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守护光明——聚焦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干职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干部职工表演情景舞蹈《守护光明》
现场关注:
近日,市道德讲堂国网莆田供电公司专场举行。
唱歌曲、讲故事、送赠言、谈感想、做点评,随着本期道德讲堂各个环节的一一展现,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各条战线员工全心投入,齐心协力保障电网安全,呵护万家灯火的感人形象展现在大家眼前。
■ 海岛就是我的家
南日岛是中国鲍鱼的主产区,鲍鱼育苗对于水质水温要求很高,海水须用电泵通过深埋海沙底下管道从海底抽起,经过净化过滤后才能注入鲍鱼苗养殖池,全过程都需用电。电力一旦出问题,鲍鱼缺氧极有可能出现灭顶之灾。“南日岛有100多台自备变压器,九成多用于鲍鱼等水产养殖。供电的可靠性非常重要。6万多人口的海岛,有近六分之一人口从事鲍鱼养殖,对我们30多人的供电所来说,压力很大。”南日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林高思说。
南日供电所地理位置偏僻, 作为支部带头人,林高思带领全所39名员工在全所开展岗位练兵,从最早的防腐水泥横档,到因地制宜安装落地变电器,到各种创新和技改,“光资料和设计方案就写满了几个笔记本。”林高思说,搞技术比抢修更有挑战。经过数十次的试验,林高思和同事们终于掌握了只有少数电缆制造厂家才拥有的“电缆软接头”技术。
岛上艰苦,林高思一呆就是24年。 从南日岛上架起第一条线路、立起第一根电杆,到如今全岛灯火入眼繁华,他是南日岛上最早的电网人,岛上通电之初近200公里的杆线,就是林高思带着同事们架设起来的。
十几年前,一艘渔船把海缆挂断,全岛断电。接到救急电话,林高思带着抢修队伍,立即驾船出海,赶赴现场。海水冰冷刺骨,海风吹在脸上痛如刀割,抢修人员个个全身湿透,冻得不停哆嗦。林高思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一点修好,居民就可以早一分钟用上电,养殖的鲍鱼就早一分钟脱离危险。连续抢修了10个小时后,海缆修复了。
■ 坚守变电岗位29年
“做一粒有梦想的种子,用开花结果证明自己的价值,快乐自己,甜美他人,在奉献中收获,在工作中成长。” 1986年参加工作时,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盖尾运维站站长郭希玲就有这样一个梦想。
熟悉郭希玲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精益求精的人。长期在一线岗位工作,练就了她顽强的性格。2013年夏天,超强台风“苏力”正面袭击福建,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当天中午12点多,我市瞬间风云变色,狂风暴雨肆虐,刚刚完成变电站巡检的郭希玲,接到了变电站开关跳闸的通知。顾不上吃饭的她和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检查设备,及时恢复送电。
“我期待,所有梦想都开花。”作为一个女人,郭希玲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也希望自己能当一位贤妻良母,一个孝顺的女儿。但是,在工作和家庭的两难选择中,每一次,她都选择了坚守岗位,给更多人带去光明和希望。
今年除夕,郭希玲像往常一样,和值班人员一起查看后台各站负荷情况后,对设备运行作出预判。每年除夕是郭希玲最纠结的时刻,姐姐弟弟都在国外,婆婆七十多岁,丈夫和女儿也盼望她能回家过年,然而,她总是把对亲人的愧疚埋在心里,选择了陪伴设备过年。她说,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是她最大的心愿。
■ 最美高原情
雄奇瑰丽的高原风光,神秘浪漫的雪域秘境,无数的人为之心驰神往,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高级经济师陈叙,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系统第一批援藏干部,在这里度过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进藏为什么、在藏做什么、离藏留什么?”早在进藏前,陈叙就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问题。
他援藏帮扶的岗位是在西藏公司物资部,其直属各单位物资管理岗位刚刚设置,一切都是空白。不等高原反应结束,他就下乡调查去了。日喀则、那曲、林芝、山南……路越走越远,海拔越走越高,皮肤粗糙了,嘴唇开裂了,声音沙哑了。两个月后,同事们几乎认不出他来,原本白晰清秀的脸,晒得黝黑发亮,还晒出了两团高原红。
2011年8月中旬,陈叙策划组织并主持了该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审查工作;负责的两次调研顺利完成,并第一时间报送到国网公司;完成了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保电应急物资保障;帮助其他部门进行相关管理制度会商及审查,指导物资管理实际业务运作模式及方法。
离藏以前,一定要帮助公司走上信息化道路,这是陈叙长期以来的心愿。2011年10月20日,物资管理系统在西藏公司成功上线运行。其后,该公司所属三十个单位(部门)招标需求计划全部在该系统中在线申报完成,达到仓储管理资源共享目标。以前手工报送来回行程需要几天,现在只要轻点鼠标即可完成。这彻底改变了物资计划管理手工报批现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这就是闻名四海的“老西藏精神”。陈叙从踏上雪域高原的第一刻开始,就自觉地把传承老西藏精神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他的援藏笔记本里,满满地记录着大大小小的事项,事无巨细,都存在他的心里。2012年12月,帮扶工作圆满完成,陈叙带着对西藏的深情厚谊回到福建莆田供电公司。谈起未来,他说,他将一如既往风雨兼程。
点评:
崇德尚善 见贤思齐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周永忠
本次道德讲堂展播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国网莆田供电公司从2012年5月3日开讲道德讲堂,如今已有25期,并承办了一期市道德讲堂总堂。每次的活动,都让我们有新的感动、新的收获、新的提升。
莆田供电公司把道德讲堂与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和“弘扬企业精神、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国网情”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知识、身边好人好事、道德经典诵读融入宣讲内容,增强道德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活动,提升全员思想道德素养,焕发员工热情、提振了员工信心,在凝心聚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服务用电客户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本次展播活动,通过情景故事等形式,展现了莆田供电员工的典型事迹。这群平凡而又执着的电网员工,多少个除夕夜坚守值班岗位、奋战抢修现场,多少次抗灾抢险、重大保电现场全力奋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光明,把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公司“莆阳·光”志愿服务队是近年来一代一代国网莆田供电志愿者传承下来的奉献团队。义务献血、走进福利院、交通文明劝导……他们一直在行动。
榜样的力量无穷。经典就如温润的春雨,滋润着每一颗善良的心。听民声、解难题,服务加速度,畅通最后一公里,莆田电网建设者们用努力赢得客户的微笑和赞赏,企业获得“全国文明单位”、“人民满意单位”等荣誉,也为“美丽莆田”添彩,为莆田文明城市增光。“你用电,我用心”,为了让万家灯火更加璀璨,我们一直在努力!
《弟子规》有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学习道德经典,学习先进典型,既要力行,又要学用结合。道德讲堂活动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小支点“撬”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工程。今年,莆田供电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行“道德讲堂”活动,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继续传播文明新风尚,弘扬道德正能量,共同营造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员工郑丽默:汇聚光 播撒爱
“三位先进人物的工作岗位看似平凡,却不简单,他们对电力工作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和凝重的责任心,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志学习。” 郑丽默说,在先进人物的身上,他看到了大家忠于企业的情怀,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无私奉献精神。
郑丽默是一名国网莆田供电公司青年,也是一名“莆阳·光”志愿者。她说,“莆阳”是莆田和仙游的古称,“光”,指的就是“光电”,代表着希望,也指莆田供电青年志愿者所带来的光明和温暖。在她看来,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个光子,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一道闪耀的光芒,给需要帮助的人播撒无穷的爱和温暖。这就是志愿者们的宗旨“汇聚光,播撒爱”。
她说,真心希望大家和志愿者们一起,从小事做起,从志愿做起,继续沿着这条充满爱心的路坚定地走下去,给人们更多的爱和温暖;感恩父母,感恩企业,把奉献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爱岗敬业,用奉献传承国家电网青年责任!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员工陈卫敏:尽本分 作贡献
“曾经,我认为只有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革命烈士,只有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只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警察,他们才是爱岗敬业。”陈卫敏说,参加道德讲堂后,自己意识到平凡业绩也可以彰显爱岗敬业。
陈卫敏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分配到调度班,为了凸显自己的工作效率,每次售电量等数据录入时,他总是噼里啪啦,快速完成,而带班的黄师傅总是会认真核查一遍才上报,自己还觉得他多此一举。直到有一次,因键盘点击过快,2000多万度的日售电量变成了2亿2000多万度,幸亏师傅认真核查,才避免了自己的工作失误,对此,自己至今心怀感激。
为了电力稳定供应,调度班工作是全天候三班倒,班组员工没有年休,没有节假日,默默扎根于生产一线。陈卫敏说,每当除夕等节日,人们家人团聚,灯光下倒映的却是他们忙碌电网保供电的身影。 调度班新进的年轻小伙子们甚至没有申请过婚假。虽然自己已经调离调度岗位,但依然会以他们为榜样,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扎根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为电网事业作贡献。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员工林浩华主持:
道德是中华瑰宝、文明之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道德的思想灿烂辉煌,数千年来,它一直是激励华夏儿女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柱。道德讲堂是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的是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时代发展需要道德模范,社会进步呼唤先进典型。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的员工们在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发光发热,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出去,让身边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湄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