔字,为这幅“祖宗图”增添迷人的传承色彩。

      说起这块“祖宗图”,蓝海天老人告诉记者,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祖宗图’是1988年复制的”,蓝海天说,1988年,自己和几名蓝氏宗亲去泉州洛江区马甲镇坑头村蓝氏居住地认族时,发现在洛江区马甲镇坑头村蓝氏宗亲手上的“祖宗图”,用画和字的形式清清楚楚地记载着祖宗的迁徙与分布,他认为十分有意义。因此,他们回来就马上召集宗亲们商讨画“祖宗图”事宜,结果得到了大家的全票通过,并请来时任县博物馆馆长的陈职仪当主画师,蓝荣芳与蓝荣良两兄弟负责写字,历经数个月终于把“祖宗图”复制好。

      “现在‘祖宗图’也经历了30年的岁月了,但是它还是有着‘新容颜’,宗亲们像收藏宝贝一样爱护着它”。蓝海天告诉记者,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把它拿出来挂在祖祠里,让乡亲们看看,知道自己是何时来,从哪来的。以前只能让男孙看,女孙没有机会能看得了,蓝海天说,现在男女平等,所以蓝姓宗亲都有权利“一睹芳容”。

      采访手记

      修族谱背后是文化传承

      在中国,姓氏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烙印,正如“坐不更名,行不改姓”。任何人不能无姓,亦不应随意改姓。在仙游兰姓一族采访中,他们纷纷表示“兰”应是“蓝”的简化写法,今之所谓“兰”姓是因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后废止),其实“兰”姓和“蓝”姓本为同源。

      “与天同姓,源远流长;与海同色,传承九洲。”正是这种对姓氏源流的认同,对血脉亲情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着蓝氏宗亲寻根问祖的热情。这个人数不多的姓氏还成立了蓝氏宗亲联谊会,并且编成了《仙游蓝氏宗谱》。

      众所周知,修家谱工作繁杂,一般由几人甚至更多人组成,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没有实力、热情、文化和资金支持是修不成的。《仙游蓝氏宗谱》的出版,“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族谱一方面记录着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是家族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象征。正如,史学家欧阳修对宗谱云:“传于家者,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修族谱的背后,是文化传承,相信《仙游蓝氏宗谱》也将让更多的蓝姓人了解这个姓氏背后的故事。  今报记者 黄剑普 朱彬颖 薛燕辉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