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畔到海滨——我的大学求学时期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home 莆田艺术 从江畔到海滨——我的大学求学时期       从江畔到海滨——我的大学求学时期  时间:2016-03-23 栏目: 莆田艺术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3213 次 

    本文标签: 莆仙文苑

     我的家父年轻时考上泉州第四师范,因家境困难辍学,祖籍在仙游麦斜岩的祖先,迁到城里做灯笼为生,曾祖父那一代,在飞钱巷置一房子,我父辈5个兄弟,他最小,辍学后便去谋生。后与书峰农家女子结婚,成家立业。父亲早年失学之痛,把希望寄在子女身上,大概我书读得较好,他希望我能上大学,甚至出洋留学。

   我高中毕业后,经过一年补习,考上美国人办的协和大学中文系,学校在福州魁岐,站在高处的院楼前,可眺望闽江,在江边的这所大学,风景秀丽,学校的教师多为洋人,课本和讲课都是英文。那时莆田籍学生林兰英已经毕业,到国外留学去,无缘见到她,后当上著名的院士。国文老师是严叔夏,是严复的儿子,当时倾向进步,我的一篇作文写一个工人参加进步活动被开除的故事,他批语:“有意思。”协大确是当时地下党的活动基地,近年我为平潭作家撰写《曾焕乾传奇》、《翁绳金传记》等书的序,其主人翁都是协大地下党的领导人。我那时所接触的莆田籍同学黄氏,借我阅读进步书籍,解放后才知道他是城工部的,我进校只读一年,就解放了,在校参加义卖、朗诵诗歌等活动,到福州台江等处募捐,救济贫民。第二学期提前放假,回故乡经在厦大读书的堂哥介绍,参加抄大根活动,他是地下党员,仙游解放前,我连夜抄《新民主主义论》部分内容大字报张贴。

   故乡人民迎接解放军进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歌声到处飘扬,我想参加工作,不再念书,而父亲则希望我再去念大学,正好堂哥从厦门大学来信,学校招收寄读生,后再考转学。我便随伯母往厦门的军车去厦门,堂哥许彧青接管厦门日报,我童年从厦门回家乡时,父母就借居许彧青住宅。在伯母书桌上,看见许彧青的照片,那时他是新四军的,听说在莆田念书时,参加地下党,有次叛徒带军警连夜到许家逮捕彧青,机动灵活的他,知道不妙,从后门逃走,先到南洋,抗战回到解放区,解放后被派到厦门市委任要职,住在厦门日报社宿舍,伯母和他团圆,我在厦大常去看他们,堂姐也参加了工作。后来许彧青被调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离休前当过副省长,逝世时我曾写悼念他的文章。

   在厦大就读时,备战气氛相当浓厚,边读书,边挖战壕,那时校长王亚南,请在英国剑桥留学的郑朝宗回国任中文系主任,接替余老主任的班。他教我们写作,徐元度教授教我们文艺理论,黄典诚教授教新文字,还有些名家任教,如林惠祥教社会发展史。当时刚解放,社会工作热情感高,参加厦门市区户口整理,走街串巷,结束正逢地下团公开,我被高班同学介绍入团,后当厦大团委会宣传部部长、厦大学生会文化部部长,读好书的同时,参加许多社会活动。第二年参加转学考试,我以第一名成绩成为厦大中文系正式生,实现从江畔大学到海滨大学的顾望。

   这所大学,是鲁迅曾经来就教的高等学校,陈嘉庚创办的大学,后改为国立大学,鲁迅写给许广平信上说这所学校“风景佳绝”,那时他应林语堂邀请聘到厦大就教,先宿生物楼,后搬到集美楼。这段生活,在《雨地书》中记述得相当详细。

   我在厦门大学就读时,先宿于映雪楼,楼下是演武亭,即郑成功练兵的操场。后来也住过囊萤楼,这两座楼落在一字形的建筑首尾,陈嘉庚取古人刻苦读书典故为楼名,勉励学生勤学苦练。校训“止于至善”,系当时南方之强。

   当时我所担任的社会工作,锻炼最大的是当厦门日报和厦门青年通讯员,厦门日报那时就在中山路一座楼房上办公,我经常去送稿,报社也常派编辑和我们联系,组织通讯员学习,记得还学习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报社青年女编辑姓费,是上海南下的,她常和我们联系,我写稿较勤,被评为模范通讯员,在大会上介绍经验,初次在大会上讲话,很紧张,连讲话稿都忘记了,经过锻炼,在会上讲话就习以为常了。我写好通讯,比较有影响的算是《厦大一年》,即写了厦大解放后一年的变化。

   厦大不久创办《新厦大》校刊,是一张报纸,我参加编辑,有时工作通宵。后又创办厦大有线电台,设在映雪楼楼下。初播时,我在寒风中的楼外听播音,心中热乎乎的。寒假也没回家过年,留校到附近部队慰问,还留下有当时的照片。由于工作热情,被评为厦门市模范团员,记得厦大只评上我一人,母校给我的荣誉,毕生难忘,厦门电台还请我去讲话,向全市广播。校刊上还报道我的事迹。

   最荣幸的是,我在厦大礼堂聆听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讲话,他用闽南话讲演,要作翻译,王亚南校长主持,他说:厦门大学和陈嘉庚分不开,提到厦大就要提到陈嘉庚,提到陈嘉庚,就要提到厦门大学。事实恰是如此。

   三年的厦门大学学生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母校给我的恩情,却是一辈子难忘的。

   2016.2.29于榕城 许怀中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儿时的七夕节

荔枝来

七月七, 炒糖豆

秋风吹,螃蟹肥

龙眼往事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从江畔到海滨——我的大学求学时期

    上一篇:回想乡下做豆腐 下一篇:世界技巧锦标赛今日在莆田开幕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本网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话《秋生讲古》视频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妈祖诗词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2015年莆田市普高省一级达标校录取线公布 学习莆田话 莆田历史大事记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新莆田二十四景”简介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午尼至尊——林兆恩 走进木兰溪(阿钵) 2015年莆田中考作文题为“我终于说了公道话” 妈祖灵签解签 探访台湾原政界名人 陈裕清“台湾味”故居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借助音律弘扬妈祖精神 爱心单曲《归来》传唱火热 国际网联男子巡回赛福建站在莆田开球 福建人发红包更重感情 莆田人红包最大 莆田元宵竹枝词 莆田担盘竹编从艺者陈国童 不再沉默的塘边村 怀念朱成淦先生——《朱成淦画集》序 三栖艺人金文珍 亦书亦画亦根雕 出海梦,上海梦——涵江港口海运之往事 看仙游县携手阿里巴巴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从史学角度评《小五哥的故事》 莆仙婚俗“请转马”(请女婿)的来历 40印尼华裔青少年在妈祖故里湄洲岛体验妈祖文化魅力 莆仙话逆序词:倒过来说也成词 莆田广业山区婚嫁习俗 黄志鹏:“禅”以入微 细雕“馨”石 爱拼才会赢——记大连闽荣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荣 莆田的“总元宵”和“妈祖元宵”习俗 《重刊兴化府志》之民本意识 莆田方言俗语:丧葬不忌说词 俗语有好意头     导航标签   莆田美食 史实珍档 行业人物 民俗节庆 古老照片 莆田荣誉 历史名人 古迹探幽 景色镜头 现代名人 莆仙戏曲 文化聚焦 莆田市情 十音八乐 旅游景点 莆商风采 学校教育 人物访谈 生活休闲 姓氏族谱 书画摄影 三一教门 莆田游记 莆企电商 本土歌曲 莆仙戏台 娱乐体育 创业人物 政策法规 摄影欣赏 百姓故事 莆田工艺 民间藏宝 莆田影视 莆田文物 莆友自拍 企业文化 莆田方言 莆仙幽默 文化资讯 读城品乡 妈祖文化 莆话翻唱 爱心公益 史海寻踪 莆仙文苑 传奇故事 莆田风俗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