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海丝”东风造莆田亿吨大港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home 文化综合 乘“海丝”东风造莆田亿吨大港       乘“海丝”东风造莆田亿吨大港  时间:2015-01-08 栏目: 文化综合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4602 次 

    本文标签: 读城品乡

     早在宋代,莆田就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莆田正主动融入“海丝”,以港兴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170多幅莆田油画作品在迪拜亮相

   核心提示

   上世纪40年代,莆田人宋湖民将一块石碑从西天尾镇白杜村移运至城关,保存在今天的元妙观三清殿里。这块不起眼的“祥应庙记” 碑,成为今日研究莆田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

   海上丝绸之路与莆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莆田濒海,从古至今,海上贸易频繁,而妈祖又是海上统一海神,名扬海内外,不论是外来的商人,还是莆田当地的经商者,远航之际,都会向妈祖祈求平安,而妈祖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传播至中东、欧洲。

   如今,莆田正主动融入“海丝”,借助这一东风,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并在这条路线上主动走出去,寻求莆田经济、文化等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祥应庙记”碑记录昔日贸易盛景

   昨日,记者来到梅园东路三清殿东厢庭院碑园,“祥应庙记”碑就镶嵌在墙壁上。石碑为墨黑色,碑额用隶书刻写,碑文则为楷书,字迹清晰可辨。这块石碑高140厘米,宽87厘米,全碑共1876字,是研究宋代对外交通贸易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也是我省最早的记录海上贸易的碑记。

   碑文中提到:“往时游商海贾,冒风涛,历险阻,以牟利于他郡外番者”。看得出来,早在宋代,莆田海上贸易就已经十分繁盛。不少从事海上贸易的莆田人在与大海搏斗时,把希望寄托在了妈祖上,久而久之,远航的商人都效仿莆田商人,向妈祖祈求平安。

   记者获悉,碑文还反映当时莆田的海外贸易范围广大,纵观那一时期,通过海上贸易,进入莆田的外来物品有越南的占城稻、印度的木棉等,而从莆田出口的物品,则有纺织葛布、蔗糖、瓷器、水果等。这些贸易行经的路线,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沿着“海丝”170幅油画赴迪拜

   如今,莆田再次扬帆起航,170多幅油画作品远赴昔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阿联酋,与阿拉伯国家的人民进行文化与经贸交流。

   记者从莆田市油画产业协会获悉,去年10月,26名莆田油画师携170多幅油画作品来到迪拜,向当地人民展示了莆田最高水平的油画技艺。“这些作品当中,有一部分是专门为迪拜人民而创作的。”市油画产业协会秘书长蔡启耕说,作品中包括迪拜国王、王子的肖像,还有郑和下西洋时的场景。

   蔡启耕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不少莆田人就远赴阿联酋迪拜,开始油画生涯,从最初的临摹到如今的创作,20多年间,莆田油画已经在当地扎了根。“这次参展,不仅展现了我们莆田油画师高超的油画技艺,还加深了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蔡启耕说。

   未来3至5年莆田实现亿吨大港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离不开港口的发展。近几年,莆田一直注重以港兴市,发展海洋经济,莆田港正在走向全面开放的一个新起点。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11月底,莆田港港口货物吞吐量2099万吨,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60%。随着莆田港口建设的持续投入,莆头、东吴、中原化工、罗屿和涵江港区相继建成,港口货物种类不断扩展,从原有的粮食、建材、LNG向钢铁、木材、化工、煤炭等多元化发展。预计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将超过2014年。

   为提升港口经济发展速度,莆田一直着力于建设大型深水泊位,形成秀屿、东吴、兴化湾南岸三大港区为主的莆田港口总体发展格局,2015年港口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5亿吨以上(其中,到2017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建成亿吨大港),使莆田港真正成为海西“两集两散”主要港口,成为东南沿海具有深水中转和战略物资储备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枢纽港。

   互动台

   市民李先生:莆田油画享誉海内外,希望能让更多油画大师聚集莆田,使其成为莆田另一个新的产业。

   市民陈先生:借助“海丝”壮大莆田港口经济,并带动城市发展,有关部门可以设置专门的展览活动,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海丝”发展中。陈晋 李伟强/文 油画艺术产业协会/图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社硎白洋村:一个省级贫困村的脱贫之路

东渡山公园新妆亮相

朱巷,荔林深处有人家

莆田有世界级场馆 奥运冠军也来集训

枫亭频建生态园 休闲农业平添亮色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乘“海丝”东风造莆田亿吨大港

    上一篇:六旬子门罗汉拳传人杨开鉴:两指举起 10 多公斤哑铃 下一篇:妈祖信仰视角下的文化旅游与文化融合研究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本网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话《秋生讲古》视频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妈祖诗词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2015年莆田市普高省一级达标校录取线公布 学习莆田话 莆田历史大事记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新莆田二十四景”简介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午尼至尊——林兆恩 走进木兰溪(阿钵) 2015年莆田中考作文题为“我终于说了公道话” 妈祖灵签解签 探访台湾原政界名人 陈裕清“台湾味”故居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涵江旧貌 “千载殊绝”人物——李富 华亭奏响新乐章 在京莆商企业爱乐祺文化发展公司挂牌上市 莆田:高考临近 全城降噪 莆田话歌曲《问莆田》 城隍与戏神 莆田话歌谣:捯一糕 捯一饼 涵江“楼下煎包”已成了一种乡愁 仙游征招方言发音人留存正宗“仙音” 空间返回技术专家林华宝 妈祖精神的核心内涵 林桂芳: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黄明 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 探访莆田一中“中美国际班” 一门忠烈薛家将 端午风物 沧海桑田话变迁 红色土地奏新曲 妈祖义工也是国际志愿者     导航标签   莆仙文苑 莆话翻唱 姓氏族谱 莆商风采 莆仙幽默 十音八乐 人物访谈 莆田游记 古迹探幽 民俗节庆 学校教育 文化聚焦 莆田风俗 创业人物 妈祖文化 景色镜头 爱心公益 本土歌曲 娱乐体育 文化资讯 莆仙戏台 莆田荣誉 莆田工艺 莆田方言 百姓故事 莆友自拍 史实珍档 三一教门 莆田文物 莆仙戏曲 企业文化 旅游景点 行业人物 政策法规 生活休闲 古老照片 摄影欣赏 历史名人 莆田市情 民间藏宝 史海寻踪 现代名人 传奇故事 莆田影视 书画摄影 莆田美食 读城品乡 莆企电商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s.graphicsDir = "/content/plugins/kl_highslide/highslide/graphics/"; hs.outlineType = "rounded-white"; jQuery(function($){$("a[href$=jpg],a[href$=gif],a[href$=png],a[href$=jpeg],a[href$=bmp]").addClass("highslide").each(function(){this.onclick=function(){return hs.expand(this)}});})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