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包含海洋精神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home 妈祖文化包含海洋精神       妈祖文化包含海洋精神  时间:2016-03-14 栏目: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3675 次 

    本文标签: 妈祖文化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福建经济中民营经济占三分之二,福建人更是足迹遍天下,许多当地民众信奉的妈祖文化就包含着海洋精神”,引起热烈反响。3月11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湄洲日报社、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联合召开学习李克强总理关于妈祖文化重要讲话座谈会,20多位妈祖文化专家学者畅谈体会,现刊出部分专家学者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妈祖文化是海洋精神的标志

   海洋精神是人们在接触海洋、驾驭海洋、征服海洋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对于海洋规律性认识的精神成果。作为海上女神的妈祖,千百年来受到广大民众的无限崇敬和虔诚膜拜,成为海洋精神的标志。特别是从事海上捕捞、海上贸易、海上运输的渔民商民船民在妈祖的旗帜下,形成了胸襟广阔、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处变不惊、慷慨无私、海涵包容的坚强海洋性格。由这种鲜明性格组成的福建闽商群体,胆识超人,精英辈出,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眼看世界,闯出新天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古为蛮荒之地,为求生存,图发展,一代代闽人弘扬以妈祖为标志的海洋精神,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主持翻译《四国志》的林则徐,翻译介绍《天演论》的严复,都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人物。一大批背井离乡外出创业的、在异国他乡创出一片新天地的佼佼者中,有堪称“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著名印尼华人企业家、东南亚首富林绍良先生,以“万金油大王”著称的胡文虎先生,旅日侨领林同春先生,新加坡地产大王黄连芳先生,当代闽商著名慈善家曹德旺先生,都是福建人民引以为豪的代表人物。

   勇于立潮头,敢拼才会赢。海洋面积广阔无边,海洋气象神秘难测、海洋生物奇形怪状,海洋安全复杂多变。人类的海洋活动,从开始的神秘感、恐惧感,到进入海洋逐步产生的亲近感、成就感,是经过了种种代价反复探索的过程。这期间,妈祖传奇故事的精神鼓舞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在狂风暴雨的黑夜里,在舟楫倾覆的一瞬间,突然出现红衣女子破浪而来,一盏红灯照耀海面,顿时风平浪息,妖怪无踪,这是怎样的激动人心。于是,人们不再畏惧,不再恐慌,而是知难而进,勇立潮头,拼搏前进,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险,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试看今日闽商的雄厚力量,再看妈祖在沿海沿岸的鼎盛香火,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妈祖文化是战胜海洋的强大精神动力。

   足迹遍天下,友谊播五洲。提起妈祖文化和海洋精神,郑和下西洋及海上丝绸之路是最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福建长乐是重要的开洋口岸,而在下西洋中一路依靠妈祖庇佑,返航后郑和屡次到湄洲祖庙致祭拜谢妈祖、扩建庙宇。两千多年前发端于徐闻港、合浦港的海上丝绸之路,随着宋元时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提升,中国与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商贸往来,福建的泉州、福州、厦门港口和莆田的贤良港、枫亭港等码头都有对外开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郑和下西洋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出去的妈祖文化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了中国人民和平友好文明诚信的价值观和交流合作共赢的理念,获得了各国人民的理解、赞赏和回应,如今形成了凡有海水的地方都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妈祖庙的奇观,每年都有几十万上百万妈祖信众从世界各地回莆田朝拜妈祖,谒祖寻根。       郑世雄

   妈祖是海洋精神的一面旗帜

   3月7日,李克强总理参加福建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福建经济中民营经济占三分之二,福建人更是足迹遍天下,许多当地民众信奉的妈祖文化就包含着海洋精神。”李总理讲话包含很多内容,一是妈祖文化在当前对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妈祖是海洋精神的一面旗帜;三是闽商群体要发挥妈祖和海洋优势,“建福”和“破茧而出”,“足迹遍天下”。

   中国有3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洋面积有300万平方公里。客观上,在历代的皇帝思维中,重视陆上的农耕文明,所以历代皇帝都持有“天下皆王土”的思维,淡化了海洋的作用,以至于宋以前对海洋文明的不重视,形成薄弱的环节,没有把海洋文明纳入到日常的议事议程。宋建立以后,由于多年受到异族力量的骚扰与影响,导致此时不得不借助海洋的有利条件来充实社会资源。此时,以海洋为基础的妈祖文化应运而生。

   据《莆阳比事》等有关记载,妈祖“能言人休咎”,演绎出许多与海相关的传奇,奠定了海神的地位。历史上,许多国家与海洋相关的重大活动,都与妈祖文化密切相关。宋代1122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谱写了一曲妈祖与海洋文化的事迹,留下了“徐兢使高丽”一部后成为中朝两国早期关系的历史文献,也进一步奠定了妈祖统领四海、位居四海龙王之上的海神崇高地位。到元代,由于京城大都的建立,北方人口膨胀,导致了物资匮乏,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南物资粮食北运的形势,成为一个当时的社会趋势,也就是漕运的产生。泉州当时号称东方第一大港,以泉州为中心的漕运运动,把粮食等源源不断地水路运往北方。其中留下了许多海洋与妈祖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郑和借助妈祖作为精神支柱来统领整个下西洋的队伍,保证了下西洋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南京,留下了“御制弘仁普济碑”,在长乐留下了“天妃灵应之记”碑,写下了七下西洋过程中,依靠妈祖战胜了“天灾人祸”的过程,其实际就是一部妈祖与海洋的文化史。清代,由于国家统一的事业,郑成功、施琅等相关的历史人物,在渡海赴台的过程中,与妈祖密切相关,在海峡两岸很多地方以及历史上的一些记载,都留下了妈祖与海洋文化相关的足迹。

   妈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宋元明清时期,以海洋为基本因素,缘于海洋,壮大于海洋,成为海洋文化核心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妈祖文化的核心內容“立德、行善、大爱”博大精深;妈祖文化包含“立足海洋、驾驭海洋、战胜海洋”的精神,更是人类“努力、拼博、进取”所具备的思想支柱,这些构织成一部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宏篇巨著。当前,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千姿百态,但是“和平与发展”是永远不会变更的主流。所以,妈祖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其所包含的海洋精神在当今社会还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妈祖文化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周金琰

   妈祖是实践海洋文明的先驱

   妈祖文化蕴含着东方海洋文明基因,从妈祖文化的产生、传播、发展的历程中得知,其“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和“平安、和谐、包容”的文化特征,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中华海洋精神相契合,同“海纳百川、无私奉献、勇敢智慧、永不放弃”的海洋情怀和意志相一致。可以说,妈祖自古以来就是华人信奉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文化就是中国海洋文明的旗帜、灵魂和象征。

   一、妈祖信仰临海而生。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她从小心地善良,贤惠聪敏,一生与海为伴,致力于救助海上渔夫舟子,直至为救助海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宋代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妈祖生活的湄洲湾,其独特的地域环境、特定的社会背景、厚实的人文基础以及蓬勃发展的海外经济,使中原文化与海洋文明相互交融,为妈祖文化的产生和海洋文明的形成创造必要的条件。

   《宋兴化军祥应庙记》碑文载:“往时游商海贾冒风涛、历险阻牟利于他郡、外藩者。”海外贸易的繁荣,拓宽了经济来源和途径;但在木质帆船时代,航海技术相对落后,对海外航路和海上气候的掌控有限,海难时常发生。妈祖的聪慧慈爱、拯危救难、济世助人、惩恶扬善的崇高品质以及降妖除魔、驱风逐雨的超凡能力,正好迎合了航海者们克服以上客观条件缺陷的精神需求,她高尚的品格和气质使她成为超凡脱俗的众生偶像,逝后依旧留下了诸多动人神奇的护航拯溺、护国庇民的传说,由此产生了千年不朽的信仰文化。

   二、妈祖精神因海而长。宋代以后,随着我国海上事业的发展,加上朝廷对海神的崇拜和加封,妈祖逐渐成为中国的最高海上保护神。中华儿女以妈祖信仰为依托开拓海洋、经略海洋、保卫海疆,并通过海外往来扩大了妈祖文化在异国他乡的传播,这样,促使了妈祖文化的发展。

   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件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活动,与妈祖信仰的传播密切相关。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统帅二万七千余官兵,乘百余艘巨舶的庞大远洋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红海直到非洲东部沿岸大小30余国,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史上未有。郑和七下西洋,在开洋前都要祭拜天妃,顺利返航后更要致谢妈祖的护佑神功。永乐七年(1409)、宣德六年(1431),郑和本人亲自赴湄洲祭祀,督工扩建湄洲祖庙。明永乐十四年(1416),为纪念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平安归来,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立于南京天妃宫。这块天妃宫碑是妈祖文化最高规格的文化遗存,见证了妈祖文化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辉煌历史。

   面对航海的艰难,郑和能够顺利下西洋,与他们从妈祖信仰中获得精神力量和心理依托不无关系;同时,在妈祖精神的感召下,他们与所到各国建立了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也送去了中华民族友好、亲善、和平的理念。

   三、妈祖文化随海而兴。妈祖因海洋而生,也因海洋而灵,更因千年保佑从事海事活动的人们而闻名于世。

   中国历史上不少沿海沿江的码头、城镇、市集的兴起,以及各个地区的信仰历史、文化记忆,都与妈祖、天妃庙存在互生共存的关系。如著名的“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澳门妈阁、台湾马祖岛、山东庙岛等地的发展史也是妈祖文化的兴盛史。

   作为东方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激励人们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勇敢地探索海洋,为中国古代的航海者提供了战胜汪洋大海的精神力量,促进了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同时,妈祖文化所推崇的各种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包容,以互相融合交流为主旨,彰显互通有无、诚信无欺、薄利让利、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价值观,从而赢得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和信任,实现了政治互信、文化互通、经济互利,建立了世代友好的情谊关系。现世界有33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妈祖庙,信众达3亿之多,展示出妈祖文化和谐与宽容的特质,体现了中华海洋文化的和平精神,是一种深具普世价值的人类精神财富。

   因此,妈祖信仰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呈现出临海而生、因海而长、随海而兴的特征。在妈祖信仰传播史上,处处都显示出妈祖文化与海洋文明之间的不解之缘,妈祖是慈悲为怀、融合互利、和平友好的东方海洋女神,是真正意义上实践海洋文明的先驱。                                                黄志霖

   妈祖文化契合海洋文明精神内涵

   自宋开始,妈祖文化在中国海洋探索事业就逐渐扮演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古代中国开拓海疆、经贸往来、移民迁徙等活动中,都留下妈祖文化的踪影。妈祖文化与中华海洋文明在精神脉络、思想脉络和文化内涵层面都有着内在的共通逻辑。妈祖文化大爱、和谐、慈悲、包容的特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用创新进取的精神去开拓海洋,妈祖文化是海洋文明的一面重要旗帜。

   一、妈祖的大爱精神与海洋精神的开放性特征相一致

   海洋连接世界大陆各地,有着比大陆更为自由开放的无界的想象空间。海洋的广阔和变动性特征决定了海洋文明是一种开放性的文明形式。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它并非闭关自守,而是在经贸文化、人员交往、宗教信仰和艺术领域等多层面对外来的文化进行着兼容并蓄、扬长补短的汲取和纳入。在政治层面,海洋文明倡导各国以和为贵、以邻为睦、寻求共同发展;在经济层面,海洋文明倡导互惠互利、开拓进取;在人员往来层面,海洋文明推动着移民群落的迁徙、生成和发展,并以此激发着各族群文化进行交流。妈祖文化的大爱精神彰显出了海洋文明开放性的特征。我们知道,在广阔的南海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伴随海洋活动的频繁,妈祖信仰传播到华人所至的海外地区,形成同海洋贸易网络相互重叠的妈祖文化网络。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祭祀》一文中,记载着妈祖文化伴随着海上移民和经贸往来在南中国海地区广泛传播的情景,其中就有妈祖与其他神明共祀、妈祖文化与当地其他信仰融合的描述。由此可见,妈祖的大爱精神与海洋文明的开放性有着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联系,是和谐一致、表述视角不同的同一面向。

   二、妈祖的和谐精神与海洋精神的多元性诉求相一致

   在海洋文化中,各文化实体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我们知道,固地自封无法取得进步,海域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突破地理的阻隔和文化的限制,自身形成以契约、协商、民主文化为特点的民族架构,这都是多元开放的海洋文明所积累的文化财富。隋唐时日本使节来中国学习、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中华文化、宋元时泉州市舶司官员为外国商船返航祈求顺风礼仪等事例都是海洋和谐文化交流的重要表征。妈祖文化崇尚和谐仁爱,是以珍视人的生命、祈求平安、扶危济难为宗旨的和谐文化。在面对波涛汹涌、风浪难测的大海,妈祖启示万民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这种与海洋文明一致的和谐理念集中体现在郑和下西洋这一典型的事例中。郑和船队西出太平洋,横跨印度洋,先后到达东南亚、南亚、东非等30个国家和地区,时间跨越28年。这个历史性的航程中没有政治渗透,没有经济入侵,也没有文化殖民,郑和将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理念带入亚非各国,推动了各国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推进了妈祖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三、妈祖的开拓精神与海洋精神的创造性智慧相一致

   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驾驭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海洋探索越深入,人类的海洋认知便越丰富,人类面对海洋的创造性智慧也越丰富。关注、利用和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海洋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早在20世纪中期,西方汉学家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李约瑟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等文本中,就已经记载了中国古代航海的先进技术和巧妙思路,如古代航海图、郑和宝船、天文观测等都是中国古人在面对海洋时的杰出发明。妈祖文化中同样也蕴含着海洋文明的文化智慧。挂蓆泛槎、焚屋导航、祷雨济民、化草救商等故事反映了妈祖文化在海洋中的创造思想。

   总而言之,妈祖文化中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传统有机自然观的整体论海洋观念,而妈祖文化的精神,这正是古人面对海洋的民族情感、集体策略和人生理想在宗教信仰中的能动性反应。                                                    何索

   妈祖文化对海丝建设的作用

   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中提到:“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要“把超越时空 、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在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身上,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体现着“仁爱”、“正义”、“勇敢”、“和平”以及“外向”、“多元”、“兼容”与“开放”的特征,彰显出中华文明以“和谐”、“和善”、“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海洋外交理念。

   一、妈祖文化对区域合作的促进作用

   中国是一个具有和谐文化优良传统、和平发展法律基础和建设“和谐世界”发展战略的国家,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海洋,合作开发和保护海洋,公平解决海洋争端。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启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联系和整合海丝沿线国家,促进区域合作。妈祖文化代表的东方海洋文明,体现了海洋精神的“和平”、“和谐”、“包容”,更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妈祖文化中体现海洋文化的“和平”精神,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频繁的各种活动往来提供了稳固的文化条件,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妈祖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作用

   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从中国的渔业、航海业、港口发展到沿海经济带的历程上看,妈祖信仰和中国沿海经济相辅相成。许多沿海地区妈祖庙宇所在城市的发展,都与妈祖庙的演变有关系,借助妈祖庙宇提供的聚集机会,产生互识、互通、互动、互信,构成经贸往来。妈祖文化是中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与海洋经济有机融合,构成海洋旅游经济区。妈祖信仰吸引了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妈祖信众的投资兴业,大量外资的引入,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妈祖文化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上具有强劲的发展推动力。

   三、妈祖文化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作用

   妈祖文化中具有建设海洋生态道德、保护海洋生态的思想。妈祖神职在逐渐升格的过程中,反映出中国古代重视海洋开发与海洋保护的事实。在妈祖的历史传记中,诸如献头发救鱼、休渔禁捕、海上放生等一系列事件,显示了妈祖文化在保护海洋生态、合理开发海渔资源的海洋生态意识。在当代,中国的福建、海南、浙江等地,每年在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都会举行“祭海仪式”、“休渔禁捕”、“开渔节”等仪式,这是妈祖海洋生态的重要民俗呈现,体现出先人保护海洋生态的智慧。宣传妈祖文化保护海洋生态的精神,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空间、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打造美丽海洋、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有着积极的意义。

   妈祖文化的精神理念,与旨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族群之间,沟通共赢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有着内在共通的文化逻辑,体现了中华蓝色海洋文明的广博内涵,彰显出中华民族对于和谐世界的追求愿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妈祖文化,在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层面上的作用不可忽视。               筱舟

   莆仙人的海洋精神文化基因

   莆田是妈祖故乡,莆仙人很早就有海洋精神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的存在,因妈祖文化而生,因妈祖文化而长,两者紧密结合,相依相存,相互促进,交相辉映。

   妈祖信仰传播,宋代为起源期,元代为拓展期,明代为远播期,清代为鼎盛期,当代为复兴期。中国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契合并同步了妈祖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国的海洋精神,因妈祖文化而更充实和绚丽,妈祖文化因中国的海洋精神,弘扬与传播历久而弥新。

   莆田是妈祖文化发祥地,从历史角度看,这里的人们海洋意识、海洋精神萌生及其发展,其表现非常典型。

   首先,诞生于莆田的妈祖文化是中华海洋文明的一种特质。从妈祖传说故事看:关于妈祖“铁马渡江”、“挂席泛槎”、“拯溺救难”、“降妖伏魔”,这些故事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故事本身就反映出莆田人民早在宋代时期就有着强烈的战胜海洋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从历史文献看,莆仙人海洋意识发端时间较早而且非常强烈,这种海洋意识与妈祖文化有关。例如海上贸易活动,宋代蔡襄在《荔枝谱》明确讲到,当时莆田的荔枝贸易出口是“一岁之出,不知几十亿,内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而当时人们在海上贸易谋生,正是在妈祖信仰的鼓舞下,吹响了向海洋进军的号角,扬起海上贸易的风帆,妈祖成为当时人们与大海搏斗时的精神力量。

   再次,莆仙人有着海洋一般宽阔的胸襟禀赋。位于莆田黄石的东甲塔、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塔斗山上的万寿塔,位于吉寮港的北塔,千百年来,这三塔巍然屹立于滨海边,作为航标,默默地为出入海港的船只指明航向;在这些古塔周边,或是它们自身,都有着许多与妈祖文化密切相关的故事。它们用自身存在证明了:莆田人正是在妈祖精神的鼓舞下,从狭隘走向开阔,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安于现状走向开拓进取。

   同时,莆仙人勇于通过海上之路闯荡世界。荔城区古代白湖港、仙游县的枫亭港、秀屿区的秀屿港、北岸的贤良港、吉寮港,涵江江口镇通应港,这些古代港口,都是莆田人民从黄色的陆地文明走向蓝色的海洋文明的出发点。妈祖文化,伴随着莆田人闯天下的脚步,以莆田为起点,从宋代开始,沿海岸线延伸,不断对外扩展。对内通达我国内河港口城市乃至内陆地区,对外从中国大陆向港澳台地区扩展乃至东南亚、东北亚、南亚等海丝沿线地区,并逐步向五大洲四大洋的广大地域传播,传播范围广,影响深远。以至于出现当今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莆田人,有莆田人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妈祖文化,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莆田市不仅应该继续“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也更应该认真“讲好妈祖的故事”,并向新的层次和新的境界推进。这不仅对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加快建设宜业宜商宜居莆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现实意义。            翁卫平

   海洋意识的认知与觉醒

   海洋,是中华文明的深蓝底色。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7600个大小岛屿,以及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海洋的发展维系国家的未来,海洋的安全决定着国家的安全。

   在发掘我国海洋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应把传统海洋文化的精髓与现实海洋实践活动中的精神文化成果相结合。当代,海洋被赋予更多意涵:它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沿海国家纷纷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长期发展战略,海洋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海洋权益之争更加复杂,向海洋进发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竞争的焦点,也是世界新一轮空间挤占、资源争夺、战略要地控制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建立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树立合作共赢的大国理念,把思想共鸣转化为行动共振,中华民族就能真正崛起于世界。

   而妈祖文化正契合了中国积极迈向海洋的发展诉求,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妈祖文化就包含着海洋精神。”肇始于宋代东南沿海的妈祖文化,与中国历代海洋交通活动的拓展相生共存、密不可分,其传播呈现遇海而长,据海而兴的态势;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落地生根,成为海丝之路沿线各国的重要信仰和共同的文化记忆。她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守护神,也是东方海洋文明的一面精神旗帜和象征;充分体现了开拓进取、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等文明特质,其“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更与当今世界科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意识相吻合,代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当前,妈祖文化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重视,并被越来越多的百姓所接受,在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以妈祖精神为航标,多管齐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之梦必将实现。               小澄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丹青颂妈祖 两岸一家亲

湄洲妈祖祖庙2016年奖教奖助学办法发布

台湾新住民来莆田寻根认祖

妈祖文化与海丝主题文化讲堂开讲

文以载道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妈祖文化包含海洋精神

    上一篇:山高为阳 下一篇:一双莆田鞋,闯出大市场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本网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话《秋生讲古》视频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妈祖诗词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2015年莆田市普高省一级达标校录取线公布 学习莆田话 莆田历史大事记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新莆田二十四景”简介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午尼至尊——林兆恩 走进木兰溪(阿钵) 2015年莆田中考作文题为“我终于说了公道话” 妈祖灵签解签 探访台湾原政界名人 陈裕清“台湾味”故居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心连心”艺术团赴莆田演出实况12月12日央视播出 济川村入选全莆田市唯一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尚书郑纪吃山芋的传说 仙游边界行:点点河星叙乡情 林敬人:从“莆田腔”到著名英语教育专家 仙游民俗游火爆 闹元宵谁家强 登天妃阁有感 郑樵故里 大浪淘沙勇者胜——访深圳市联懋集团董事长潘清寿 莆田市9村上榜全国淘宝村 守望大山 莆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 北京莆田企业商会帮扶仙游县贫困村项目开工 南门元宵千人大联欢 蔓延了65年的莆田鼠疫 全世界有5000多座妈祖庙2亿多信众 妈祖宴菜的创始人王文基 莆田话教程(视频) 莆田旅游胜地——平海 仙游城关雁塔     导航标签   莆田工艺 景色镜头 爱心公益 莆话翻唱 百姓故事 古迹探幽 莆田方言 旅游景点 历史名人 莆田影视 摄影欣赏 政策法规 莆田荣誉 莆田游记 现代名人 文化资讯 莆企电商 书画摄影 史实珍档 莆仙文苑 传奇故事 莆商风采 民间藏宝 娱乐体育 史海寻踪 读城品乡 妈祖文化 莆仙戏台 莆友自拍 姓氏族谱 民俗节庆 人物访谈 古老照片 莆田美食 莆仙戏曲 十音八乐 三一教门 企业文化 莆仙幽默 莆田市情 文化聚焦 莆田风俗 创业人物 行业人物 学校教育 莆田文物 生活休闲 本土歌曲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