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文化综合>莆田“国保”版图在拓展

    莆田“国保”版图在拓展

      我市新增4处全国文保、8处省级文保单位

      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今年5月,我市又新增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

      据介绍,新增的4处全国重点文保分别是宁海桥古桥、龙华双塔、平海天后宫、仙游文庙。新增的8处省级文保分别是仙游县的埔坪陈氏墓、兴角宫、瑞云祠李耕壁画,荔城区的重兴寺、下亭陈氏民居,涵江区的莲峰宫、枫林世惠祠,秀屿区的嵩山寺仙姑妈祖殿。

      这4处新增的全国重点文保,每一处古迹都像一壶好茶,品啜甘霖,才能知晓其中神韵。

      宁海古桥位于涵江与黄石两地交界处,始建元统二年(1334年)。由于溪海在此处汇流,工程十分艰巨,自元至清,300多年间六建六圮。桥全长225米,宽5.8米,75块巨大的石梁架在14座船形的桥墩上。每块条石上都刻有捐施者的姓名和捐资数额。

      龙华双塔位于莆田仙游龙华寺内,北宋大观年间建造,高44.8米。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倭寇侵犯兴化,把龙华双塔砸得千疮百孔,可是怎么也弄不倒,无奈撤退。谁知,明朝廷后来竟下令拆毁龙华寺和双塔,折卖铜器物料以充国库。至万历年间,仙游县令周铎敦请僧正禄主持龙华寺重建。

      平海天后宫位于莆田秀屿区,俗称“娘妈宫”,又称“百柱宫”,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建筑占地3300平方米。支撑庙宇大小柱子共108根,宫四周的廊沿压条石为108块,就连天后宫的碑石高也是108寸。据说,这“108”乃取自天干地支中的三十六天星,七十二地煞。

      仙游文庙是福建省四大文庙之一,始建于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历经60多次修建,最近一次修葺在2009年。文庙坐北朝南,现存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崇勋祠、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等建筑,总占地约10亩。

      这8处省文保各具特色:

      瑞云祠: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度峰社区后面自然村池尾。明万历戊午年建,清重修,1979年再重修。坐东北朝西南,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凹式天井、拜亭、正殿组成。上祀三一教主林龙江。祠中留有民国六年(1917)李耕所作壁画大小共34幅。

      埔坪陈氏墓: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帽山村埔坪自然村虎头山。墓主人陈谠是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右司郎中、殿中御史,嘉定初年寻封清源郡侯,卒益开国侯。该墓保存完整,墓前尚存石人、石马、石羊各一对,是研究宋朝官员墓葬制定的实物资料。

      兴角宫:位于游洋镇兴山村上宫自然村。始建于唐,重建于明清。为单进廊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依次有前殿、左右庑廊、正殿,中设天井。宫内石柱为爪棱形,石础为覆莲花形,用材粗壮。均为唐宋时工艺,最富特色。供奉吴圣天妃。

      莲峰宫:位于涵江大洋乡莲峰村,始建于宋宝庆二年,是大洋山区较大型而影响较广的神庙,信徒遍布整个莆田山区片。莲峰宫是优秀的土、石、木结构古建筑,有着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

      嵩山寺:是历史名人陆秀夫护少帝的地方,于寺前的陆秀夫衣冠墓道碑反映了宋末国家鼎革的史实,是与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的重要历史价值建筑。

      下亭陈氏民居:完整保留清末民国初莆田民居的建造艺术和装饰艺术,堪称莆田民居传统风格从清末向民国传承演变的标本,也是莆田城区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古民居。值得一提的是,该民居还是台湾政界、文化界、新闻界名人陈裕清的故居。

      重兴寺:建于唐代,原为唐宋莆田十八丛林之一,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的一些历史遗物为莆田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遗构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枫林世惠祠:建于宋代,是座优秀的土石木结构古建筑,现存清雍正年间和嘉庆年间的古牌匾,此次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光凯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