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3 栏目: 莆田艺术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13532 次
本文标签: 书画摄影
陈剑生与吴伯雄合影
台湾海峡奔腾不息的波涛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象征,在历史长河里缔造璀璨的辉煌,亦留下千古的遗憾。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海峡两岸,吹绿了大江南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画艺术牵系着闽台几百年精神文明的纽带,为海峡两岸构筑一座连心的桥梁。
2012年,台湾之秋令人陶醉,枫叶殷红,菊花争艳,应台北客属研究会的邀请,陈剑生携百幅作品赴台湾举办书画展览。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亲切接见他热情地说:“这次书画展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不是商业性质,我特地接见你,祝书画展圆满成功”,随即挥毫题词:“陈剑生书画作品展”,剑生以《皆大欢喜图》馈赠。展览期间,遍布台湾各地的客家宗亲、莆仙同乡纷纷赶来参观祝贺。台北书画艺术界举行座谈会一致评价:“作品不但传承李耕画派的艺术特点,有所创新,还含有浓郁的舞台艺术的元素”。台湾多家媒体网络跟踪报道,剑生书画作品倍受人们关注和佳评。这次书画展是莆仙继2007年李霞遗作在台展览后又一重大书画艺事活动。书画展传递乡情、乡音、乡风,牵动海外炎黄子孙的心,盛况空前,誉满台北。
剑生从艺五十多年,潜心致力于书画创作和文博研究,出版多本画集、书法集,相继在龙岩、珠海、北京中国书画院和新加坡谭艺园、马来西来槟城等地举办多次书画展。1991年,新加坡举办“陈剑生书画作品义展”,由财团总裁姚美良先生主持剪彩,展出100幅作品销售一空,剑生将20多万元捐赠南洋客属总会,作为文教基金。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杨柏森赞扬剑生:“你的义举好得很,中国人捐钱给新加坡,你是第一人”。剑生先生以高超的画艺和高尚的情怀,为国画之乡赢得荣耀。
陈剑生先生1942年出生在仙游鲤城一位教育世家,深受国画之乡的艺术熏陶,自幼喜爱绘画,1967年福建艺术学院毕业后在闽西博物馆为美术师。现为闽西画院副院长、省美协会员、福建逸仙画院和李耕画院画师。
剑生先生擅长古典人物画,以历史典故,历史名人为创作题材,诸如:侠义豪情的《风尘三侠》;热血忠义的《关圣图》;气势如虹的《天下不可无此君》;博学羡鹅的《王右军恭学图》,还有《十八罗汉》、《八仙过海》、《东坡画竹》……这些工写结合的高士人物画苍古秀雅,流畅奔放,工细整合,气韵生动,堪称上乘之作。《达摩》是诸多画家笔下极力塑造的传奇人物,剑生别出心裁,大胆创新,绘制百幅《达摩图》形象不一,造型各异,笔锋刚健,豪放洗练,展示画家超乎常人的画面经营和笔墨纵横的功力。尤其仕女图《梅妃立雪》、《麻姑晋酒》、《文姬归汉》、《貂婵拜月》娴文淡雅,臻美绝伦,神彩奕奕,可爱可敬。这些作品从中起到缅怀名贤,教化风气,激励后人的宣传作用。他在《折枝梅花香满袖》坦述创作感言:“意在笔前,先从人体动态入手,一气呵成,上衣腰带及裙子等用线要有粗细、疏密、干湿,浓淡区别对待,统一中求变化,再用淡墨勾出五官,浓墨点眼睛,描出发型,并处理好脸手和梅花的穿插作用”。作品诠释了传统文人画的深刻内涵和美妙的意境。他的仕女画受到画坛前辈、李耕画院名誉院长蒋金读的赞赏和推崇,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欣赏和收藏。
剑生不墨守陈规,师古纳新脱窠臼,从古典人物画中超脱出来,融入生活内涵,以情入画,赋予新意。《西部春早》表现改革开放西部开发的蓬勃生机;《山花》描绘少数民族儿童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茁壮成长;《三羊开泰》刻划少女与绵羊的生活韵味和情趣。剑生心随时代风云,讴歌和谐社会,赞颂当今盛世,履行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使命。
剑生的书法极具特色,盘根错节,气象雄浑,笔势奇险,怪中藏美,仿郑板桥,形成板桥变体,自成一格——树根怪体,可与国画艺术相媲美,堪称书画双绝。
从陈剑生各个时期的作品变化,佐证他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体现他不断探索国画艺术的创意求新的进取精神。他在国画艺术取得骄人的成就,是艺术人生应得酬报。剑生无限留恋台湾的书画之旅,深深感受到台湾和大陆本是一条根的两棵常青树,同宗同祖一家人,书画是情缘,乡情暖心头。剑生先生虽已古稀之年,更加坚守砚田,执着绘画,将心血洒在追梦的画坛。让我为我的画家朋友祝愿:晚霞永在,壮心永存,艺术永恒。□张德成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海峡情 丹青缘——记陈剑生赴台书画之旅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