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2 栏目: 莆田文化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9705 次
本文标签: 莆田方言
花生的屁股是朝上呢,还是朝下的?
1958年刮浮夸风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千斤稻万斤薯”到处开花。莆田忠门地方还出现了花生亩产超千斤。当时莆田县委一位女副书记到实地验收,记者也跟随着去现场采访。
那块亩产超千斤的花生地的地里面,确是“铺地场”地都是花生。记者在现场跑前跑后地拍照呀,采访呀,忙得不亦乐乎。当这位记者采访旁边一位老农时,这位老农反问记者说:“花生的屁股是朝上呢,还是朝下的?”
事隔将近六十年了,当年的这位记者旧事重提。他突然问在旁一起早锻炼的众位退休老人:“花生的屁股是朝上呢,还是朝下的?”众人纷答不一。
其实这句话有二种含意。一种的意思是那位老农是讽刺记者说:“你们这些连花生的屁股是朝上还是朝下的常识都不懂的人,不被人欺骗才怪呢。”另外一种意思是暗示提醒说,长在地里的花生长相,与预先埋在地里的花生长相是有区别的。
在植物界之中,花生是独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环境中才能结出果实,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落花生”。
植物学指出,花生开花授粉后,子房基部子房柄的分生组织细胞迅速分裂,使子房柄不断伸长。从枯萎的花萼管内长出一条果针,果针迅速纵向伸长。它先向上生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在延伸过程中,子房柄表皮细胞木质化,逐渐形成一顶硬幅,保护幼嫩的果针入土。当果针入土达2~8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体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种无机盐等,供自己生长发育所需。靠近子房柄的第一颗种子首先形成,相继形成第二、第三颗。表皮逐渐皱缩,荚果逐渐成熟。
花生荚果的圆形一端与子房相连,即是本地人所说的“花生的屁股”。由于而另一端喙形的则是称为“花生嘴”。同时,本地人称子房为“花生根”。由于花生根(即子房)是横卧在地的,生长在泥土里面的花生荚果,因与横卧的花生根相连,其一整排的花生荚果的屁股也即都纷纷朝上倒挂在泥土里,本地人形象称为“花生头朝下‘钉’”的生长状态。若是预先埋在地里的花生,其花生荚果就会是全横倒在地里,其屁股不朝上也不朝下。这就是两种不同状态的区别。
五谷和蔬菜不分的大学生
以前,人们经常以“麦认为是韭菜”的笑话讽刺那些五谷不分的人。可是在现实中,还真的有个大学生在游玩的路上,把路旁绿油油的麦苗,误认为是韭菜,指着那一片长着麦苗的田地说:“这里的人真有经济的眼光,他们看现时的蔬菜起价了,一大片地栽种了韭菜。”
不但如此,有一次这位大学生见到农民在稻田里拔稗穗,便说:“你们看,他们这么早就把那些早熟的稻穗抽走。真是‘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定是先这些早熟的谷子拿去碾米吃。”
还有一次,他爸爸买菜回来,那位大学生进厨房一看,便说:“今天买的空心菜,它叶怎地比往日大?”他爸爸听了,不觉得发笑说:“再仔细看看这是什么菜?”他还是坚持说:“不是空心菜那你说是什么菜。”他爸爸大声说:“是地瓜叶!真是把麦子看成是韭菜。”那位大学生不好意思地说:“它们的叶子有点儿像。”原来,市场中的空心菜有两种不同的叶子。一种是长条形的,另一种的叶子是呈稍圆的,有点像地瓜叶。
六月天时钻到“蔗缝里”乘凉
大热天,有个“南‘莫兄’”(外地人)路过莆仙地方,见路旁的一整片田地全都栽满了一人高左右的树仔。他就问一个路人说:“那逐棵(一棵棵)是什么树,会给排给那么密,又那么整齐?”路人回答说:“那是蔗,难道你们那里没种蔗?”他摇摇头说:“没种过。”接着他称赞说:“你们莆仙人真‘文精’(聪明),六月天时会钻到‘蔗缝里’去乘凉!”
那个“南‘莫兄’”人哪里知道,六月天时在“蔗缝里”“象蔗”是何等艰苦的一桩农活,他还以为当地人是为了乘凉才钻进“蔗缝里”去。
本地人所说的“象蔗”,就是甘蔗种植过程中的小、中、大培土及其涂蔗畦等各项具体的蔗田耕作。这些耕作的时间恰是在大热天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这时,大热天的太阳曝晒,使得蔗田里泥土水分不断地蒸发,同时空气的温度也不断地升高。由于浓密的蔗叶严密的遮掩,使得蔗田里的空气和水蒸气散发不出去。这样,蔗田里的空气和湿度就越来越高,人一进到“蔗蓬暗里”,马上就有明显的气闷感觉。在这样高温的恶劣环境内耕作,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中暑的危险。同时,这些蔗田的耕作,也都是在甘蔗恰好长到约有一人高时进行的。人在里面培土耕作时,频繁的弯腰与抬头,时时被那锋利的甘蔗叶碰割得满脸伤痕。汗水一浸,疼痛难耐。而且,耕作时,蔗禾上的芒毛落在脸和脖子上,奇痒而又难受,个中的种种艰苦滋味,可想而知。局外人不知局内的苦,反而认为是在乘凉取乐。(吴松江)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莆田田间笑话中的科学道理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