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人物>六旬子门罗汉拳传人杨开鉴:两指举起 10 多公斤哑铃

    六旬子门罗汉拳传人杨开鉴:两指举起 10 多公斤哑铃

      即使今年已有 67 岁,杨开鉴依然可以一手提起 90 公斤重物,肩上扛起 200 公斤,力气丝毫不减当年一分。元旦期间,笔者在采访杨开鉴时看到,10 多公斤的哑铃,他仅用食指、中指就能将它从地面举到 1 米多高的桌上。

      俗话说,南拳北腿,南方拳种讲究拳法、北方拳种讲究腿法,但是护山子门罗汉拳,却似南非南、似北非北,既有拳法、也有腿法。它的动作,并非完全周正,就像少林十八罗汉,姿态各异、以柔克刚,招数朴实古拙,套路稳固而不呆滞,耗力少,抗击能力强。

      作为少林护山子门罗汉拳传人,杨开鉴 16 岁时便拜在少林寺子门罗汉拳第三代传人邱秀健门下,学习此拳种。“从小什么都不喜欢,就喜欢运动,后来接触武术,就爱上练武。”杨开鉴说,当时仙游农村没有交通工具,出行全靠步行,学武既可健身,又可防身。他都是用当搬运工、做红团雕花赚钱,来拜师学武。

      为了学习子门罗汉拳,杨开鉴在仙游县与涵江区之间来回奔波,他先从老家榜头,坐车到游洋,然后再步行 20 多公里到庄边。“在师父那里学十天,在家练十天,很是艰苦。”杨开鉴说,少林罗汉拳有大罗汉拳、小罗汉拳、金刚拳等很多种,但护山子门罗汉拳,却一代只传一个,所以他格外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

      当时,在邱秀健门下,杨开鉴学了 10 多年,专攻少林寺护山子门罗汉拳。学成之后,杨开鉴和其他武者比试,屡占上风,名声很快传开。

      1981 年,杨开鉴首次参加全省武术观摩表演赛,获得观摩表演赛二等奖。

      杨开鉴练拳,一招一式,皆是依照师父、拳谱上所教。师父邱秀健曾传给他一套极为珍贵的 《少林寺护山子门罗汉拳拳谱》。1986 年3 月,为了继承、发展子门罗汉拳这一优秀传统武术文化遗产,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杨开鉴把珍藏多年的拳谱献给国家,拳谱被国家武术博物馆收藏,国家体委授予其“雄狮”奖,省体委特授他一把“七星龙泉宝剑”。

      “这么好的传统拳种,应该推广。”杨开鉴说,不仅自己练武,亦将武功传授给家人、学生。他的妻子、三子一女,全是武术好手,可谓是“杨门”出“虎将”。1987年 3 月,他协同次子杨建忠出席全省武术观摩赛,父子俩参加成年组散打式对打,获得第一名,杨建忠同时获得少年组棍术、拳术比赛第四名。老二杨建忠、老三杨建荣也多次参加各级武术比赛交流等,是仙游县闻名的“武术之家”。

      此外,杨开鉴亦十分热心教学,先后被邀请赴浙江、永春等地传授武艺,学徒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  游晓璐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