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田间笑话中的科学道理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home 莆田文化 莆田田间笑话中的科学道理       莆田田间笑话中的科学道理  时间:2014-03-12 栏目: 莆田文化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9705 次 

    本文标签: 莆田方言

     花生的屁股是朝上呢,还是朝下的?

   1958年刮浮夸风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千斤稻万斤薯”到处开花。莆田忠门地方还出现了花生亩产超千斤。当时莆田县委一位女副书记到实地验收,记者也跟随着去现场采访。

   那块亩产超千斤的花生地的地里面,确是“铺地场”地都是花生。记者在现场跑前跑后地拍照呀,采访呀,忙得不亦乐乎。当这位记者采访旁边一位老农时,这位老农反问记者说:“花生的屁股是朝上呢,还是朝下的?”

   事隔将近六十年了,当年的这位记者旧事重提。他突然问在旁一起早锻炼的众位退休老人:“花生的屁股是朝上呢,还是朝下的?”众人纷答不一。

   其实这句话有二种含意。一种的意思是那位老农是讽刺记者说:“你们这些连花生的屁股是朝上还是朝下的常识都不懂的人,不被人欺骗才怪呢。”另外一种意思是暗示提醒说,长在地里的花生长相,与预先埋在地里的花生长相是有区别的。

   在植物界之中,花生是独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环境中才能结出果实,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落花生”。

   植物学指出,花生开花授粉后,子房基部子房柄的分生组织细胞迅速分裂,使子房柄不断伸长。从枯萎的花萼管内长出一条果针,果针迅速纵向伸长。它先向上生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在延伸过程中,子房柄表皮细胞木质化,逐渐形成一顶硬幅,保护幼嫩的果针入土。当果针入土达2~8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体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种无机盐等,供自己生长发育所需。靠近子房柄的第一颗种子首先形成,相继形成第二、第三颗。表皮逐渐皱缩,荚果逐渐成熟。

   花生荚果的圆形一端与子房相连,即是本地人所说的“花生的屁股”。由于而另一端喙形的则是称为“花生嘴”。同时,本地人称子房为“花生根”。由于花生根(即子房)是横卧在地的,生长在泥土里面的花生荚果,因与横卧的花生根相连,其一整排的花生荚果的屁股也即都纷纷朝上倒挂在泥土里,本地人形象称为“花生头朝下‘钉’”的生长状态。若是预先埋在地里的花生,其花生荚果就会是全横倒在地里,其屁股不朝上也不朝下。这就是两种不同状态的区别。

   五谷和蔬菜不分的大学生

   以前,人们经常以“麦认为是韭菜”的笑话讽刺那些五谷不分的人。可是在现实中,还真的有个大学生在游玩的路上,把路旁绿油油的麦苗,误认为是韭菜,指着那一片长着麦苗的田地说:“这里的人真有经济的眼光,他们看现时的蔬菜起价了,一大片地栽种了韭菜。”

   不但如此,有一次这位大学生见到农民在稻田里拔稗穗,便说:“你们看,他们这么早就把那些早熟的稻穗抽走。真是‘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定是先这些早熟的谷子拿去碾米吃。”

   还有一次,他爸爸买菜回来,那位大学生进厨房一看,便说:“今天买的空心菜,它叶怎地比往日大?”他爸爸听了,不觉得发笑说:“再仔细看看这是什么菜?”他还是坚持说:“不是空心菜那你说是什么菜。”他爸爸大声说:“是地瓜叶!真是把麦子看成是韭菜。”那位大学生不好意思地说:“它们的叶子有点儿像。”原来,市场中的空心菜有两种不同的叶子。一种是长条形的,另一种的叶子是呈稍圆的,有点像地瓜叶。

   六月天时钻到“蔗缝里”乘凉

   大热天,有个“南‘莫兄’”(外地人)路过莆仙地方,见路旁的一整片田地全都栽满了一人高左右的树仔。他就问一个路人说:“那逐棵(一棵棵)是什么树,会给排给那么密,又那么整齐?”路人回答说:“那是蔗,难道你们那里没种蔗?”他摇摇头说:“没种过。”接着他称赞说:“你们莆仙人真‘文精’(聪明),六月天时会钻到‘蔗缝里’去乘凉!”

   那个“南‘莫兄’”人哪里知道,六月天时在“蔗缝里”“象蔗”是何等艰苦的一桩农活,他还以为当地人是为了乘凉才钻进“蔗缝里”去。

   本地人所说的“象蔗”,就是甘蔗种植过程中的小、中、大培土及其涂蔗畦等各项具体的蔗田耕作。这些耕作的时间恰是在大热天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这时,大热天的太阳曝晒,使得蔗田里泥土水分不断地蒸发,同时空气的温度也不断地升高。由于浓密的蔗叶严密的遮掩,使得蔗田里的空气和水蒸气散发不出去。这样,蔗田里的空气和湿度就越来越高,人一进到“蔗蓬暗里”,马上就有明显的气闷感觉。在这样高温的恶劣环境内耕作,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中暑的危险。同时,这些蔗田的耕作,也都是在甘蔗恰好长到约有一人高时进行的。人在里面培土耕作时,频繁的弯腰与抬头,时时被那锋利的甘蔗叶碰割得满脸伤痕。汗水一浸,疼痛难耐。而且,耕作时,蔗禾上的芒毛落在脸和脖子上,奇痒而又难受,个中的种种艰苦滋味,可想而知。局外人不知局内的苦,反而认为是在乘凉取乐。(吴松江)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莆仙话赞句之莆仙女性赞

莆仙话赞句之军赞

莆仙话赞句之莆田美食赞

仙游遴选方言发音人

“阿骚讲无字”不要成了“阿骚讲无话”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莆田田间笑话中的科学道理

    上一篇:城厢区华亭镇西许村将军山上的将军岩 下一篇:九鲤湖梦墨之昭忠烈太学归魂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本网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话《秋生讲古》视频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妈祖诗词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2015年莆田市普高省一级达标校录取线公布 学习莆田话 莆田历史大事记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新莆田二十四景”简介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午尼至尊——林兆恩 走进木兰溪(阿钵) 2015年莆田中考作文题为“我终于说了公道话” 妈祖灵签解签 探访台湾原政界名人 陈裕清“台湾味”故居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九鲤湖“金马玉堂三学士”的传说 探进“蚶页”入“隐洞” 神奇的虎头山 妈祖:在津莆田人的家乡情结 生命之歌的凝固——读佘国平木雕作品《送别》 莆田市加强乡土文化建设 盲人卓金明: 梦想在指尖绽放 莆田市推进六大体系 建设生态城市显成效 林国新:小善成就“草根英雄” 马兰客之“客” 爱民富民的好村官——林建成 寻幽拾趣长光寺 吴英:康熙帝御封之威略将军 用心工作诠释责任——记莆田供电公司“十佳文明标兵”林鹏 郑铮携话剧《情感操练》来莆演出 莆商精神吸引人——上海各界话莆商 莆籍画家胡进曦作品在杭州展出 仙游玉田大桥桥下桥 “莲步”过兰溪 仙游县林氏大族谱 仙游首部村志《后溪村志》出版     导航标签   人物访谈 文化资讯 莆田方言 生活休闲 莆仙戏曲 史实珍档 读城品乡 历史名人 莆友自拍 政策法规 莆田荣誉 民俗节庆 摄影欣赏 传奇故事 旅游景点 现代名人 莆田美食 行业人物 文化聚焦 莆田市情 莆商风采 企业文化 姓氏族谱 莆话翻唱 古老照片 爱心公益 民间藏宝 书画摄影 创业人物 三一教门 妈祖文化 莆田风俗 莆田文物 古迹探幽 莆仙幽默 莆仙文苑 学校教育 莆企电商 景色镜头 娱乐体育 本土歌曲 莆田游记 莆田影视 莆田工艺 十音八乐 莆仙戏台 百姓故事 史海寻踪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