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山水 和谐宜居——城厢区创建省级生态区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手机版         home 文化综合 清新山水 和谐宜居——城厢区创建省级生态区       清新山水 和谐宜居——城厢区创建省级生态区  时间::2014-08-25 栏目: 文化综合 编辑: 莆田文化网 评论: 0 点击: 31 次 

    本文标签: 读城品乡

     8月17日,地处城厢区常太镇的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又迎来一批游客。每到双休日,风光优美、空气清新的九龙谷总会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是城厢区创建省级生态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城厢区瞄准“创建省级生态区,打造美丽城厢”的目标,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着力在生态家园、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方面下工夫,建设清新山水、和谐宜居的中心城区核心区。

   见缝插针植绿 建设美丽家园

   围绕创建宜居城市,该区充分利用片区改造、路网拓宽,全面实施城区“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全力拓展“城市绿肺”。全力推进泗华水上公园、绶溪公园建设,不断完善延寿公园、荔枝公园、天马山生态休闲风景区等配套设施,打造城市“后花园”。大力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善农村垃圾收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已新建一批城市公园和农民公园,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3平方米,乡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近3年,埋设污水管网130公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6.76%。同时,以人为本,精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河道等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人居旺区。

   落实节能减排 发展生态工业

   该区着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施节能循环项目降低资源消耗,走“低耗能、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用灵活财政手段扶持和产业政策倾斜等措施,支持企业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让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查处各类环境投诉案件。据了解,该区年节约标准煤2万多吨、节水10万多吨。

   天喔盐津铺子(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太阳能技术,建设8000平方米的大型太阳能全封闭果蔬成品烘晒房,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313吨。鸿立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利用企业的废弃物为生物燃料,年可节约标准煤3000吨。欧雅艺术公司在全市率先引进6台过滤净化水帘柜,建设3个沉淀池,有效改善了画框喷漆后水循环利用,既杜绝车间废水、废气的污染,又节约了成本。

   注重高效生态 推动农业转型

   该区大力扶持华亭晚熟龙眼基地、常太优质枇杷基地建设,培育亿农无土栽培、金线莲中药材、悟香苑花卉苗木、利农华亭农业综合园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农药、肥料施用强度逐年呈递减的态势。加快农产品“三品”认证,全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数量2个,标准化生产基地600亩。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目前,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东圳库区水土保持工程共实施10个生态建设修复项目,总投资超千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7000公顷,有效改善了库区生态和当地村民生活条件。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6立方米/万元。还坚持一手抓植树造林,一手抓资源管护,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体系,去年森林覆盖率达70.01%,位居全市前列。

   注重因地制宜 打造宜游城市

   该区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坚持建设与保护同步的原则,逐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打造城市“氧吧”。精心开发建设天马山、九龙谷等城市森林公园,既提升了景区的旅游品位,又改善了人居环境。通过精心策划旅游项目,挖掘整合资源,建设以城区为中心,重点构建“一带三线四区”旅游格局,即城区形成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游客集散地;九龙谷、天马山至延寿溪构建旅游产业带;开辟延寿溪、木兰溪和凤凰山3条风景线,着手打造华亭农业观光旅游区、常太绿色生态旅游区、东海休闲文化旅游区、灵川民俗宗教旅游区,使旅游业进一步成为城厢的优势产业和绿色产业。每到周末或傍晚,市郊的凤凰山公园、石室石寺,许多市民常常边登山边欣赏美景,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态郊游的无穷乐趣。

   据了解,3年来,该区累计投入16.58亿元,生态区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9天,叫响了清新家园的品牌,日前顺利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 易振环 余思宁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探访书峰乡兰石村珍贵植物园

石室岩景区着手修复扩建

古居新韵——莆田6 条古街挂起千盏大红灯笼

木兰陂至天九湾绿道将规划 8 大景区

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园”试点村高林村建设现场走笔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清新山水 和谐宜居——城厢区创建省级生态区

    上一篇:莆田变身“绿城” 下一篇:两岸妈祖文化研讨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成亮点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开通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莆田民间的妈祖民俗活动 江东梅妃宫 “海神”与“航标” 探访书峰乡兰石村珍贵植物园 隐居山乡的妈祖——庙凤灵宫 山村“赤脚”医生刘淑珍36载行医路 央视微电影《蔡小靖》将在群仙文化博览园拍摄 清风莆阳 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园”试点村高林村建设现场走笔 “那没人管的……” 莆田变身“绿城” 清新山水 和谐宜居——城厢区创建省级生态区 两岸妈祖文化研讨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成亮点 仙作的艺术坐标:成为奢侈符号 环水书香 莆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均衡发展 邱金良:大爱无言 大孝为大 莆田:保护利用荔枝林带 推动绿化及园林建设 莆田妇联开展“春蕾圆梦”助学行动     学习莆田话 莆田话搞笑视频《吓骚和吓贼偷车记》 妈祖灵签解签 妈祖诗词汇总 走进木兰溪(阿钵)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午尼至尊——林兆恩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话搞笑视频《吓骚葡萄儿》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三教文化古今谈 怀念郭风专辑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五)(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田人过年(做岁)风俗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六)(林春德)     许金和:弘扬妈祖精神 发挥妈祖文化的优势 莆仙古时粮食加工工具——砻和碓臼 “国家名片”写风流 端午节东汾五帝庙化船习俗 莆田生活习俗 枫亭派出所警营文化侧记 湄洲妈祖祭典仪式音乐研究综述 孝心不能等 聚散总关情----探访庄莹莹苏倩薇如何过年 南日岛散章 霞宇中天祠 小教林丽花:绽放在南日岛的美丽之花 霞溪橄榄味无穷 “高吕行宫”与“冬卿旧第” 又香又脆的莆田光饼 仙游园庄:郑锦章一家人乐于积善热心公益 莆仙方言声调浅谈 邱金美:出书推介自己的家乡 大爱妈祖,永远的景仰 妈祖与莆田海运贸易活动 神奇的筶杯双岛     导航标签   十音八乐 传奇故事 文化聚焦 莆话翻唱 本土歌曲 莆商风采 莆田风俗 百姓故事 妈祖文化 莆田市情 莆田游记 人物访谈 三一教门 莆友自拍 文教娱体 行业人物 莆田美食 景色镜头 莆仙文苑 现代名人 民俗节庆 姓氏族谱 古老照片 史实珍档 书画摄影 民间藏宝 旅游景点 摄影欣赏 莆田文物 历史名人 史海寻踪 莆仙戏曲 莆田工艺 生活休闲 莆仙幽默 古迹探幽 读城品乡 莆田影视 莆仙戏台 莆田方言     文化快讯  【莆田市百岁老人达209人】昨日从莆田市老龄委获悉,目前我市共有百岁老人209人,比上年增加9人,其中男性29人、女性180人;仙游县33人,荔城区42人,城厢区22人,涵江区23人,秀屿区68人,湄洲岛3人,北岸18人。这些百岁老人中年龄最大的是秀屿区埭头镇石塔村的林珠金(女),今年114岁。据悉,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百岁老人的优待工作,各县区(管委会)均出台了百岁老人长寿营养补贴方案,每位百岁老人的营养补贴每月不低于200元,其中秀屿区为每人每月300元。2014-08-20 09:27

 【“非遗进社区·民俗”系列讲坛开讲】8月16日,莆商讲坛之非遗进社区·民俗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林成彬通过“人生礼俗”的讲坛,向观众展示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成果。 这场关于“人生礼俗”的讲坛,涵盖了一个莆田人从出生到终老所要经历的29种礼俗。林成彬结合了莆田方言的“翻译”,讲述每个莆田传统礼俗背后的根源。“非遗进社区·民俗”系列讲坛活动,将在全市范围内巡回开讲。系列活动共有3场,第一场为“人生礼俗”,另外两场“节日习俗”、“信仰习俗”本月陆续开讲。2014-08-19 10:54

 【“三馆一宫”项目完成投资5.952亿元】昨日从市住建局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三馆一宫”项目完成投资约5.952亿元,占总投资量的73.48%。据悉,博物馆工程项目目前正在做外立面玻璃幕墙和铝板及连廊施工,布馆设计正在进行中。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宫即“两馆一宫”项目完成投资约3.93亿元,占总投资量的67.76%,目前正在做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和钢构及玻璃幕墙安装工程。2014-08-12 09:51

 【市文广局多举措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市文广局多举措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2013年开设莆田市数字农家书屋网站,率先在首批16家“幸福家园”试点村投入使用。今年安排全市农家书屋巩固提高131家、数字农家书屋新建100家,其中数字农家书屋要优先安排在第二批30个“幸福家园”试点村。据悉,数字农家书屋依托现有农家书屋场所,总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配备电脑不少于2台,互联网宽带入户到位,有条件的要配备投影仪及大屏幕液晶电视。2014-08-06 11:17

 【全国啦啦操联赛莆田学院学子获佳绩】近日,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建赛区(福州站)及第15届省大运会啦啦操比赛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莆田学院代表队获得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建赛区(福州站)爵士啦啦操规定套路第一名、技巧啦啦操自编套路第二名,福建省运动会花球自编套路第二名、爵士规定套路第三名、技巧啦啦操自编套路第四名的佳绩。 据了解, 2014-2015年度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州站)共吸引省内外48支代表队1623名运动员参赛。2014-08-04 10:03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