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6-21 栏目: 莆田人物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11398 次
本文标签: 百姓故事
击鼓,擂鼓,是逢年过节、庙会或庆典等活动中最常见的传统节目之一。记者带您走近传统手工制鼓业及制鼓老艺人,一起关注和展望这一传统手工艺和艺人的现状与未来。
“鼓王”做鼓
在涵江横街,有位被当地人尊称为“鼓王”的老艺人叫祁秋连。今年52岁的祁秋连,出生在涵江一个做鼓世家,自他的爷爷那一代开始做鼓。他的父亲也把做鼓当做谋生的工艺干了一辈子。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刚念完初中的他又子承父业鼓捣起做鼓行当。至今已有24年了。
昨日,记者慕名走进横街,刚到街口,便听到巷尾传来“咚咚咚”的擂鼓声。循声走进祁秋连的作坊,祁秋连高兴地说:“但凡新鼓做成,我都要擂一阵子大鼓,几十年来一直如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祁氏做鼓作坊里,堆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牛皮鼓,记者见到秋连正在用木工凿子用力地给一个已经成形的大鼓加木楔子。虽然已50多岁的人了,但他身板硬朗,手脚麻利,眉宇间流露出老艺人特有的专注气质。在谈及“鼓王”这一美名的来历时,祁秋连自豪地说,祁家制造的牛皮鼓是名不虚传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做到“三过”。即一是能过更。在晚上12时后露水打过后,鼓声依然洪亮清脆;二是能过山。这山打鼓那山响,鼓声能回荡山谷;三是能过坳。鼓声洪亮、高亢,能够越过山坳。
向记者介绍做鼓的工艺流程时,秋连说,制鼓包括选材、刨板、铆接、箍紧、蒙牛皮、钉竹钉、打底、上漆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他说,制鼓的材料十分讲究,鼓身要选用坚硬的桉木、苦楝木等,鼓面必须是本地老水牛的鲜牛皮,皮子的韧性、厚度要适中。鼓皮蒙好之后要绷鼓,不仅要求经验丰富,而且要求要有较好的体力……经过一道道缜密复杂的工序,做好的鼓敲起来声音才会浑厚、纯正。
至于做鼓这一民间传统工艺是否也面临后继乏人问题。祁秋连不无感慨地说,哪来的后继之人?他儿子在一单位上班,与鼓无缘,年轻人因为做鼓辛苦,而且收入也不高,所以没人愿意学。
“鼓头”说“鼓”
打了21年鼓,今年 41岁的郭雪征是涵江女子车鼓队的“鼓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鼓王”祁秋连手工制作的牛皮鼓赞不绝口。
她告诉记者,21年来,她不知打过多少回鼓,打过多少种鼓。但是打来打去,觉得还是“鼓王”祁秋连手工制作的牛皮鼓堪称鼓中之王,不但音质好,而且很耐打,通常一面鼓能打十几年。而机械制作的鼓,不但音质差,而且不耐用,一般用了三五年就得“退役”。鼓王做的鼓,打起来真正叫八面威风,四方震撼。她不但自己在使用这种鼓,而且还向她的朋友推荐这种鼓。但由于人才太少,有时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民间手工鼓王后继无人的尴尬现象?郭雪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鼓的市场销量毕竟有限,一般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单位拥有一、两名制鼓就可以了,同时一面鼓通常能用上好几年,致使销路有限。二是机械制鼓尽管质量欠佳,使用寿命不长,但由于手工制鼓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在市场很难看到手工制作的鼓,因此客户们也只能随行就市了。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让民间做鼓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郭雪征表示:一是要借故助广告这条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传统制鼓的优点以便拓宽销路。二是要想方设法培养接班人。她觉得这么好的民间工艺要是真得失传了,那就太可惜了! 钱碧云
相关日志: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鼓王”祁秋连:传统制鼓业 后继乏人忧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