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07 栏目: 莆田艺术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6891 次
本文标签: 莆仙文苑
同事兼老乡曾少敏有两篇散文获得“云里风文学奖”,其中发表在《新民晚报》的《小名》在第13届“云里风文学奖”中获二等奖,还有一篇获奖的散文题目是《云外琴声入梦来》,两篇都是与他的母亲有关。他对文学的痴情跟他对亲人的情感一样纯真;他对待散文创作热情也跟他对待家乡和亲人一样有真挚的感情。他的QQ昵称叫“真爱无言”,就是以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的书名《真爱无言》为名;他的博客叫“云外琴声”,也是以他的第二本散文《笔走壶兰》里的一篇怀念他母亲的文章《云外琴声》为名。其实“真爱无言”也是一篇怀念他母亲的散文,收进他的第二本散文集。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曾少敏的散文创作一开始就以情感的倾注为出发点,不管是《真爱无言》还是《笔走壶兰》,他总是以表达爱亲人爱家乡的情怀为主要笔调。虽然后者比前者有更宽阔的散文视野,但仍然离不开情感这个灵魂。在他的散文集里,不管记人叙事散文,还是抒情议论散文,都给人有真情实感的阅读印象。
散文语言讲究真情实意,情真方能意切。他把自己情感放在散文写作里面,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散文意境里,能在情绪上带动读者。特别是《笔走壶兰》里的“无语东流”一辑里的那几篇,“都是含着眼泪写下的”。可以想象,当他悼念亲人的时候,他的一颗心和一双眼“无不被泪水濡湿”。
他5岁就失去父亲,所以他在《父亲》一文中写到:“小学毕业那年,有次考试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的父亲》,我努力思索着父亲的模样,却一个字也没写出来。我哭了,哭得很伤心,也很无奈,小小的心灵有一种强烈渴望父亲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伴随在我长大的岁月里。”文章的结尾他这么写:“这么多年过后,在这样一个寂静的深夜里怀念父亲,才知道,有种悲伤在心坎上,竟像藤萝越缠越多;才知道,有种思念在岁月里,就像绵长的流水,汩汩无了时……”
他怀念母亲的文章更多,情深意切。有《悼念母亲》、《云外琴声》、《真爱无言》、《难忘的情怀》等,以及在其他文章里也有对母亲感情的语句。他刻骨铭心地记得“二OO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晚上九时三十分”这个时刻,他的母亲名云琴,在《悼念母亲》一文中他写道:“回到家中老屋,满屋子都是你的身影。靠近床上被褥,仿佛还闻得出你亲手晒来的日香;推开厨房木门,仿佛你还在灶底下拨火添柴。”他在《云外琴声》也写到梦中母亲的情景:“梦中的母亲住在一座高山上。山与我之间隔着一湾绿水,水边生长着一大片芦苇。我拨开苇丛,撑一叶扁舟,过了好久好久,才终于来到了山脚下。山顶云间似有琴声飘来,缥缥渺渺,只可意会,不可伫听。我轻轻攀援,不忍扯断路边的一根枝条,不忍踩落山上的一块小石,只怕惊扰了母亲。琴声如诉,委婉地抚慰着我跋山涉水的艰辛。我终于到达峰顶,却见云海凄迷,雾凇静默,犹闻琴声在松林间缭绕。我茫然四顾,巨石之上有一把古琴。我直奔而去,手指尚未接触到琴弦,忽听得云外一声叹息,琴声随之戛然而止。”如此魂牵梦引的亲情,可谓“只凭魂梦接亲知”。
诸如这样带着感情的文字遍布在他的散文集里。
在《笔走壶兰》这本散文集里,他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他采访人物的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他写叙事散文能在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并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也带有思想感情。他的议论散文,注重表现自己的思想感受,发表他的价值观念,抒发他的内心感受,并洋溢着浓烈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潘真进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只凭魂梦接亲知——读曾少敏散文集《笔走壶兰》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