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普通劳动者的风雨历程——朱春泉《天高地厚》序

    普通劳动者的风雨历程——朱春泉《天高地厚》序

      春泉世居海滨,穷苦农家出身,种过田,做过工,当过搬蔗工,任过糖厂甘蔗收购站站长,从农村走进城市,又从城市回到农村,人生风雨岁月,历尽艰辛,坚韧不拔,奋斗不息,在投身改革开放大潮中闯出一条艰苦创业的成功之路,成就卓著,誉满乡邻。今年春,值逢春泉七旬寿庆,又有“双喜”临门:一喜白手起家创办的“新邦胶粘制品有限公司”年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跃上本地区最大企业行列;二喜新著《天高地厚》书稿即将付梓出版,成为枫亭农村第一位农民执笔著书的“乡土作家”!

      我与春泉同乡,居住不远,时有往来,常常拜读他的大作。《天高地厚》这部回忆录,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纪实报告文学专著,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和乡土特色。书中记叙许多真人真事,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实实在在的现场实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与作者一起走进历历往事之中。“锁匙港”海上历险,“泪滓涮”深山讨柴,“三角井”吊水抗旱,“岭门内”戽水让水,母子俩“牵牛学犁”等情节以及旧时农家所用的“枪担”、“勾肚”、“吊桶”、“水筹”等古老农具,无不一一勾起人们对往昔贫苦农民生活的辛酸记忆和追思。《漫漫人生路》中有一节写他与“缺粮又缺柴火”的沿海乡亲远奔度尾山区“惠鸽岭”割草,往返300多里,连续几个昼夜拉车赶路,归途已三更半夜,极度疲惫。春泉提前赶回通知各“割草户”家属前来“接应”,沿小路摸黑到家时:

      “用手扣击门环叫母亲起来开门,母亲在房里立即应声道:“阿狗,稍等一下,我马上就去开门。”母亲穿好衣服出来开门,却不见我的踪影,大声喊叫,也没有应答?怕得母亲浑身颤抖如筛糠,慌忙回房点灯到大门口一照:我已昏睡在地面上!……”

      短短一段往事,不知字里行间湿透了多少泪水!

      这些源自生活的“回忆”,本身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无字史书,就是一种难忘的当时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

      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紧紧抓住一个“真”字:一是“真实”,二是“真情”。他一句句地写,一字字地记,以真人真事为题,以心为笔,尽情地抒发心中浓浓的真情,引出来了一个个动人心怀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诸如:《徒工的生涯》中赵增祥师傅腊月冬夜送寒衣的“师徒情”,《寒夜深沉》中母亲阿珍为救夫渡海典当“金耳环”的“夫妻情”,《情深意重》中小雄飞为赴医院陪伴病父夜半跳楼的“父子情”,《动乱岁月》中春霖、春美、春泉一家在危难时刻极力互相营救的“兄弟骨肉情”,《初露锋芒》中鹏飞、剑飞、雄飞三兄弟发愤图强、同心合力、团结拼搏的“艰苦创业情”,……在数不尽的“真情”中,《母亲的荣誉》中记述全家老少争着伺奉患痴呆症卧病在床的老母亲的事迹,写得更是感人至深:

      “儿孙两代人,每天分三班轮流伺候母亲,像哄幼儿一样,一小勺一小勺慢慢地喂她,还给她搓胸拍背,每餐都要喂半个钟头,母亲能够多吃一点,我们就高兴、欢笑,她吃不下饭,我们就哀声叹气、伤心流泪,” “那怕母亲身体有一点细微变化,都会牵动一家老少的心!”……

      这是“六年如一日”孝敬老母亲的真情!

      这种真情,显示着天地间最高尚的精神境界,闪耀着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可贵的情操和品德!

      这种真情也反映了:春泉世代积德行善、忠孝传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穷而有志,富不忘本,以平凡劳动者的非凡骨气及其感人的精神力量,从一个贫困的农家逐步走上兴旺发达的创业致富之路。春泉一家的发展变化,正是广大农村农民发展变化的缩影。八闽文坛泰斗许怀中教授《序言》说得好:“这个贫苦家庭的巨大变化,显示了一个家与国、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关系的道理!”

      春泉从小家贫失学,文化不高,撰写此书时,克服了写作上的重重困难。但他立下宏愿,知难而进,遇到生疏文字或疑难语句,就查找字典“请教”,请念小学、初中的孙子帮忙查正“错别字”,请当中学语文老师的内兄修改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登门上户请好友共同探讨主题构思谋篇写法……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他不顾大病初愈,年事已高,带起深度老花眼镜,白天写,晚上写,想到一个情节,夜半更深也下床动笔记入书稿,不分昼夜,不厌其烦地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争分夺秒,挥笔疾书,直到今年七旬寿庆喜日终于完成了这部几十万字巨著,真是字字心血,其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郑清为  辛卯年端阳节于宜家楼书斋

    <>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