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七洲 浮莆田 ——莆阳历史文化之谜之一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home 莆田文史 沉七洲 浮莆田 ——莆阳历史文化之谜之一       沉七洲 浮莆田 ——莆阳历史文化之谜之一  时间:2016-01-21 栏目: 莆田文史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18606 次 

    本文标签: 史海寻踪

     【《莆阳历史文化之谜》按语】  在莆田历史文化中,由于古代史籍记载欠缺等因,一些历史人物与事件不甚明晰,致使后人为探求真相而聚讼纷纭;一些历史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对其人其事缺乏必要的论证,往往似有而无,似是而非,令人不明真相,无所适从;一些历史问题,虽有定论,若加探究,仍感证据不够充分,而将信将疑。统谓之“历史文化之谜”。

   阮其山先生新著《莆阳历史文化之谜》,筛选莆田历史文化上的一些有争议的重要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辨析问题焦点,疏理论据,补充有关史料,进一步加以考证。依据史料充足与否,或作出推断,或备存异说,对明显违背历史事实者则予纠错。总之,一切以史料为根据,排除任何主观臆想附会,以期弄清历史真相。《莆阳历史文化之谜》是对莆田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践性。《沉七洲,浮莆田》为本书开篇,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从九华山顶鸟瞰莆田南北洋平原,远山为壶公山。

   莆田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何乔远《闽书》赞曰:“环城千里,并海一隅。仙境峭壶公之碧,清流奔玉涧之泉。海道舟车,介于泉、福;山川人物,甲于闽中。”真可谓一方宝地也。

   莆田宝地,从何而来?

   民谚曰:“沉七洲、浮莆田”。认为莆田是从大海中浮上来的,千古以传。

   此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的。

   一是符合古代海陆地质演变史。

   莆田地质史表明,其地域处于大东亚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的沉降带,与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交汇处,是福建省内最活跃、最强大的构造。发生于亿万年前的加里东运动,使区域内地壳隆起成陆。其后的海西印支时期,地壳以升降为主,时而为海,时而为陆,地层有海陆相交替等多种岩相。后发生强烈的印支运动,使地壳全部上升为陆,至燕山期奠定了地域的基本轮廓。此后,境内地壳长期仍以上升为主。①

   新构造运动在闽东沿海中部,体现为差异性升降,莆田县境内表现尤其明显。其北部地区上升较多,形成峰峦峻拔的中低山区。沿海三大半岛上升较大,离海仅数公里之地。鹭峰山高311米,大蚶山高398米,木兰溪下游相对下降幅度较大。形成由砂泥和海生贝壳等河海共同沉积的平原。滨海地带,普遍存在由港湾淤积而成的海积平原、湿地和海滩。由于陆地的上升,海滩与滩涂的面积不断扩大。②

   二是有众多古籍记载的印证。

   海陆变迁现象,古人早有“沧海桑田”之说。对于福建的地理变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学专著《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海内东南陬以西者……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③〔明〕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引用《山海经》时,特加按语曰:“今按,谓之‘海中’者,今闽中地有穿井辟地,多得螺蚌壳败槎(指败坏的木筏之类),知洪荒之世,山尽在海中,后人乃先后填筑之也。”④他以后世所得古时海中遗迹,证明海陆的变迁。这是一种科学的实证方法。

   宋代莆郡史籍,对陆变迁亦有记载。郑樵诗《题南山书堂》曰:“一泓澄澈照人间,明月团团落古湾。”〔明〕周瑛主纂的《兴化府志·山川考》曰:“(九华山)又有粘蠔(牡砺)石,宋志云:‘山高数百丈,距海七十里,今山顶有蠔壳粘石上。’”⑤黄仲昭《八闽通志》亦曰:“(九华山)有石壕山,高数百丈,石上犹粘蠔壳。”⑥二人均引邑人、宋秘书省正字方翥诗云:“累累蠔山着(附着)石面,此非所有能无疑?细看大石深孔窍,舟人操篱迹犹遗。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尚作海渺弥。蛟龙鱼鳖占窟宅,不省造化能密移。”方翥借九华山巨石上,附着的累累如山的蠔壳,及大石上舟船操篙遗迹,判断此山千年前尚在汹涌渺茫的大海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浮莆田”的物证。

   〔宋〕李俊甫《莆阳比事》云:“蟹井泉穴,在壶公巅岩之侧,其源常竭,遇旱,州县遣吏斋祷,置器于前,泉廼徐出,盈器即止。时有红蟹大如钱,出穴外则雨必霑足。刘屏山(刘子翚)倅莆,有诗云‘穴泉类蹄涔(路上牛马蹄印中的积水,喻容量微小),幽灵隐其涯。髣髴小双螯,控御蛟龙随。’”⑦他注明出处为《郡志》与《遯斋闲览》。周瑛《兴化府志》也有类似的记载,曰:“又(壶公山)绝顶有蟹井,谓遇旱接蟹沫可得雨。宋通判刘子翚诗云……。于蟹曰‘幽灵’、‘髣髴’,是当时已不可端得,今不复有矣。”⑧邑人柯应东(宋咸淳进士,官福建罗源县令)《壶山诗》云:“方壶久伏海中洲,涌出高山不计秋。峰上今犹蠔带石,穴边时有蟹寻湫。”⑨以蠔石与海生红螯蟹等遗存为据,用诗的形象语言,讲述壶公山由久伏海中之洲,涌出为高山的神奇故事 。南宋吏部尚书、邑人林大鼐,为木兰陂创建者李宏作《李长者传》,曰:“闻莆田壶公洋三面濒海,潮汐往来,泻卤弥天”。⑩亦是古代壶公山地区海陆变迁的史证。

   周瑛《兴化府志·山川考》载:“(连江里)大孤屿。平田中突起一堆阜,如龟形,故又呼大龟屿。”“小孤屿。在黄石朱尾,视大孤屿为小,故名。”按,宋志谓,大孤屿,小孤屿在县东七十里海上,张琴《莆田县志》云:“今考其地在县东不过二十余里。宋志或就兴化旧县计之。盖旧县为兴化军治,后移莆田。官书往往传讹。”宋郑樵《通志》引著作郎徐师仁诗以证之,云:“大孤小孤江中央”。明代邑人彭韶《莆阳志》以为在连江里。这正是海中岛屿演变为田中山阜的历史见证。周瑛实地考察时,“众人谓海上无前所谓屿者”。(11)徐师仁为北宋大观时人,彭韶为明宣德进人,相距不过三百多年,海岛成为陆地,其变异速度实属异常。张琴指出其成因,“盖自筑陂后海地冲积为平源耳。”(12)

   黄仲昭《八闽通志·地理》载:“鸣山(即鸣峰山)山顶有石,高二十余丈。石上有风(凤)穴,穴中有蛎壳。”(13)〔清〕乾隆《仙游县志·舆地》曰:“鸣峰山,在县南一十五里,此山顶有风(凤)穴,穴中蛎壳似室而方。”又载:“岱仙山,在县西五十里……下多石蛎石。”(14)

   〔清〕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曰:“(九华山)有粘蠔石”,并引宋(秘书省)正字方翥诗。又云:“山高数百丈,距海七十里。蠔壳何缘粘石上,又一异也。故正字诗云尔。”(15)张琴《莆田县志》记载九华山蠔石遗址时论曰:“据此记载,《山海经》‘闽在海中’,可见上古洪水时期,此山尚未露山(出)。今武夷山巅有架壑船,与此正类。”(16)

   三是现有地名与海洋遗物的见证。

   现今莆仙地区,有不少地名与海有关,且有海洋遗迹、航海遗物发现,见证海升为陆的变迁。地处深山区的常太镇的渡口村,前些年曾发现石码头遗址,并出土铁桩、铁索等物,成为古时渡口之实证,渡口村亦因此得名。(17)

   据《莆田市地名志》,白沙镇所在地,古时为一片白茫茫的沙滩,涨潮时海水涌到田厝村一带。港头村有古海岸遗址,有船坞遗迹。宋代在此设白沙务(税务机构),因名白沙铺,并成为小集镇。白沙镇之“澳柄”村,附近之岭名曰“澳柄岭”(澳,释水湾泊船处),亦发现古代海船停泊遗址及锚绳等物。(18)

   有文章称,萩芦溪中游,外度水库下二里许,有一段溪流名叫“滔子”(莆田人呼海蜇为“滔”),相传古代出产海蜇,证明古时此外为海。上溯五里许,有村名“网洲”。据说古里为一片沙洲,是当时渔民下网捕鱼的地方。(19)

   《涵江文史资料》称在越王山下萍湖村,竟发现多处三千年前商周古遗址,为莆田最早的文化遗址。又谓当时的萩芦海沟从江口一直通往越王山下,山下的白沙、港头、澳柄一带形成一个大港湾。⒇

   现今城区平原、沿海地区,依然有不少地名含有浦、渚、埭、浔、步、澳、口字。从字义看,浦释水滨,河流入海处;渚释水中小块陆地,亦指海岛、水边;埭用土堵水称埭,即土填;浔指水边地;步指水边渡头;澳释水边地,水湾泊船处;口即港口、海口、渡口。如西天尾镇之澄渚,拱辰街道之荔浦、濠浦、七步,白塘镇之埭里、蔡埭,新度镇之后埭,黄石之东埭、下埭;霞林街道之屿上;新度之阔口,常太镇之渡口村,涵江区之江口、三江口等,无不是古时濒海之地。故邑人史家朱维幹《福建史稿》说:“莆田县的地名,凡是以浦、以浔、以步、以渚、以埭命名的村落,最初都是海潮出没之地。”(21)周瑛《兴化府志·山川考》对仁德里澄渚山注曰:“杜预曰:‘小洲曰渚。’莆来塍海时,潮至此,故曰‘渚’”。对七步注曰:“考《礼部韵略》,谓水际渡头曰步,七其数也。莆来塍海时,民居多际水。”(22)

   古时的航海遗物,在现今的城区范围内亦时有发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壶公山麓善乡(新度镇)抗旱掘进时得有船樯等物。是年东华(黄石镇)又掘有船桅及棕绳,皆古代渡海用具。莆城旧府署内地下发现一大锚,民国裁府治时被人蛎(掳)去。证明此地亦为古代海船之停泊地。新度镇青垞村发掘粘有海蛎壳的花岗岩,以及宋瓷片、古船板等物。莆城外筱塘村塘水呈碱质,其下沟头村,至今尚为碱田。(23)张琴《广化寺志》称,永丰塘一名筱塘,受凤凰山渚涧水入于沟头洋。旧为海港,至今有盐泉。广化寺前有蕩地出盐泉,岁旱,远近人争汲,可作盐卤。(24)

   有文章援引仙游旧志云:“山居之民,每掘地得蛎房壳及船板舵橹等物。于鸣峰山尤数见(呜峰山在仙游县南一十五里,宋志作呜山)。山巅之残樯断碇,不知何年停櫂。近东乡各保,因掘井或凿池,屡发现有古代航海之物。”(25)

   总之,众多历史记载与自然地理现状,有力地证明:莆田地域确实是由海中“浮”为陆地的。这是一个历经千百万年的漫长进程。一些学者对其演变的具体年代作了推测。(阮其山)

   【注】:1、莆田市方志委《莆田市志》,卷2,《自然地理》。

   2、莆田县方志委《莆田县志》,第二篇,《自然地理》。

   3、〔北魏〕郦道元《山海经》,《海内南经卷十》。

   4、〔明〕何乔远《闽书》,卷23,《方域志》。

   5、8、11、22、33、〔明〕周瑛《兴化府志》,卷7,《山川考》。

   6、13、〔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1,《地理志》。

   7.〔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7。

   9、〔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6。

   10、载周瑛《兴化府志》卷29,《艺文志·水利》。

   14、〔清〕陈兴祚《仙游县志》卷1 ,《地舆志》。

   15、〔清〕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卷1,《舆地志》。

   12、16、〔民国〕张琴《莆田县志》卷 5,《舆地》。

   17、19、吴炎年《沉七洲无考,浮莆田有据》。

   18、莆田市方志委《莆田市地名志》,第二章《县(区)街道、乡(镇)地名》。

   20.经纬《越王台与南峰书堂》,载《涵江文史资料》第24辑,2015年12月)

   21.朱维幹《福建史稿》,第七章。

   23、25、张比吉《古代莆田仙游为海说》;吴越《莆田民间故事选异》之《灵陂大石》,(载《福建兴化文献》)。

   24、张琴《灵岩广化寺志》(又名《莆田县广化寺志》卷1,《寺院》。

   四是有史家学者的论证。

   有学者认为,虞夏时,海水直灌仙游,莆田只有广业诸山,山没海滨一带而已。秦汉六朝之世,既有舟辑的交通。九华、壶山二山间,海水环抱成一大湾,外连涵江、江口、笏石各地,皆海滨人交通所及。于时北者名曰撷洋,南者名曰壶山洋。九华山麓,有旧时泊船的地方,称为澳柄,附澳的地方亦名澳柄岭。这时南北洋数万顷的田地还在海中。由于陆地上升,黄石、华亭成为平陆。遂有“莆田浮、七洲沉”的传言。陈隋时代,陆地尚在上升,海滨又多冲积,撷洋、壶公洋中始则沙洲绵亘,星罗棋布。其后冲积益多,斥卤遂成农田。(26)

   有学者以〔明〕周华《游洋志》关于广业里越王山(越王台)的记载(27)为据,指出汉武帝时,闽越王刘郢避汉兵威南来,历徙越王峰(在莆田广业里,即越王台),鸡子城(亦称汉城、位于今仙游县榜头镇泉山村)等处。所历之地皆在山中,而不在平原,可见当时莆仙二邑尚无平原也。(28)

   〔明〕周瑛《兴化府志·学校志》“湖山书堂”条曰:“莆未塍海时,海潮直至南山之下,波光山色,互相动荡。故书堂据其胜以名。”(29)故有学者指出,汉晋间,海水尚侵莆田南山(凤凰山)下。群峰耸翠,倒影其中。郑昭过莆,爱其山水,遂迁祖墓定居于此。其后裔郑露、郑庄、郑淑等,立书堂、启莆学,号“南湖先生”,南山遂成莆田文化的策源地。(30)宋郑樵诗《题南山书堂》曰:“一泓澄澈照人间,明月团团落古湾。”(31)表明他亦认同南山之下为古湾的说法。宋林大鼐《李长者传》曰:“闻莆田壶公洋,三面濒海,渐汐往来,泻卤弥天。”(32)刘克庄《义勇普济吴侯庙记》云:“莆陂来成,湖汐至使华陂。”(33)〔明〕周瑛《兴化府志·山川考》论述莆田县仁德里澄渚山曰:“澄渚山自兴教里三山乡脉而来,以莆来塍海时潮至此,故曰“渚”。又引〔晋〕杜预《左传》“王在渚宫”句所注“小洲曰渚”。(34)这表明,当时澄渚还是海潮所至的沙洲。确如清代莆田水利名臣陈池养《自叙莆田水利志》,记述当时的地理形状云:“莆田西北依山,东南距海,延寿、木兰二溪,与海潮相出入,盐淡不分,沙泥胶成平壤,短长相复将四十里。惟蒲(草)生之,谓之蒲田,后乃去水为莆焉。(35)

   至于仙游,有文章援引旧志所载,《玉尺经》云:“宋时海潮自莆达仙之灵陂,迴流八十余里,至木兰陂筑成,海潮遂止”。可证灵陂确曾是海的一隅,潮流潮入,而仙游东南以下,自然是汪洋一片了。(36)

   唐宋是莆田地理演变突进的时期。先民利用大自然的造物,以改天换地的气概,筚路篮篓,改善生存环境,开拓出一片宝土。作为史家的周瑛论及莆田水利时曰:“吾莆论水利,南洋称木兰陂,北洋称延寿陂、太平陂,其说是矣。”指出:“自唐长官吴兴筑海为堤,以开北洋之利,及唐观察使裴次元筑海为堤,以开南洋水利,于是人始得平土而居之……继而仕者不惜财,智者不惜计,作陂筑堤,分引山涧之水,以灌平洋之田,于是,南北二洋,始成乐土。”。(37)

   宋熙宁间(1068—1077),侯官人李宏,在前人基础上建成木兰陂,溉南洋之田。元总管郭朵儿、张仲仪分木兰水以济北洋,本皆沮洳(湿地),惟蒲生之,得延寿、木兰二水,灌溉成桑麻沃壤。(38)“自此舟楫相通,田畴相望,风景不亚江南。”(39)

   上述情况表明,唐宋时期,先民塍海造地,筑陂溉田,开沟联通,终使茫茫蒲草之地,改变成膏腴沃土,泽披万代。因此可以说,莆阳宝地之由来,既是古时地壳上升冲积之果,亦是先民开发经营之功。正是在自然力与人力的双轮驱动之下,莆田大地得以从海中冉冉浮起,成为东南之一片乐土。

   邑人史家张琴记载莆田地质时,对莆田的海陆变迁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论述。曰:“《山海经》云:‘闽在海中’。是说也,莆人疑之,以为闽滨海,山因俨然附于大陆也。不知地层冲积,必经最久远时期,逐渐推进,决非一蹴可几。武夷山古崇安,为闽中最高地,而岩顶有架壑之船、虹桥之板,人迹不到,今岿然在也。考古者皆以为,洪荒之世,民尚岛居。此往来陈迹,以境地高寒,物质不化昩者,乃附会为仙迹,误矣。莆田全境,在洪水未降之先,高山仅露峰尖,点缀如岛屿。前志载,九华巅有仙人古篆,邑人方翥诗云:‘垒垒蠔山黏石面,此非所有能无疑?细看岩石深孔窍,舟人掉篙迹犹遗。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犹作海渺弥。’盖纪实也。壶公山巅有蟹泉焉,涨落与海潮应。古人云此为‘海眼’,他处皆有。字书‘澥’‘海’通,或讹‘澥’为‘蟹’。旧志云,大旱祷雨,有红蟹如钱,出则雨露足,变好奇之过耳。《汉书·朱买臣传》:‘越王徙东南大泽中。’今广业里越王台古迹,石础犹存。而沿九华山脉左右,有澳柄岭、有澳浪岭,皆古代海舟停泊之处。由是观之,西汉之初,广业里尚在海中无疑矣。”

   又云:“前志《杂事》(40)载,康熙时,西岩寺陷一窪,长一丈四尺,阔半之,上锐下方,甃以巨砖。砖上花三面凸起,旁篆‘太康八年八月’。作避亭使其一竁(洞窟),朱(未)开,寺僧畚土掩之。民国十年,邑人林翰筑宅,掘地四五尺,得古砖八枚,两旁有花纹。家人不知,磨之以为垫几物。余急往,观其二三砖,花纹完好,审定为晋时砖,嘱其家保存之。翰家西州,离西岩不过数百步。此发见之古砖,为晋时古迹,乃知典年(晋朝代称)之世,衣冠过江入闽,莆地冲积渐高,中州民族已北来移植。梁陈间,郑露设湖山书堂于凤凰山下。是时陆地上升,海潮仅至附郭山麓而止。凤凰山后南溪岭,地砖甚多,古名‘南市’,迤西十里;郑葬山曰‘后市’,皆南北洋未辟之前之市街也。旧兴化府署,有大铁锚一具。民国废府,始为人持去。延寿陂南,有使华亭古迹。唐以后,由省至泉州之大道,皆沿山麓而行。莆地多水之说,信矣。”

   又云:“海泥沉淀,蒲苇渐生,而山上粘土砂岩,由雨水之力搬运而下,地层遂逐渐增高,地盘渐臻巩固。自吴长官兴堤北洋,裴观察次元堤南洋,莆田始有田可耕,称之曰‘洋’,志当时为海地也。北洋有浮山、澄渚,南洋有网山,皆以海滨之地得名,至今可按。宋志云,大孤屿、小孤屿,皆在海中。今小孤屿在黄石大龟屿,一望平畴,自成村落矣。沙堤,元时为海堤,其内堤名长堘,入海之陡门,今完全无缺。光绪二十年(1894)春,大旱,东华村人浚沟,得船桅一,船缆数寻。前张村人凿池,得水柜一方,皆海舶物。于以知遮浪未筑堤之先,白湖港由遮浪入海,而邹曾徐、惠洋皆海矣。此最后冲积之时期也。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今雁浔、哆头,已湧出海浦数里。安知千年后,三江口外兴化湾,不复成为陆地乎?后之人以此为左券(凭据)可也。”

   张琴指出:“要之,莆地为海成层,之结成如前所述,殆无疑义。欲考究地质,尚无人开掘地层,实行测验。兹就发现于地面上的岩石砂土,志其成因,以俟科学家之研究焉。”(41)

   综上所述,“浮莆田”的千古传言,并非虚妄无根之说,而具有科学性,史诗性,可谓莆田发展史的生动写照。至于“沉七洲”,及其与“浮莆田”的关联性,未见有专题考证,尚待学者破解之。    (阮其山)  注:

   26、关佛心《莆田地理的演进》(载《福建兴化文献》)。

   27、〔明〕周华《游洋志·山川志》云:“越王山。在县南广业里,又名越王台。旧志云:‘环山之巅,筑台十余层,遗址石础犹存。’按〔明〕周华《游洋志·山川志》云:“越王山。在县南广业里,又名越王台。旧志云:‘环山之巅,筑台十余层,遗址石础犹存。’按,《汉书·朱买臣传》:‘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所历之地多有遗迹,而三燧峰山寺于旁,传越王举烽火之所。宋宏词方公叔震有诗云:‘闻道驺虞避汉,窜身岩谷岂觎生。如云甲马今何在?只见良田万顷平。’愚按,越王,东越王也,姓刘名郢,不奉汉廷正朔。郢死,其弟余善继立,虎据东越之地。时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武帝令讨之。余善走入闽中,买臣逐之,乃容身此山之上。”

   〔明〕周瑛《兴化府志·山川考》云:“越王峰。又名越王台,在故兴化新县东南。环山巅筑台十余层,遗址石黜犹存,旁有三燧峰。按《汉书》,朱买臣说武帝以东越王可破灭状,谓‘居保泉山,一个守险,千人不得上;今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注》谓泉山在海滨,疑或是此处。”张琴《莆田县志》《汉古迹·越王台》曰:“又云台高十余层,遗址石础犹在。则传闻盖非尽无稽矣。”(卷6,《舆地》)。

   阮按,史志记载多地均有泉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六《福建二·福州府》云:“越王山。在府域北蟠城外,东联冶山,一名屏山,以形若屏也。亦曰平山,又名泉山,以山有天泉池也。闽越王都冶山前麓,故曰越王山。”卷九十七《福建五·泉州府》云:“泉山,府城东北八里。一名清源山,一名北山,一名齐云山。周围四十里,横跨十余里,高数千仞,郡之主山也。《寰宇记》:泉山以山有孔泉而名。朱买臣谓‘东越王居保泉山’即此。”

   同书卷九十七《福建三·建宁府浦城县》载:“越王山。在县治东,城环其上,山势独高,傍瞰大溪,左接金鸡岭,相传汉时东越之堠台也。东隅有越王行宫,遗址尚存。”又载:“吴山,在县东五里,四面奇秀,为邑之望。山下多吴姓,汉伐东越,得吴氏六千户,别屯大泽,即此处也。”新编《浦城县志》载:“泉山,一名福罗,亦称覆蠡,在南浦镇北40公里。《寰宇记》称:‘山顶有泉,分为两派,一入处州,一入剑溪。’汉代东越王余善在此抗汉。汉朱买臣称:‘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在此。”

   莆田越王山与泉州、浦城三地,对东越王余善居保泉山之事,均言之凿凿。何处为是,亦成一谜。尚待专家破解。

   28、30吴永英《莆仙地理概要》(载《福建兴化文献》)。

   29、〔明〕周瑛《兴化府志》卷15,《学校志》。

   31、〔宋〕郑樵《夹漈遗稿》卷7。

   32、载〔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卷7 。

   33、〔明〕周瑛《兴化府志》,卷7,《山川考》。

   34、〔宋〕刘克庄《刘后村大全集》卷92。

   35、〔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自叙莆田水利志》。

   36、吴越《莆仙民间故事选异》之《灵陂大石》(载《福建兴化文献》)。

   37、〔明〕周瑛《兴化府志》卷53,《水利志》。

   38、39、〔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全莆水道图说》。

   40、〔清〕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卷35,《杂事》。

   41、张琴《民国莆田县志》卷6 ,《舆地八·地质》)。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倭寇三犯枫亭

头亭寻踪话戏神

话说秀屿 醴泉 东庄

“廉官第一”郑照与他的“清介郑公祠”

宋金战争时兴化军父母官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沉七洲 浮莆田 ——莆阳历史文化之谜之一

    上一篇:捐赠小书屋 情系乡村娃——中学教师吴丽娟的阅读公益 下一篇:打造智慧景区,湄洲妈祖祖庙推出语音导览讲解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本网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话《秋生讲古》视频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妈祖诗词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2015年莆田市普高省一级达标校录取线公布 学习莆田话 莆田历史大事记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新莆田二十四景”简介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午尼至尊——林兆恩 走进木兰溪(阿钵) 2015年莆田中考作文题为“我终于说了公道话” 妈祖灵签解签 探访台湾原政界名人 陈裕清“台湾味”故居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涵江小巷幽深 父亲的爱 漫步绶溪公园 水岸长廊慢生活 九鲤追梦 《文化莆田》第3期:寻宝藏宝—阳光艺博馆 歌词:有您世人不再害怕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9片绿地、上百株名木 莆田林木绿地邀您“认养” 致望江山 产业发展反哺幸福家园——走进北高镇山前村 罗峰:仙游历史文化名山 月中香飘龟山寺 妈祖供品:精雕细琢传文化 唐寅九鲤湖乞梦 戴氏白粿制作技艺传承七代 仙游龙舟竞渡赛 两天持续60多场次 莆仙民间“喜日”与“走喜” 莆田80、90后热捧汉式婚礼 台湾乐团 幸福“走唱”湄洲岛 “金嗓子”黄宝珍成莆田高龄入党第一人     导航标签   莆田游记 百姓故事 民俗节庆 莆田文物 十音八乐 历史名人 莆田影视 莆仙文苑 莆仙戏曲 生活休闲 传奇故事 史海寻踪 现代名人 莆企电商 莆田荣誉 景色镜头 文化聚焦 莆田风俗 学校教育 妈祖文化 政策法规 三一教门 旅游景点 莆田市情 书画摄影 本土歌曲 莆田工艺 莆仙幽默 古迹探幽 创业人物 企业文化 文化资讯 莆田美食 莆话翻唱 摄影欣赏 行业人物 古老照片 人物访谈 姓氏族谱 莆商风采 莆友自拍 莆田方言 读城品乡 史实珍档 莆仙戏台 民间藏宝 爱心公益 娱乐体育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s.graphicsDir = "/content/plugins/kl_highslide/highslide/graphics/"; hs.outlineType = "rounded-white"; jQuery(function($){$("a[href$=jpg],a[href$=gif],a[href$=png],a[href$=jpeg],a[href$=bmp]").addClass("highslide").each(function(){this.onclick=function(){return hs.expand(this)}});})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