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签: 妈祖文化
南宋时期,妈祖传说有许多抗金平寇故事,从中反映当时国家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也生动表现妈祖鲜明的爱憎,是妈祖文化爱国主义精华。
宋代莆人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记载一段妈祖抗金故事:“开禧丙寅(1206年),金寇淮甸,郡遣戌兵,载神香火以行,一战花黡镇,再战紫金山,三战解合肥之围。神以身现云中,著旗帜,军士勇张,凯奏以还。”元人程端学的《四明续志·灵慈庙记》也有类似记载:“嘉定元年(1208年),金人寇淮甸,宋兵载神主战于花黡镇,仰见云间皆神兵旗帜,大捷,及战紫金山,复现神像,又捷;三战遂解合肥之围。”上述两作者在不同朝代所写同一历史事件,时间相差仅2年,但历史事件描述基本相同。
据史载,宋开禧二年(1206年),即金泰和六年(1206年),时任金国同知蔡州防御使事的抹撚史圪塔率军攻宋,这就是丁伯桂《庙记》记载的“金寇淮甸”。淮甸,泛指古淮水以南,即今安徽、江苏中部一带。元脱脱《金史·列传》卷九十三载:“十月,揆(金朝平章政事)以行省三万出颖寿,史圪塔为骁骑将中军副统,克安丰军,战霍丘、花黡”,包围合肥。花黡镇,北宋置,在今安徽寿县西北淮河南岸,为合肥外围一战略要地。
面对金兵入侵,“郡遣戌兵载神火以行”(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宋军与金兵打得难解难分,胜负难定之际,妈祖神灵出现,宋兵仰见“神以身现云中,著旗帜,军士勇张。”(同上),取得初战之大捷。这是开战第一局。继而宋金两军转到安徽寿县东北、淮河南岸的紫金山再战,“复见妈祖神像又捷”(程端学《灵慈庙记》)。士兵在妈祖神灵的激励下,取得第二个战役大捷。接着一鼓作气,取得解合肥之围第三次大捷。
关于这次抵御金兵南侵战斗,南宋爱国词人陆游也有诗印证:“六月暑方剧,喘汗不支持;逃之顾无术,惟望树影移”,“方今诏书下,淮汴方出师。黄旗立辕门,羽檄昼夜驰。大将先擐甲,三军随指挥。行伍未尽食,大将不言饥。渴不先饮水,骤不先告疲。吾侪独安局,茂林荫茅茨。”(陆游《剧暑》)诗中“方今诏书下,淮汴方出师”几个月后就发生宋金之战,其“淮汴”与“淮甸”之地点基本吻合。“淮汴”是指宋时汴水至安徽北部汇入淮河,与史实的宁宗出师抗金攻打宿州、寿州等江淮一带作为战场一致,只是时间上与程端学《灵慈庙记》记载的“嘉定元年(1208)”相差二年,而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的“开禧丙寅(1206)”当与史实相符。妈祖爱国抗敌也反映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精神风貌。
南宋时期还有许多妈祖显灵平寇传奇,生动表现她嫉恶如仇、扶危救难崇高品质。
宋代莆人丁伯桂在《顺济圣妃庙记》记载:“福(州)兴(化)都巡检使姜特立捕寇舟,遥祷(妈祖)响应,上其事,加封‘善利’。”又有“朝家调发闽禺舟师平大奚寇,神著厥灵,雾障四塞,我明彼晦,一扫而光。”“莆之水市,朔风弥旬,南舟不至,神(妈祖)为反风,人免艰食。海寇入境,将掠乡井,神为胶舟,悉就擒获。”(同上)
南宋洪迈《浮曦妃祠》载有:一商船遇到海寇,而“对面不相睹识,全如深夜。既而开霁帖然。贼船悉向东南去,望之绝小”。记载妈祖显灵使之避开海盗而自救。宋真德秀《圣妃宫祝》则记载:“今舟师追贼,……使不得遁,王师大捷,一网弗遗。……皆神(妈祖)之大惠也。”这是妈祖显灵又一大捷。《夷坚续集》也载:“宋朝太姨山有强盗扰攘,久而未获。捕将入祷,……贼见之,惊惧奔溃,悉为掩捕。”
在莆田境内亦有平寇之事,如元代程端学《灵慈庙记》有载:“(绍兴)三十年(1160年)海寇啸聚江口,居民祷之,神现空中,起风涛烟雾,寇溃就获。”“乾道三年,……又海寇作乱,官兵不能捕,神迷其道,俾至庙前就擒。”(同上),“嘉定十年(1217年),亢旱,祷之雨,海寇犯境,祷之获。”(同上),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祷捕海寇,得反风胶舟就擒。”这一事件在乾隆《兴化府志莆田县志》记载更详细生动:“景定辛酉(1261年),巨寇泊祠下,祷神不允,群肆暴,慢醉卧廊庑间,神纵火焚之。贼骇,遁、风沙昼晦,各跨浅而败。”时间相隔一年,但均叙述妈祖爱憎分明,不惜烧毁庙宇、烧死众多醉酒海寇。群贼大骇而逃,慌乱间不少贼船搁浅而束手就擒。
上述妈祖在南宋抗金平寇中显灵助威的传奇,是妈祖信仰初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表达广大民众对妈祖精神的颂扬和崇敬。黄国华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妈祖与宋代抗金平寇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