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签: 莆仙文苑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是古人对山以人显,人以山名的因果关系的诠释。在这里,古人所谓的“仙”不是彼岸世界的神灵,而是此岸世界的智者。大凡名山大川,曾经都有过历史文化名人的光顾,才使这些名山大川被赋予“仙气”。而延寿溪的“仙气”,却赋予了延寿溪以灵魂。
延寿溪除了她的天生丽质外,更以她独特的文化内涵装点着她的美丽。正如一个人一样,仅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内在的美丽,只能是“金玉之外”的缺憾美,一个人只有外美与内美的完美结合,才给人以秀外慧中的美感。而构成延寿溪美丽的元素,却是神奇的状元文化。
谈到延寿溪的状元文化,人们总是如数家珍地道出早在唐代,延寿溪就出了福建第一位状元徐寅。还有延寿溪的徐铎及莆田人薛奕高中宋代熙宁年间的文武状元。故被宋神宗誉为“一方文武魁天下”,成为延寿溪状元文化的美谈。在这里,宋神宗所赞的文状元徐铎就是徐寅的第七世孙,而薛奕虽是莆田山区人(一说仙游枫亭人),但他却仍被罩上延寿溪状元文化的光环。据说薛奕家的状元红荔枝,就是从延寿溪徐家移栽的。其实,谈到延寿溪的状元,还有徐氏入莆始祖徐务的八世孙、徐寅的四世侄孙徐奭,他的七世祖徐玖,系徐务的次子,后迁居建阳。徐奭于宋真宗年间高中状元,徐奭作为莆田徐氏的直系后裔,其身上也遗传了延寿溪状元文化的基因。
莆田人对状元文化总是津津乐道。徐寅是否是唐代崇宁间的状元,一千多年来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徐寅在殿试时得中第一,只因不按皇帝的旨意改赋,被皇帝取消了状元称号。有说徐寅以赋取得皇帝赏识,荣获诏赐状元。有的还引经据典,以在徐铎高中状元后,宋丞相文彦博赋“龙虎榜头孙嗣祖,凤凰池上弟联兄”的诗祝贺证实徐寅是唐代状元。
莆田人的状元情结,可以说由来已久,挥之不去。在朝廷上,甚至演出了廷争状元的佳话。据说明代永乐年间,莆田人林环高中状元,而同乡陈实不服,认为自己的学问高于林环,本科状元非他不属,提出明成祖钦点状元不公。明成祖见有人敢廷争状元,便命大学士解缙出题复试,其题目是“孔子七十二贤,贤贤何事,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解缙所出的试题刚好一百个问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问策》。想不到,林环和陈实竟应对如流。于是,在中国的状元文化史上,留下了莆田人廷争状元的一段公案。我想,正因为莆田人有敢争天下第一的精神,才铸就了莆田作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辉煌。
如果说,延寿溪的状元文化本身就是八闽大地的一个奇迹,而关于延寿溪状元的传奇,却赋予了延寿溪状元文化的神秘色彩。据南宋李俊甫撰的《莆阳比事》记载,在宋熙宁九年,有一盲人,预测新科状元将出在莆田延寿溪,他便赶赴延寿溪寻访状元,到了延寿溪后,那位盲人先是听到方会的朗朗读书声,便认为方会是新科状元,后来到徐铎家摸到徐铎时,认为徐铎才是真正的新科状元,方会只是进士。作为一个盲者,坐在家里就可预知新科状元将出在延寿溪,不能不令人叹为神奇。盲者寻访状元,按今天的“科学”说法,这只是迷信,但这种应验的“迷信”,却又似乎令人不得不信,在这些具有超能的人身上表现出的真知灼见,不能简单以“迷信”一词否定之,因为人类对神秘世界的探索,还是处在童年,我们不能把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一概斥之为“迷信”。
在徐铎高中状元的那一年,除了“瞽识状元”的神奇外,还有“莲开并蒂”的奇异。这个奇异的故事又出在李俊甫《莆阳比事》的记载中,据说,在徐铎、薛奕高中文武状元的时候,当年的兴化府署所在地薛公池上,竟神异地开出并蒂莲花,应了当年徐铎、薛奕高中文武状元的祥瑞。
在唐代,我们莆田出了位有名的易学术数大师妙应禅师。据说,徐寅家的水井就是妙应禅师勘定的,妙应并预言此井开凿后,徐家必出大贵。果然在宋熙年九年,出了状元徐铎,该井后来也就被人们称为“状元井”了。二十多年前,我们还特地前往探秘,只见该井一半井水是浑的,一半是清的,在一井中井水泾渭分明,不禁使人联想到“神奇”两字。
徐寅作为莆田唐代的诗坛圣手,辞赋名家,历来有“锦绣堆”之号。其作品流传到今天的朝鲜地区,据说朝鲜当年家家户户争把徐寅的赋镌刻在屏风上并涂上金漆珍藏。作为宋末江湖派领袖、词坛盟主的刘克庄,其词与辛弃疾、陆游鼎足而三,对徐寅也耿耿于怀,他特地在延寿溪畔建造自己的别墅,并发出“门外溪山皆我有,如今不必呼徐潭”的豪语。想不到,刘克庄在吟出上列两句后,在晚上入睡时,竟梦到徐寅捬其背吟着:“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有兴必有替,何必苦相侵”的诗句,把睡梦中的刘克庄吓出一身冷汗。刘克庄醒来后,觉得愧对先辈徐寅,便记下了他在梦中与徐寅对话的奇遇。刘后村生前创作诗歌数千首,但从诗的艺术上说,并没有超越徐寅。徐寅作为诗、赋一代名家,赋予延寿溪以诗的灵魂,给延寿溪以诗的美丽。朱金明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