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延寿溪

    延寿溪

      自古溪河总是以柔绵的静谧让倚居两岸的人们享受大自然的馈赠,田园牧歌的曼妙风光令人心动,让人久久徜徉在它美丽的目光中。

      慕名延寿溪已多时,只苦于没有机遇与之适时相逢。春天毕竟是晓人心意的,竟让我迎着蓬勃的新绿走近它,并收获一路的春光与诗的礼赞。记得陶渊明在几千年前的《桃花源记》中就发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欣叹,而今天的我,何尝不是这种感受。

      延寿溪,又名南萩芦溪,发源于仙游县,经九鲤湖流入莆田境内常太镇的莒溪,干支流总长189公里,是莆田三大溪之一。旧志称此溪“十里无湍激声,萦绕九华山下一碧如带”,故亦名“绶溪”。而此溪因一位晚唐诗人徐寅隐居钓游于此,更加声名远扬。“归来延寿溪头住,终日无人问一声”及“春流新涨溢平堤,钓艇家家泛寿溪。钓罢扣弦歌一曲,半山落日卖鲈鱼”这些诗句,让我们仿佛看见: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清波之上;樵夫单肠径往,牧童牛背而归,歌萱斗草,曲唱采莲……“绶溪钓艇”是莆田廿四景之一,历史上正是名人寄情山水、修身养性之所。

      如今的延寿溪却更加妖娆多姿了,当我漫步于富有荔城古韵的绶溪公园,畅游了壶山兰水“十里飘带”的“水乡丹荔”梦幻之旅,不由得心旷神怡,乃至流连忘返。

      你看,春水绿波溶溢,涤荡深情,一路唱着舒心的歌谣,流经九华山南麓、泗华陂……无论历经何处,名山大川也好,抑或幽静山谷,依旧保持心性澄净,柔顺无比,却孕育出茫茫绿野,万紫千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智慧、空灵、澄淡的它,永远赋予这块土地诗性与哲思之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面对它豁然柔静的镜面之水,安然洞察天地万物,猛悟其间蕴含的生命力,多么自在、安心的溪流啊。

      当我陷入遐思,突然看见一群“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它们在清澈的延寿溪中,左滑右划,整个溪面像一个硕大的溜冰场,任它们自由滑行并唱起春天的圆舞曲。只见它们或三三两两,或一、二只卿卿我我,但很快又聚集在一起,由领头鸭带领着,随意地排成一个方阵,扭动起溪水优美的弧度,全然不顾溪边有人向它们投去笑意。而它们每一次悠然地与春水亲密接触的样子,都让人动情不已。

      溪水的一喧一静,千姿百态,春天隐藏的活力跃跃欲试。我站在亲水栈道上极目四望,四周翠野相映成趣,两岸荔枝如林,龙眼成荫,佳树秀木,倒映溪中,影影绰绰。质朴与勤劳的荔城人民,千百年来,以田园的芬芳与劳动的收获编织着独特的荔城丰韵。草地上优雅地躺着已完成使命的黄叶,树上新生的翠绿叶子与之相互托衬;苇草在岸边探出窈窕野趣的身姿,呼唤春天的到来;那些我叫不出名的,红的白的紫的黄的花儿呀,层叠错落地盛开,吐露着春天的秘密。风儿吹撩着新人的婚纱,将他们的甜蜜定格在这样的山水;公园里石径相交,沿溪而蜿蜒环绕,所经的每一转角,花、草、树木与掩映在绿丛中的民居亭落就这么轻易将我内心的火焰点燃,我不禁想起《人间词话》中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欲言又止的心事,一路行走,一路掬取它的芳香。

      也许徐寅不会想到,千百年后,这里依旧有许多与他一样喜欢垂钓的人们,但这里再也不是荒郊之地。横贯公园的彩色沥青跑道时常有人们在散步、骑车、慢跑,听说有的人不远千里地赶来,只为两岸的风光,以及能在这片纯净之地呼吸消除日夜操劳的疲惫与躁动的氧气。倚岸的钓鱼者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他们背靠着一棵棵鼎立千百年、早已见证无数历史沧桑与静美的树,垂钓着自己的人生,将时光沉浸在这一波水纹里,杆起垂下,犹如剪取过往的缩影,静待机遇……也许他们钓的不是鱼,而是一湾绿水的悠闲,百顷琉璃的静寂,有鱼无鱼,都只当作是最美最新的传说,他们所期待的,也许就是静心的满盈呢。

      不远处,我终于见到了那座古桥,它斑驳的桥身盈耀着时光流转的息叹,但始终没有抹去它庄重、古朴的光影。桥上朝来夕往,桥下波光明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它依旧在渡着两岸的行人。这座桥,就是着名的延寿桥,它始建于宋高宗建炎元年,即1127年。

      兴建延寿桥,源于“店仔头”这个古渡口,它地处延寿溪下游,与延寿村隔溪相望,宋时就有一条临溪狭长的小街市墟,是繁荣的商业小埠头。当时闽南一带上福州的古驿道都要在此过渡,历代为莆田西天尾、梧塘、萩芦、广业等地通往山乡、通闽府的必由之径。为了方便行人,邑人李富,在溪南延寿村,发起并捐资兴建一座长三百余尺的延寿桥。后在方天贶助建下,大桥于1030年竣工。这座已建近千年的青石板桥,为14孔石梁桥,桥长93.5米,宽2.6米,高8.5米,跨径达7.5米,造型古朴,雄伟壮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南溪北,各倚踞着参天榕树一棵,俨若两位忠于职守的护桥将军,与之相随如影;由宋龙图阁学士陈宓题写的“延寿桥”碣石,也赫然鼎立桥头,它们共同见证历史时光的风起云落。

      沿着石阶漫步桥上,只见溪水清潺,溪床莹净,皆如苍玉,四周水光潋滟,两岸丹荔飘香,远处的九华山默默地俯瞰这方土地,随时温柔地伸手护翼这里的物华天宝。听说每年的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把九华山峰峦倒映溪中,月到中天,一朵九莲恰好嵌在延寿桥两座桥墩之间,仿佛一渔翁驾舟垂钓。而今,“绶溪钓艇”的纪念石碑就伫立在桥身不远处,为这处古桥增添了难以磨灭的人文气息。

      光阴总是弹指一挥间,遗落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桥上的长条青石板走几步就发现有细小的间缝,旧石新石夹杂,填写着一段段渡河人的经历,两旁石栏早已印染经年的摩挲,新添的石狮倒略显些不合时宜,但若干年后,风吹雨淋,混浊交杂的人间,谁能辨得清新旧、真伪呢?此时的天,淅淅沥沥下起了一些小雨,灰蒙中投射在溪面却又增一层油画般的晶莹与透彻,似乎可以看清惘然的世事,可以掘去理不清的繁琐。立在桥上,我特别享受这种静若处子的状态,丛林中“啾”的一声飞出一、二只的白鹭,那些似修剪过的天然球状的树丛,密密层层,相酌相亲,游人们或踱步,或倚桥休憩拍照。坐在桥上石凳,仿佛就倚住了千年的光阴,成为这个时代的背影。

      临行时,依依不舍,在一棵树龄达到950年、胸径有258厘米的“状元红”荔枝树下,郑重地留了个影,因为我知道天地有神,树有神,它定会知道我殷殷的期盼,期盼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泉源中,天下如延寿溪一般美好的景物,能生发并吐露蓬勃生机,在静和的蓝天下,在和煦的春风中。□简梅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