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签: 莆仙文苑
1960年1月1日我调任莆田县委农村工作部,管全县农林渔牧付工作,经常上大洋下南日,南日给我的印象最深,不时浮现脑际。下南日必须搭船:有从涵江新桥头搭南日客轮,须根据水时,退潮去南日,涨潮回涵江。上船的时刻是按水时而定的,需2~3小时行程,在船上就一餐;还有从莆田车站坐车至石城,渡船是等班车到后才开,时间比较固定。船渡的距离和时间都是去湄洲的三倍多,要45分钟以上。一般船在海面翻腾激烈,尤其是刮台风时,也有开不过去而返回,但也有风平浪静、海平如镜的时候。记得60年代是帆船,靠风力推动的,太阳快下山了,船还在海面,只有我和原鲁山在肚面,有一块竹席在肚面,我坐在竹席上,老原坐小竹凳上,谈话着。后来我睡在船上看星星,船老大边摇橹边吹口哨呼风来,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摇橹声和呼风声。吃晚饭时到南日公社。若刮台风不能过去,只能住宿石城,我都是住部队的客房。所以去南日比较麻烦,不像去湄洲,无论怎么恶劣气候都能出入。
过去,南日没有码头,渡船不能靠岸,要用小舢舨驳到沙滩,脱鞋涉水上岸(沙滩)。还要看风向,有从坑口、石盘或岩下等地上、下船。就石城这里也有两个码头:南码、北码。
南日分东西两半岛,原来是东西两个岛,后来变浅相接了,就建条公路相通,南边是围垦。
南日岛古称南匿山,扼兴化湾咽喉,东频台湾海峡,与湄洲岛并称姐妹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是扩大对台、对外贸易的窗口。著名的南日水道,历来是海上南北交通的要冲。
素有十八列岛之称的南日,有大小岛屿45个,礁哆25个,都是沿海各个乡镇最多的。总面积52平方公里,是我市第一大岛,我省第四大岛,是莆田、福清的海上门户。北为福清的野马屿,东北为平潭的圹屿,南为乌丘岛,东即台湾海峡,西距石城码头七海里,距莆田市区68公里。南日本岛东西长,西北狭,中间平坦。解放后属13区,1952年为24区,1955年为南日区,1957年称乡,1958年建立南日人民公社,社址在海山上惠村。
过去岛上风沙扑面,地秃山荒。解放后,大力营造沙林带4784亩,有1.4万亩秃山和沙滩都披上绿装,还创造在石头上种活树技术。岛上秃山多风化石即冇石,此石一压就碎,只能筑堘,不能盖房。在冇石上挖孔,放入好土和肥料,种上树苗,经常浇水,慢慢树苗长大成林,树根钻进冇石、落叶变成泥土,长出青草,秃山成了青山。把荒山和沙滩连成一片造成林海,因为是同时种植种类相同、大小一样,且树林面积很大,所以一般人不得轻易深入其中,以防进入后迷失方向出不来。传说一妇女进入林中方便,怕路人看到,走得很里面,事后忘了进来方向,走不出来,在林海中转来转去,饿死在里面了。
五屿是南日较大的岛屿,设四个村,即小日、鳌屿、罗盘、赤山四个村,其中罗盘分东西两个,故称五屿。南日至五屿海底,从西南到东北,有条长几里的台阶或是断裂带,一直线地整齐走向。在退潮时,我在去五屿的渡船上明显地看到:潮水像陡门水一样地滑下来,船过来也像过闸一样。我到东罗盘看到:新建一条街道,两旁有整齐的店面十多坎,群众说是赵永福书记拨款和杉木支持建成的。原来县委赵书记也曾到过罗盘了解民情。
南日镇山海兼优,资源丰富。花岗岩石储存量有两亿多立方米,林木一千多公顷,自燃有余,向外出售。岛岸线66.4公里,盛产石斑鱼、龙虾、鳗鱼、黄瓜鱼、棱子蟹红毛藻等一百多种名优特水产品。藻类、鲍鱼、对虾、深水吊养牡蛎、网箱养鱼等六大养殖基地形成规模,养殖面积860多公顷,各种鱼船820多只,年水产总量达6万多吨。
南日岛烈士纪念碑屹立于岛上尖山山腰,系为纪念1951年和1952年英勇抗击蒋军骚扰而光荣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们而建的。1951年12月7日,蒋军残余两个营来犯南日岛,解放军6575部队侦查排、机枪排在岛上人民支援下,展开守卫战,排长徐戚以等39位同志壮烈牺牲。蒋军又于1952年10月11日,拼凑了一个加强师,梦想凭借海、空军的配合,再登南日岛。解放军6573部队一连迫击炮排、重机枪排和团侦查排奋勇作战,还击犯敌,我255团陆战营和6573部队二营冒着惊涛骇浪渡海支援。在我强大的海防部队陆续增援下,犯敌终于狼狈而逃。在这次战役中255团机枪排坚守后山阵地,全排战士壮烈牺牲;机枪手李忠志举着手榴弹冲进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6573部队六连副指导员张相义,以一个排的兵力,在坑口附近的小山上,连续击退一个营敌军的轮番进攻,最后,他砸了武器,壮烈捐躯;六连三副排长荆玉珍率领第九班战士,坚守坑口前沿小山头,抗击一营敌人的几次冲锋,虽遍体负伤仍肉搏到底,英勇殉职;6573部队二营官兵渡海作战至最后,全部跳入大海,壮烈牺牲。
南日岛的今天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把她建设成五业生产兴旺、环境美好的海上乐园。 吴炎年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