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边界行:巧手双双染枫林
村里的佛手茶曾闻名福建,后风笠曾是姑娘们必备的嫁妆之一,村民除了做得“馒头包”,还有一手绝活儿:传统手工线面——
有客到,好茶相待,枫林村党支部书记曾明洁拿出本地产的好茶,将开水烧得滚烫,往茶叶上一浇,受热后的茶叶逐渐张开,清脆碧绿,茶香扑面而来。
枫林村人口4216人,山地面积3000亩,耕地面积却只有85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分,但勤劳肯干的枫林人却靠着一双巧手将日子过得风风火火。
一技在手,吃喝不愁,枫林人正是这句话的践行者,祖祖辈辈的人也大都是靠手艺过日子。枫林人是制茶好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枫林的佛手茶曾闻名福建,曾明洁记得那时他们村的茶叶还曾参加过省里的评茶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最高峰时,全村共有近200户人种茶,那时茶叶是村里的支柱产业。而现在由于利润低的原因,只剩下4户人家在做茶,种植面积也缩减到20亩左右。缩减的原因是因为枫林人又掌握了一门新手艺。
同所有园庄镇人一起,枫林也加入了“馒头军”的行列,一幢幢新式高楼靠手艺、靠彻夜不眠的辛勤工作“蒸”起来。年初时,赵厝自然村的赵步岳和妻子都揣着一股拼劲加入“馒头军”的行列,无奈妻子的身体总也无法适应外地的水土,只得作罢。9月开始他们便回到枫林村,用祖传下来的另一项手艺“讨”生活。
枫林村也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理想的取材点,不仅因为这里的山水、古厝,更是因为这里的特色产业——线面。阳光下的赵厝自然村,仿佛藏在云雾里,村道两旁民房的院门口,洁白的线面,如丝如线,缠绕在特制面线架上,步入其中,如进仙境,欲追寻一仙女。
赵步岳从记事起就和线面打交道,儿时帮父母做,长大自己做。夜半起来做线面,晨起晒线面,多少不眠的夜,伴随赵步岳的从最初的煤油灯、蜡烛、小灯泡变成今天明亮的节能灯,但手工面的做法一直没变,依然是传统做法,依然需要熬夜,依然是项重体力活,赵步岳笑说犹如跳舞一般。
近年来,线面的价格随着物价的上涨也是水涨船高,这里的线面也不愁销路。然而村民们还是有新期盼。相较于时下超市里热卖的儿童线面等各种细面,这里的传统手工线面口感更好,更松软、弹滑,却无法打开全国市场。常有客人来采买时,告诉他们这线面是要寄往外地给亲戚的,有消费群体,却缺乏一个带头人,将线面做为一项产业来营销。
年过半百的黄建新也有同感,后风自然村也有一项“特产”,正是以该地地名命名的后风笠。对于曾经以种田为生的枫林人而言,这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出门带后风笠是一种习惯,防雨、防晒、防冰雹,这更是一个安全帽。圆锥状的笠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带笠人的头部。它也曾是后风自然村的姑娘们必备的嫁妆之一,寓为“平安”。
改革开放之前,黄建新几个兄弟家都会做后风笠,后风人80%的人都会制作。做好一个后风笠至少要费一天的功夫,竹子削成薄薄的竹条这是最费功夫的一道程序,竹条沿着笠胚编成竹笠,2个竹笠中间用粽、油纸、纸、竹叶填充,形成一定的空隙,足以防震、防水。笠尖则用藤条固定。
现在种田人少了,后风笠渐渐失去了作用,被静静地挂在墙上。赵家厚重的笠胚由于常年没用,遭虫蛀缺了一角,但黄建新舍不得将其遗弃,一直保留着。前些年,有几个新加坡人来此,不论价钱买了4个小号的后风笠,这是黄建新年轻时做着自己玩,买者将其视为艺术品。村里50岁以下的人都已经不会这项手艺了,眼下更有不少当地人担心从此再也买不到后风笠,求着黄建新做个把,当成纪念品收藏。
村里人也一直说要把这项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黄建新的心里泛起涟漪,因为他也不希望制作技艺断在他的手中。
丝丝缕缕总关情
手脚并用编斗笠
自制“薯条” 美味不减
园庄镇枫林村村民黄凤英的门前整齐地晾着一排排的地瓜条(如图),这还是半成品,由于采访恰逢雨天的关系,“薯条”的制作被耽搁了。
黄凤英告诉记者,地瓜干的制作分为好几个步骤。地瓜挖回来后,削好皮,用专用的削刀切条,晒半干,上锅蒸熟,再晒干,“薯条”就制作好了。
黄凤英告诉记者,她成长在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里,那时地瓜是稀罕物,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里,这种自制的地瓜干便成了重要口粮。
做好的“薯条”可以直接食用,加米煮成地瓜稀饭,也是一道美味佳肴。家里人很爱吃,黄凤英每年都要做一些。
百岁老人 开朗谦和
再过一个月,园庄镇枫林村村民杨秀利就将迎来百岁生日。按照仙游习俗,2014年春节时候,儿孙们就为她做了寿。
记者采访时,杨秀利和她大儿子郑嘉福正依偎着坐在门前唠家常。杨秀利精神还不错,步伐也稳健,只是听力和记忆力在逐渐退化,她无法与陌生人交流,但好客的她却搬来椅子请客人坐(如图),善良的她还一直提醒记者要等雨歇了再走。
以种田为生的杨秀利共育有7子3女,大儿子和小女儿年纪差24岁。生活不易,小儿子和2个女儿送养他人。
出生在旧社会的杨秀利一直鼓励孩子读书,老大和老三都是知识分子,后来也都成了“吃公粮”的人。郑嘉福1957年考上南京工学院,后在内蒙古工作生活,是位高级工程师。他的子孙们也都扎根在内蒙古。郑嘉福的眼里,老母亲性格开朗、谦和,也一直教导孩子要谦让,遇事莫多计较,这样的家训让郑嘉福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母子俩人坐在一起唠得最多的是往事,以及老母亲希望子女多陪在身边的愿望,所以郑嘉福有空就会多回老家陪陪老母亲。老母亲生活一直很简单,以前喜欢听莆仙戏。她早睡早起,午睡时间也少。偶尔还会想着要拿钱给儿子当路费,为子女操了一辈子的心始终放不下。仙游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