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0-25 栏目: 莆田艺术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10711 次
本文标签: 莆田美食
豆腐含有蛋白质,营养丰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豆腐制作方法大概是:洗豆、浸豆、磨成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浆,除掉豆渣,把过滤后的豆浆烧沸、把烧沸的豆浆舀入大陶缸里,灌入适量的盐卤,拌搅均匀,豆浆就会凝固成不规格的细小豆腐块,这时准备一块四边有方框的木板,把一块过滤用的纱布展平放在有方框的木板内,然后将凝固的豆浆倒进方框里,把过滤纱布结好,不致于豆浆溢出。用一块重量相应适合的石板压在上面,豆腐水就不断往下流,待水不流,只有滴水时,把过滤纱布结打开,并将豆腐翻过来,放在另一块豆腐板上,最后用刀把豆腐割成一块块正方形的小豆腐块,豆腐就制成了。(五代)谢绰《拾遗录》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有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制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豆腐为淮南王刘安所作者也。”
(清代)高士奇《天禄识余》记载:“豆腐淮南王刘安造,又名黎祁。”
以上众多的资料证实:豆腐的创制者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可是,有人说汉代还未发明制作豆腐之术,主要的理由是汉代的史书及资料无记载汉代有“豆腐”之名。考古发掘的实物(文物)可填补史书和资料的空白、缺载或补充其不足:
其一,《中国文化史词典·饮食》“豆腐”条记:“……一九六○年,河南密县打虎亭发掘的一号汉墓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可证豆腐至晚在汉代就有了。”
其二,《中国古代发明图典》记:“在东汉墓的砖石像中就有豆腐的制作过程:浸豆、磨豆、滤豆浆、压豆腐等整个制作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关资料的记载,出土汉代石刻、汉代砖石像文物等完全可以肯定:汉代已有豆腐制作的作坊。豆腐创制者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无需争辩。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思想家、文学家。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刘邦孙,淮南王刘长子,袭父封亦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得到武帝重视,后图谋叛乱,欲夺帝位,事泄自杀。其党羽受株连被杀害者达数千人。
有人说豆腐创制者是唐朝高僧江苏扬州人,曾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和尚,如:
(一)1980年第2期《中国烹饪》有篇文章《鉴真东渡与豆腐传日》说:“豆腐制作法在唐朝就已传至日本,是由鉴真和尚带去的。”
学者黄显功读《鉴真东渡与豆腐传日》一文后说:“此说在史料的证据方面很不充分,仅能作为传说而已。”可见《鉴真东渡与豆腐传日》这篇文章的历史证据是很缺乏的,实际上等于无资料、史料证据。此文的主张是鉴真和尚把制作豆腐的技术传到日本。其主张及结论不能成立。
(二)耿鉴庭讲稿、耿刘同整理的(小册子)《中日科技交流史上的鉴真》其中图片有日本的一个装豆腐干用的装袋上共有15个汉字(如图所示)。(按:为了方便起见,以下称耿鉴庭、耿刘同二人为“耿氏”)。耿氏对装豆腐干装袋上的文字解释是:“迄今,日本某一着名豆腐干的装袋,仍然写着‘淮南堂唐传豆腐干’(唐代淮南的治所在今日的扬州)。”
笔者经过研究考证后认为:
其一,耿氏将装豆腐干装袋上的文字释读为:“淮南堂唐传豆腐干。”有误,也不完整。正确的读法应为:“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黄檗山御门前”。
其二耿氏将:“淮南堂制”其中的“淮南”解释为:“(唐代淮南的治所在今日的扬州)。”把“淮南”解释为地名,实乃大错特错也。“淮南”是“淮南王”的简称,实是人名,是指创制豆腐的淮南王刘安,因此日本某着名豆腐(豆腐干)的制作堂名取名为“淮南堂制”。其目的是为了纪念中国汉朝创制豆腐的创制人淮南王刘安。
另据淮南王刘安招集文人宾客,并由淮南王主持下编撰的《淮南万毕术》、《淮南子》书名都带有“淮南”,因此日本豆腐干装袋上印有“淮南堂制”其中的“淮南”实是淮南王的简称“淮南”无疑。
其三因唐朝大和尚,过海大师鉴真曾渡海到日本,鉴真是江苏扬州人,又唐朝扬州有称为“淮南”的,如《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淮南”条的解释:“(淮南)唐、五代方镇之一。唐至德元年(756)置,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因而耿氏将“淮南”牵强附会解释为唐朝的地名扬州。此解释不妥,不是历史史实。
其四实际上没有人称鉴真是“淮南”人。而都是称鉴真是“江阳”人。现引录有关的工具书作为佐证:
(1)民国版《中国人名大辞典》“鉴真”条记:“唐高僧。江阳淳于氏子,住扬州大云寺。”
(2)1963年第9期《文物》里收有一篇题为《鉴真的东渡与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记:“鉴真(688~763)是扬州江阳县(今扬州)人,俗姓淳于。长安元年(701)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
(3)《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鉴真”条记:“鉴真(688~763),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日本律宗创始者。唐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
(4)《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鉴真”条记:“鉴真(688——763)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唐僧人。日本律宗初祖。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
(5)《辞源》“鉴真”条记:“鉴真(688~763)唐高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
(6)《辞海》“鉴真”条记:“鉴真(688~763)唐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本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上面有关的工具书证实:日本豆腐干装袋上的“淮南”绝不是地名。而是“淮南王”刘安的简称“淮南”。
宋代的《莆阳比事》、清代的《福建通志》以及《八闽掌故大全》、《福清市志》一致肯定:唐高僧正干俗姓吴,籍贯是莆田县人。
莆田宋代着名史学家郑樵在夹漈山着《通志》等书,人们就以“夹漈山”代称郑樵为“郑夹漈”、“夹漈先生”;莆田宋代着名大词人刘克庄居住在后村,人们就以刘克庄的居住村名代称刘克庄为“刘后村”、刘克庄着的书集(籍)称为“《后村先生大全集》”等……
同样的道理,豆腐干装袋上的“黄檗山”是指唐朝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的创建人、开山祖莆田人正干禅师。斯实是以山名(地名)“黄檗山”代称人名“正干”也。
至此,一句话:日本豆腐干装袋上的“黄檗山”是指正干禅师无疑。
莆田人正干禅师俗姓吴的证据:宋朝莆田人着名地方史(志)专家李俊甫的《莆阳比事》记载:“正干姓吴。”;清康熙版省志《福建通志·仙释·兴化府》记载:“正干吴姓。”一句话:正干俗姓“吴”是千真万确的。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豆腐(豆腐干)制作技术传日本的正干禅师具体是莆田哪个村的人呢?
涵江区的上俞村、墓兜村(梧郊村)世代相传制作豆腐,历史悠久,驰名中外,这两个村传统以制作豆腐为生。笔者最近二次到上俞、墓兜(梧郊)两个豆腐制作村去了解正干禅师到底是哪个村的人,首先是了解上俞村有没有姓吴的村民,了解的结果是:上俞村没有姓吴的。第二步是到墓兜(梧郊)村去了解,了解的结果是该村大约有三分之一村民是姓吴。与宋《莆阳比事》、清《福建通志》所记载正干姓吴相吻合,这样就可以大致断定唐朝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的创建者,开山祖正干禅师具体籍贯是今涵江区墓兜(梧郊)村人。
正干到福清县创建黄檗山万福寺后,成了黄檗山万福寺开山祖,正干以寺为家,长期居住在“黄檗山万福寺”,他把在家乡墓兜(梧郊)村所掌握的制作豆腐技术在黄檗山万福寺传授给了日本人(日本僧人)。日本人把正干禅师传授的制作豆腐的技术带回日本国,这样就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制作豆腐的技术传遍整个日本国。因此,日本豆腐(豆腐干)装袋上印有“黄檗山”是为了纪念豆腐(豆腐干)制作技术传日本的黄檗山万福寺创建人,黄檗山开山祖唐代莆田人正干禅师。
日本豆腐干装袋上的“黄檗山御门前”的“御门前”是什么意思呢?“御门前”应是日本国地名,如莆田的鼓楼前。御门前是日本某家卖豆腐(豆腐干)的地方。
日本豆腐干装袋上的文字总的意思:
之一,“唐传豆腐干”是:日本豆腐(豆腐干)的制作技术是由中国唐朝时传入日本之意。
之二,“淮南堂制”是:日本人纪念中国汉朝时创制豆腐的淮南王刘安之意。
之三,“黄檗山御门前”是日本人纪念中国唐朝时黄檗山创建者、黄檗初祖正干禅师将豆腐制作技术传到日本之意。
唐朝时莆田籍高僧、福清黄檗寺的创建人、黄檗开山祖正干禅师在一千二百多年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的豆腐制作技术传日本,可填补莆田地方志及吴氏族谱的空白。正干是莆田人的骄傲!是莆田吴氏的自豪! (林青松)
相关日志:
寻味仙草冻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唐莆田人正干把豆腐制作技术传日本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