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签: 历史名人
龚茂良,宋兴化军莆田县人,绍兴八年(1138) 进士,宋孝宗初年进京参政议政,官至宰相,后来因为“五年不说恢复”即恢复对中原的统治被罢官,贬至英州,“父子卒于贬所”。冤案平反后,“上曰:‘茂良本无罪。’遂复资政殿学士,谥庄敏。”为此,莆田市明弘治 《兴化府志》 的 《龚茂良传》 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弘治志说:“张浚视师江淮,茂良言:
‘本朝御敌,景德之胜,本于能断;靖康之祸,在于致疑。愿仰法景德之断,勿为靖康之疑。’除监察御史。”
“景德之胜”即 1004 年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亲征,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当机立断,派人和辽谈判,于十二月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靖康之祸”即靖康元年 (1126),宋钦宗面对金军犯境,不是效法宋真宗带领精兵良将亲征,决一死战,狠狠打击来犯之敌,而是视敌如虎,一味求和,老想逃离东京,缺乏信心,最终败得一塌糊涂。幸好北方人民自发组织义军,到前线抗敌,保家卫国,打得金兵丢盔弃甲,最后掳走徽钦二帝,逃离东京。眼看要灭亡的宋朝从此起死回生。
隆兴元年 (1163) 五月,宋孝宗不听周围大臣的劝谏,一意孤行,悍然发动了“先发制人”的北伐战争。十二日,张浚渡江视师。李显忠自濠梁渡淮,收复灵壁,首战告捷。十六日收复宿州。 《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三十八说:“捷闻,帝手书劳张浚曰:
‘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
但是,一星期后即二十三日,面对金军强大攻势,李显忠连夜弃城逃跑。次日,金兵“追至符离,宋师大溃,赴水死者不可胜计。
金人乘胜,斩首四千余级,获甲三万。于是,宋之军资殆尽。”
六月初四,“张浚乞致仕,且请通好于金,帝不允”。
胜败虽是兵家常事,但却是衡量政治家是否成熟的试金石,北伐战争失败后的宋孝宗便是如此。失败了,他的态度和他人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冷静,沉着,勇于承担责任。他不是惊慌失措,马上派人去谈判,而是首先稳住军心,立足于备战。宋孝宗为什么会懂得那样做?读了弘治志之后,我们才知道这是龚茂良急中生智,科学地总结了历史经验,纠正了“主战派”失败之后往往会变成投降派的毛病,立了功,得到了宋孝宗的信任,授于监察御史之职。
龚茂良的决策,宋孝宗仅仅采纳了一些,就大见效,加强战备,注意发展社会经济;对于谈判,不是妥协而是据理力争,到次年十二月十六日甚至于还颁布诏书,派遣王拚出使金国,到谈判桌上照章办事。 《续资治通鉴》 说:“制曰:‘比遣王拚,远抵颖滨,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岁币减十万之数,地界如绍兴之时。怜彼此之无辜,约叛亡之不遣,可使归正之人,咸起宁居之心......’”比宋高宗时口气硬了。
结果呢,据 《宋史》 的 《孝宗纪》 记载,王拚出使金国,据理力争,按宋孝宗的指令办事:由原来的君臣关系改变为叔侄关系,皇帝之称正了;改岁贡为岁币,由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减为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岁币减十万之数实现了;地界如绍兴之时;约叛亡之不遣,让他们安居乐业。所以正月十七日,“以王拚使金有劳,加五官,拚由是见知于帝”。
遗憾的是,宋孝宗缺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修养。龚茂良是宋朝后期王安石式人物,精通尧舜禹之道,善于古为今用,让国家转危为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宋孝宗的这个毛病,挑拨离间,置龚茂良于死地,并且还阴谋得逞。他要是能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龚茂良一进京任职,就十分关心“恢复”这个国家大事,为宋孝宗出谋划策,提出了效法宋真宗等一系列主张,早就可以得出“茂良本无罪”的结论。而且宋孝宗还出尔还尔,他亲自为宋金和议定调,得到了金方尊重,新的和议终于签订了。但是,他却不是言必行,行必果,像宋真宗那样带头贯彻执行和平协议,加强睦邻友好,把国家建设好,而是老有“恢复”这个单相思,所以,到了后来,他上当受骗,失去了自己的得力助手。
值得指出,宋真宗做的是历史上受人肯定的“和亲政策”,始于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继往开来,和许多个少数民族首领实行和亲政策,为贞观之治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宋真宗是这样,宋高宗也是这样。靖康元年 (1126) 正月初三,金军渡过黄河,把战争强加在宋金两国人民头上,时间长达16 年,至 1141 年 11 月,宋金两国根据自己的国情,签订了绍兴和议,漫长的战争才终于结束了。但是 20 年后,野心家完颜亮又发动了妄图灭亡宋朝的战争;宋朝取得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不久,隆兴元年 (1163),宋孝宗竟然不听周围大臣的劝谏,一意孤行,悍然发动了“先发制人”的北伐战争,结果给宋金两国人民带来了大灾大难!所以,宋真宗和宋高宗不是什么投降派,而是宋代坚持和亲政策的两位杰出代表,为国为民立了新功。相比之下,宋孝宗名不副实,是宋真宗的不肖子孙。林劲松
相关日志: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