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步替父报恩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home 莆田文史 朱国步替父报恩       朱国步替父报恩  时间:2012-06-10 栏目: 莆田文史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6812 次 

    本文标签: 传奇故事

     相传唐代有个人名叫朱敬则,位居宰相,颇有政绩,深得皇上器重。他曾代天巡狩,微服密访,视察民情。有一次,他到莆田黄石一带,身染重病,猝倒路旁,不省人事。凑巧,当地老农朱仁新路过,见此状,顿生恻隐之心,就将朱敬则扶回家中,悉心照料,由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朱敬则通过密访,查到皇亲国戚受贿枉法,鱼肉百姓,逼死人命的犯罪证据,他为民请命,欲惩奸除恶,但终因斗不过王爷的权威而郁郁不得志,从此归隐林下……

   朱敬则休闲在家,时常牵挂黄石朱仁新一家,于是他带夫人和两个儿子南下,欲与恩人共叙旧情,以表思念之情。到了黄石之后,老汉说到家事,不禁泪沾衣襟,原来老汉家惨遭不幸,他唯一传宗接代的儿子得病亡故。闻此噩耗,朱敬则心中悲痛不已,他毅然决定:把老二朱国步叫到跟前,将仁新救他的往事重提一番,然后郑重地嘱咐国步,要他拜仁新为爷爷,好好服侍他老人家颐养天年。从此,仁新与国步相依为命,享受天伦之乐。

   仁新是心细之人,他想国步出身书香门第,老呆在家中,会误了他的前程。他闻石梯建福禅院住持木锄祖师曾任节度副使,不仅文韬武略精通,而且医术精湛,就偕国步同登石梯山拜访求学。

   拜访木锄祖师后,仁新与之促膝畅谈,聊起家常,感叹自己胸无点墨,恐辜负宰相家的贵公子,国步一片孝心,日夜相伴,可就学无门,说到此处伤心悲咽。木锄祖师听了深受感动,也明白朱老汉的言外之意,又见国步的仪容举止,认为孺子可教,就留国步在石梯习读……

   朱国步在相府家风的熏陶下,已有一定根基,经木锄祖师的悉心教导,加上自己刻苦攻读,自此满腹经纶,后赴京应试,中了进士,钦点十三道御史,赴山东曲阜陬村祭祖,拜谒父母。敬则十分欢喜,感谢仁新对他二儿子的栽培,朱国步随后回莆田拜谢朱家的列祖列宗,衣锦还乡,光耀门庭。并专程到石梯建福禅院酬谢恩师,撰诗一首:“院前一字风光奇,帅亦为师世间稀。泽可格天缘由教,功昭铭心永不移。”并亲书以赠恩师。

   朱国步任十三道御史时,访察吏治,不畏权贵,直言议谏,声震朝野,深受百姓爱戴,成为朝廷的股肱之臣。他将家眷及仁新夫妇俩老人都接到京都任上,对二老竭尽孝敬之心,终身赡养。不是骨肉胜过骨肉至亲,这两家以恩报恩的故事,成为千秋佳话。               (方金添/整理)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乌亮武师一招制胜

陈知县断案

紫霄“状元桌”的传说

哆头‘麦麸竹蛏’与‘驸马蛏溜’的故事

五百金财主的传说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朱国步替父报恩

    上一篇:藏龙卧虎草莽间 ——郑五哥文采折服钦差的传说 下一篇:芒鞋竹杖兴悠然——聘君墓的传说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本网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话《秋生讲古》视频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妈祖诗词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2015年莆田市普高省一级达标校录取线公布 学习莆田话 莆田历史大事记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新莆田二十四景”简介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午尼至尊——林兆恩 走进木兰溪(阿钵) 2015年莆田中考作文题为“我终于说了公道话” 妈祖灵签解签 探访台湾原政界名人 陈裕清“台湾味”故居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戏中有歌 歌中有戏——仙游首部音乐微电影《回首之间》热播 莆田安姓史考 莆田首家民间博物馆——黄羲博物馆开馆 让九条茶再度飘香 破解莆田话 莆田话访谈《家有考生》 仙游将举行首届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赛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黄文谦当选全国最美志愿者 湄屿风光 仙游进士傅烨与关帝灵籤 烟雾迷蒙望夫塔 第十五届李氏宗亲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蔡京的老师林迪 埭头福慧寺 留住乡愁 以德润心——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洋尾村寻源访古记 北溪诗韵 莆田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银奖 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古风古韵展新颜 明初兴化府的人口变化     导航标签   史海寻踪 传奇故事 本土歌曲 学校教育 百姓故事 书画摄影 莆仙戏台 创业人物 莆田市情 摄影欣赏 莆田风俗 人物访谈 莆仙幽默 莆田文物 莆田工艺 莆仙戏曲 莆田荣誉 十音八乐 娱乐体育 莆友自拍 莆话翻唱 读城品乡 莆田方言 莆商风采 妈祖文化 文化聚焦 历史名人 企业文化 行业人物 政策法规 莆田美食 爱心公益 莆田游记 旅游景点 文化资讯 史实珍档 莆企电商 古老照片 现代名人 莆仙文苑 民间藏宝 民俗节庆 莆田影视 三一教门 姓氏族谱 古迹探幽 生活休闲 景色镜头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