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庄镇创建“花园式”宜业宜居大庄园
■核心提示:
园庄,坐落于仙游最南端,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众多。眼下,围绕创建宜业宜居大庄园这一条主线,园庄镇党委政府在乡镇规划蓝图上划了四条发展带:富美乡村先行带、边际产业融合带、文化旅游示范带、枫慈溪生态景观带,结合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将全镇的文化、旅游、农业、自然资源等进行整合,着力打造“花园式”宜居大庄园。
■ 富美乡村先行带——乡风乡情好乡音
乡村公园
黄庆云故居
在园庄镇的中心位置,“123工程”汇成了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组成“123工程”的是一条美丽乡村带,涉及云峰村、泗洋村、义路村、洋尾村等四个省级美丽乡村;二条靓丽交通风景线,赖园线、枫园线;三个先行试范区,园庄集镇中心试范区、高峰乡村旅游试范区、岭北国家级美丽乡村试范区。
园庄镇古为“慈孝里”,文化积淀深厚。“割肝救母孝感动天”的黄朝尊、清朝人民的好干部——廉吏黄庆云,他们的事迹为千古传颂,也成就了慈孝文化古镇的美名。园庄镇美丽乡村的建设便围绕传统的慈孝、廉政文化展开。
黄庆云故里——洋尾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便是围绕廉政文化教育这一主题展开,将历史文化保护、村庄建设与廉政文化教育相结合,古今交融,别开生面。廉吏黄庆云祠堂,稍作改造,已经成为该镇的廉政教育基地。进入村庄腹地,将山顶的太平书院与山腰的农民休闲公园进行串联,太平寨成为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无独有偶,园庄镇许多的乡村建设都依托本土文化展开,挖掘本土传统优秀文化,并引导群众学习,使良好风气形成,使乡村和睦,乡风和美。
进入园庄的几条主干道,赖园线、枫园线、园岭线沿线约15公里长的绿化带上,明媚的三角梅和青翠的黄花风铃木交相辉映,赏心悦目。集镇全部完成了雨污分离工作;安装了明亮的新路灯,面貌焕然一新。伴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村貌靓了,村情美了。全民自觉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守护美丽家园。园庄“五美”: “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 边际产业融合带——黄土黄花生黄金
园庄镇的东南部毗邻泉州市,全镇17个村庄,边界村却有12个,这里有广阔的土地和山地,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尤其是在东南方向的园庄、岭北、六户、义路、东坪等村,已经大面积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正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夯实“特色农业镇”基础。
利用这一地域优势,该镇启动跨市边际合作模式。义路村、东坪村通过与泉州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进行种植技术、加工销售等协作,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边坡荒地,首批引进试种了2万多株黄花菜,利用优势互补,共建边际“黄花菜基地”试验田,抱团发展农业经济。同时不断拓宽双方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互动交流,组织园庄五大特色美食亮相涂岭美食节,还相继完成了岭北至马甲、义路至罗溪跨市公路建设,为增强边际两地合作铺路,增加群众收入。
该镇还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食品、茶果蔬、中药材、名贵苗圃、林下经济五大基地,带动了全镇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该镇培育8000多亩无公害蔬菜,产品远销东南亚,已成为“菜篮子”主要基地。
此外,该镇立足生态资源做好中药材大文章,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生产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镇种植1370亩郁金、麦冬、川芎等名贵药材,年产值超千万元。
药材种植效益明显增加,农民年收入从亩产值1500元增加到种植药材的1万多元。目前全镇药材技术员19名,有21户种植大户,经营模式也已经逐步从单一农作物种植向药材种植、由药材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生产发展。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全镇万亩果蔬和千亩中药材产业核心基本形成。特色农业镇的发展使农民闲置田地得到有效利用,效益大幅增加,每亩田地租金达800-1500元,绿色基地为400多名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再就业,多方受益。
■ 文化旅游示范带——美食美景美心情
土楼外观宏伟
土楼内饰秀美
东石村,从仙游城区进入园庄镇的第一个村庄,古色古香的“亦可”土楼就矗立在马路边,古朴挺拔。园庄镇文化旅游示范带便在这里起笔规划。这一条线路上有幽美的自然景观、令人回味的美食、精巧的非遗制茶技艺、特色的民族文化,还有故事。
亦可楼建设于清代,为我县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土楼,外观宏伟、内饰秀美,可与客家土楼相媲美。现在土楼里无人居住,建设时用的是最好的材料,最牢靠的工艺,一石一木都精挑细选,因此外观依然巍峨。土黄色的墙上,大五星和各种红色标语依然清晰,那是历史岁月的印章。
土楼旁的东石村溪坑自然村,是一个畲族村落,今天,他们已经汉化,那么,昨天呢?
土楼的另一边是九龙山,九龙山上不仅有避暑胜地清峰阁,还有神奇的九条茶。这种加盐喝的神茶曾经风靡日本,其制作技艺被列为非遗技艺。
挖掘畲族民俗文化,整合九条茶基地、自然景观东石水库、清峰阁,高峰村大埔寨、豆皮加工基地、枫林村的特产线面,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与特色美食相结合,文化生态景观带的雏形便具备了。
来到园庄,在土楼里感受民俗风,登清峰阁,迷失在“古城堡”大埔寨,饿了来一碗线面,渴了品一杯自制九条茶,岂不妙哉!
■ 枫慈溪生态景观带——河畅水清人欢乐
枫慈溪
舟伴清溪歌伴晚,绿柳繁花是吾乡。潺潺枫慈溪发源于园庄镇岭北村尖峰处,流经园庄、枫亭两镇的大部分村庄,后于枫亭镇锦湖村汇入大海。
为了重现枫慈溪河畅水清的健康水环境,为园庄镇美丽乡村建设增添生机与活力,该镇以落实“河长制”为契机,成立河道治理专项领导小组,率先开展枫慈溪上游河道治理。整治起点为霞山村霞山堰,终点为塔兜村乌坑堰,河道综合治理长度约4.57km,堤岸长度约9.5km,工程总投资2889.86万元。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治理,水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重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象,也提升了河流防洪排涝能力。
枫慈溪在园庄镇段全长16.5km,干流经过岭北、六户、霞山、枫林、园庄、大埔、塔兜等7个村,受益总人口约2.5万人。下一步,该镇还计划对“母亲河”进行规划建设,通过景观带建设,美化家园,也为百姓休闲增添好去处。
今报记者 彭丽程 黄剑普 朱彬颖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