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莆田文化第一平台
您已经看过
[清空]
    当前位置:莆田文化网>莆田艺术>端午节风情

    端午节风情

      五月的馨风在明艳的阳光中氤氲着千年的怀想和追念,端午如明眸皓齿的山野姑娘迈着蝶步款款而来。艾叶弥漫着幽香,溪水浸渍着纯蓝的忧郁,大江南北,男女老幼怀着一样的虔诚、一样的守望,追忆一种爱国的气节,缅怀一个不屈的灵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唐代文秀的《端午》导出了节日起源。清末李次青诗词“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中所言的就是端午节的核心纪念人物——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同年五月五日,屈原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历史奔涌,滔滔的汨罗江从此紧紧挽住了这永恒的一天:农历五月初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政治斗争中失利的他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屈原的诗歌连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为人类历史夜空中的一颗明星,在无尽的暗夜中,永远温暖我们的心灵。恰恰是有了对黎民百姓的终极关爱,屈原的爱国形象才变得那么亲切可敬,诗歌才有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难歇。精魂漂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句再见了楚国百姓哀痛欲绝,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子的感人场景。渔夫们引舟竞渡,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并沿水招魂将粽子投入江中,有的老医师还将雄黄酒倒进江里,祈求鱼虾吃饱不去伤害屈子真身,于是人们纷纷仿效。后来,汨罗江畔的村民用树叶包住饭团,外缠彩丝,投入滔滔江中,端午粽由此而来。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在莆仙,这句端午节的民谣家喻户晓。在我很小的时候,端午节还没到来,村里的伙伴们便开始翘首以盼……那个时代,米糕和粽子总是稀有的,也只有在端午节才能大饱口福!母亲往往会在端午节前两天就备好本地的糯米还有山顶的“一季冬”。浸泡好糯米后,母亲披着晨曦,上山采撷一些上好的箬叶,把一柄棕树的叶子撕扯成一丝丝,作为包粽子的细绳。母亲包粽子时动作娴熟,馅料适中,包揉捆扎,指尖飞动,一眨眼,一个精巧别致的粽子诞生了。粽子结实而不臃肿,不一会儿,一堆如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粽子展现在眼前。刚煮熟的粽子总会散发出一阵淡淡的清香,我和大哥总会迫不及待扯掉捆扎在外的丝线,还冒着热气的菱形的馅料,那样晶莹剔透,仿佛出浴的少女,散发着可人的诱惑。轻轻地咬上一口,唇齿留香,那是一种裹着母爱的绝对诱人的气味!有时候,母亲包扎粽子时还会往里面加点花生、猪肉,不同的作料自有不同的口味。或许是源于某种精神力量的引领,端午节,华夏大地出现了饮食习性上一次难得的盛大趋同,全国上下袅袅炊烟,不同的村落飘散着一股气味相同的米粽清香。粽子,其实还包含着一份悠远厚重的追思。

      南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端午节在先人的劳动实践中实际属于“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并出。《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可灸穴,驱虫。菖蒲为五瑞之首,象征祛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被方士们称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端午节当天正午,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刻,居民们常常在正午时刻到井里或有山泉的地方取水,在水中加入“五味草”(艾叶、番石榴、枫叶、青蒿、痱子草)等驱邪植物制成“午时水”,饮用“午时水”,沐浴“午时水”可强身健体,祛除百病。在莆仙端午节还有“送节”的习俗,就是嫁女于端午前要给丈母娘送去兴化米粉、红包等,岳父母回送扇子、毛巾、红肚兜等。端午节赛龙舟在福建十分流行,它最早是古越先民祭祀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神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龙舟的大小因地而异。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云“……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形象生动描绘出龙舟竞渡的紧张刺激的热闹场景。莆田的“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五帝。每次“扒龙船”都要举行祭龙船、祭水神等“开光”仪式。比赛前的集合,各宫庙龙船由独轮车载着,队员护着,在车鼓队、十番八乐的护送下,盛装出发,到达赛点。龙舟沿途经过大街小巷,男女老幼驻足观看,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煞是壮观!祭船时,在龙舟前面摆上八仙桌,供奉丰盛的祭品,道士虔诚祷告,念念有词,忽一转身掀开裹在龙舟头部的红绸布,用松柏枝蘸着净瓶的圣水,往龙眼一点,顺势在空中绕划了一个圆弧。随着一阵鞭炮齐鸣,几十位强壮的汉子肩扛龙舟,靠近木兰溪畔,小心翼翼将龙舟稳稳送入水中,于是一场紧张激烈的龙舟竞渡开幕了!端午节期间,仙游沿溪各乡镇每年都会举行龙舟赛,以宫庙为旗号,在大济桥下、大济西台桥下、城关柳坑桥下等轮番做东,进行友谊赛,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美丽仙游,力争上游”的浓厚氛围。

      “端午舁神因底事,开漳英烈绩难磨。”在每个如火如荼的五月,就让我们敬上一盏淡淡的雄黄酒,奉上一枚甜甜的糯米粽,在一个或悲壮或美丽的传说故事里,穿过时光的绵延与你闭目促膝,再次聆听一曲慷慨高昂的千古绝唱。山河有殇,屈子永在!□陈永寿

    莆田文化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935877638

    广告热线:0594-2288370    130159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