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签: 古迹探幽
西天尾镇洞湖村位于兴化平原西北部,莆田城关东北5公里处,东邻龙山村,西连溪白村,北接后卓桃峰自然村,南临绶溪(延寿溪)支流,与畅林大泮自然村隔溪相望。洞湖村历史悠久。早在唐神龙年间,吴兴筑延寿陂凿杜塘开发北洋平原,唐建中年间堵枫溪之水,建龙安陡门,先民首饮淡水,村庄因名曰“淡头”。淡头村自宋代有记载起,即属武化乡尊贤里。
洞湖村地处九华山余脉龟湖山丘陵之南,地势北高南低。因部分村民原住澳柄岭头山区,包括石厝、半岭庵等大片山地均为该村属地,故村境兼得山川、平原、水乡之地利。延寿溪(企溪支流)、枫溪两溪流在境内汇合,田野沟渠纵横,舟楫可自由往来于城涵之间。加上村北后墩古道经西天尾象峰直达广业永泰山区,水、陆交通便利。由于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农耕生产得以不断发展,成为莆田北洋平原开发较早的村庄之一。
因洞湖村地处绶溪、枫溪来水汇合点,每当暴雨来临,洪峰极易形成,农作物经常受淹,造成减产。为此,自古以来,境内先民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唐代中期就建有龙安陡门,以后历代屡有增设重修。据明弘治《莆田县志》载:“县北尊贤里淡头新设小陡门二,一在上浦,一在下浦,弘治七年本县知县郑纶命佃户协力创造”。清代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之《舆地·北洋水利》载:“又九华山后别出一水为枫溪,下淡头入沟,与使华(即泗华陂,俗称下郑陂)水合东行,历长丰、西漳二十五里至陈坝(涵坝)白塘陡门入海。”又载:“尊贤里淡头陡门,一上浦,一下浦,二水非泗华支流,乃常太松溪水由象峰入淡头沟,溉淡头沟东边一派田亩。”陈池养《莆阳水利志》卷三《陂塘》篇按语云:“大泮斗门即淡头上浦斗门,系宣泄洞湖之水,与使华无涉。”“按此圳(指使华陂北圳)阔一丈三尺,溉下郑,吴庄,洋西田,又东溉下郑、白杜、下尾至淡头西池养境,南溉马头湾至企溪斗门泄。企溪斗门塌坏,道光二十五年,下尾、淡头、企溪衿耆邀陈池养修固”。
龙门陡门是莆田最为古老的水闸之一,位于境内屿后溪下游与溪安自然村交界,为古代枫溪淡水与兴化湾海潮交汇处。陡门结构为插板式重力型。闸门2孔,闸高4米。闸槽边墙设台阶,闸底铺砌深水护担。陡门具有排涝、蓄水、挡潮多种功能。陡门人行桥上有条石上刻“永资福利 熙宁八年(1075)冬立 劝首方威,勾当陈俊陈秋”字迹。据此可知此闸曾于北宋熙年间重修。此后历代屡有整修,今改为手摇机械启闭闸门。龙安陡门至今仍在发挥蓄水、排洪效益。
洞湖永宁社附近有一座奉祀神农氏的古建筑名永丰洞,洞中东壁嵌有一石碑,碑高8尺,宽2.8尺,题额为《鼎镌沈邑侯设立淡头东洋合田守闸均受使华水利德政碑记》,清康熙四年(1665)冬立,碑文为赐进士出身刑部观政邑人吴凤蕃所撰。碑文主要内容记载:清康熙初年,淡头东境与白杜十一乡(今溪白村及附近自然村)互争使华陂北圳水源,告争于县府。后经沈邑侯(即时任莆田县令沈延标)主持调解,并由有司议决为定例:淡头、白杜东西两洋合田(即双方田地共同灌溉均受使华陂水利),设立东洋(即淡头境)“陂甲”、“帮守”、企溪陡门“闸夫”(均为水利管理人员)各一名,“合白杜等乡九甲为十甲,俱听公正(由地方官员委任的管理陡门事务的专职负责人)约束”,双方“协力修陂,以蓄内水,监同守闸,以防外汇”,使之“东流西注,均沾其利。”淡头耆老林翰俊等为感戴沈邑侯调解之功,乃请莆邑名士吴凤蕃撰写碑记,并立碑以纪念其德政。(按:沈邑侯,即沈延标,字正庵,湖广江陵人,两榜进士,清康熙二年任莆田县知县。邑侯系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永丰洞堂门东侧另立一碑,高 1.9米,宽0.8 米,碑题为《张侯讯诰碑记》,立石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碑顶部约四分之一被毁坏,现仅存残碑,但碑文字迹大部可以辨认。此碑下款为“淡头境耆民(乡老)方宜春等人立石。”碑文上半部分详细记述莆田北洋水利工程延寿陂、使华陂及其南北二圳(其中北圳二支,一溉尊贤田,二溉淡头田)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后半部着重记载万历二十九年北洋干旱,使华陂北圳陡门公正(主管陡门事务的负责人)方君高操权以谋私,擅自开启陡门漏陂水下海,而不与淡头东境田地灌溉,致使淡头民众有买水之议,引起水利纠纷。为此,淡头境耆老方宜春等向有司告争。后由县令张联奎审理,方君高受到惩警,另举公正督守陡门,因时启闭,并着淡头方宜春等出银二十两修陂。使其陂水源不竭,岁旱时以西圳之余水被东洋之不足。(按:张侯,即对地方官张联奎的尊称。张联奎,字聚井,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时任莆田县知县。讯诰,审理告诫之意。)
以上两道碑记详实记载明、清时期莆田北洋及尊贤里一带的水利面貌以及地方官员调处使华陂北圳水利纠纷等社会民情,是研究莆田水利史的重要实物。 (村铭)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