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签: 史海寻踪
美丽富绕的东南明珠兴化大地上,极目远眺,青山巍峨,溪流纵横,川流不息,桥梁众多。早在唐代莆阳民间已建有马齿桥、木桥、木筏、木筏桥、浮桥110座。到了宋代始建石桥,桥型结构有石梁桥、石拱桥。据史载,当时兴化平原上的桥梁增至170座,仅宋代就兴建大小石桥达60座,故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美誉,莆阳成为独具风采、揽尽风骚的桥乡。
在莆田城厢延寿村的绶溪上,飞架着一座古桥,如长虹卧波,把两头蓊蓊郁郁的长龙似的荔枝林连接起来,这就是著名的延寿桥。延寿桥下十里平溪,两岸荔枝成林、龙眼成荫、佳树秀木、倒映溪中、影影绰绰、泛舟垂钓溪中,乐趣无穷,溪上钓艇穿梭如织。雅称“绶溪钓艇”,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古桥为14孔古朴石梁桥,长93.5米,宽2.6米,净宽2.1米,高8.5米,边上砌以石扶栏,栏上有石狮,桥面由数段长达八九米的厚重石板条并排连接而成。桥下建有10墩,跨径7.5米,桥墩形如船,两头尖如棱。由于桥面较高,还铺设数级石阶,台阶成半圆盘形,既便于行走,又拱护桥面。如今桥面的石板条已被行人和挑夫的柱杖蹭磨成一处处深浅不一的陷窝,然大桥依然坚固,人流穿行不绝。南宋书法家陈宓为之题写了“延寿桥”桥名(至今仍立在桥南)。走在桥上想知道如此大工程建于何时,谁家建造。我们试图从桥头石门框刻写着文字的眉石上得到答案,然因年代久远,字迹漫漶不清,亦无法辨认。
不过,找到答案并不难。从有关文献记载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人们得知这座石桥建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建桥者为李富。其实,这座桥仅是李富主持捐建的数十座桥梁之一,是他用这些桥梁把水网密布的莆阳大地连接起来,方便了交通。数百年来莆田百姓有口皆牌。其中最壮观且到今保存完好的当数本文开头说到的延寿桥(绶溪桥)。古兴化县游洋溪诸水流经九华山麓,汇入延寿溪,“雨期泛滥无际,时酿巨灾,殃民无数。”青年李富看到眼里,急在心里,遂狠下决心,赶紧修桥。他带领一批能工巧匠亲临现场,涉足急流险滩,详细察看并调查水情,掌握水文的第一手资料。在李富挂帅下,从桥梁勘测设计到伐石搬运施工,数百石匠风雨无阻,夜以继日,历经四载,终于建成延寿桥。它长虹般高悬在绶带似的溪流之上,近900年来无数的狂风恶水都 奈何它不得,至今还是风采依旧,依然受用。桥头庞大古榕,像忠诚卫士,与石桥共同见证了历史烟云与岁月沧桑。延寿桥,目前已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梁的建成,不但方便了交通,而且繁荣了一方经济。涵江集奎新桥,古称龙桥。南宋绍兴四年(1131年),李富辞官归里,为造福桑梓方便百姓,遂慷慨捐金,在宋代新开辟的官道即驿道必经的地方和水陆交错的要道即渡口,主持兴建了一座闻名遐迩的长石桥。这座桥,长12丈,宽1.2丈,两旁皆有扶栏。龙桥坚固耐用、美观。这座桥建成后,莆田至福州的官道在涵江畅通无阻,官道上行旅络绎不绝。
龙桥北岸为涵江海岑前码头,南岸为“三八片”集奎。桥下海道宽达30多米,波涛汹涌。此前,从黄石、笏石、莆田各地来涵商贾行人只能羁旅集奎,守候潮汛,再买舟北渡。遇上春夏大潮,时常翻船死人。有了龙桥,从此进出涵江再也不必战战兢兢。而桥北的海岑前码头,也日益兴盛。南北渔舟商船云集,商贾会聚,货栈林立;桥两端,商贩小摊栉比,成为热闹的集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日夜不息,店铺生意兴隆。新桥头成为涵江陆上、水上货物集散地。又是通往梅妃故里的主桥。清代兴化诗人吴德昭形容它的繁华时写道:
“水满江千月色遨,画船夜静泊新桥。
舟横苇岸明渔火,客语篷窗候晚潮。
野渡无人方系缆,隔江不众共讴歌。
须叟报道春潮暖,外外春烟锁柳条。”
这一首诗反映新桥头建成后几百年时间内这一带的繁华与昌盛,可见这一桥梁的成就与作用。
在莆阳,除了这些颇有名气的石梁桥,还有数量之多默默无闻的,身处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上,它们也许简朴得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名字和年龄,却依然默默地横亘于水乡之上,承载着风霜烈日与时间,看似无为,实则泽惠一方,让天堑变为通途。这些桥是:城北壕桥(又名后埭通监桥,现名头亭桥),位于城厢区城郊乡拱辰北门外头亭的地方。直街新桥(又名涵江龙桥、集奎龙桥,现名涵江新桥头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明嘉靖丙戊年重修,清乾隆四十二年又重修。新蒲桥(又名郊东桥)位于城厢区城郊乡莘村。溪口桥位于梧塘镇溪游村。溪口下桥(现名下黄桥),位于梧塘镇溪游溪口下黄村。南寺前桥,位于城厢区广化寺南边。南寺东桥,位于荔城区东阳村魏塘自然村。柳桥(又名古柳桥)、龚墩桥(又名黄龙桥),位于城厢区城郊莘郊村黄墩自然村。过渡桥(又名棠坡桥),位于城厢区城南乡棠坡村,现在莆田糖厂东北角。猿臂桥(现名三亭桥),位于城厢区城郊莘郊村。猿臂下尾桥(现名矮桥),位于城厢区城郊莘郊村。明成化年重修。陈家口桥(又名东阳桥,现名郊西桥),位于荔城区城郊东阳村。魏家前桥(又名五空桥),位于荔城区东阳村魏塘自然村。魏塘前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显应村魏塘村即孝子庙地方。吴刀桥,位于西天尾镇吴江村。澄渚桥(又名庙前桥),位于西天尾镇澄渚村庙前自然村。清宁桥(又名清亭桥),位于涵江区咸草顶。吴板桥(又名中桥),位于涵江区国欢镇都郊村三洞宫。真人宫前桥(现名麒麟宫前桥),位于涵江区涵西苍口村。李铺尾桥,位于涵江区涵东后度村。陈仓七间桥(又名陈公桥),位于涵江区陈桥村。圣墩桥(又名宫后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梧郊村。宁海镇前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镇江村镇前自然村。白杜桥(又名圣母桥),位于西天尾镇溪白村。漏头桥,位于梧塘镇漏头徒门头地方。埔头桥(又名四衙桥),位于梧塘镇埔头村。龙桥(又名泗华桥、五宫桥),位于荔城区泗华村。塔桥(又名泮月池西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自然村。泮月池桥(现名红旗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白塘东边。延寿桥,位于荔城区城郊延寿村下溪头。道堂桥(又名杜堂桥、渔溪桥),位于常太镇长基村。还有欧家前桥、刘家前桥(所在地尚未准确考证)等。
这34座桥,多是精巧美观的石拱桥,具有坚固耐用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经济价值。正是这些桥,牵起了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把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的兴化平原连成一片,使之如诗如画。婀娜多姿,风采独具,这些石桥融于自然环境之中,为自然山水又添美色。它们经过岁月风雨的洗礼,虽然有些残破有些沧桑,但与自然风光、水乡人文依然声气相和,有些桥已经消失在历史里,但更多桥还在为乡民劳动、生活频繁往来提供方便。这些桥梁犹如一笔一画的汉字在广袤的大地上刻写着李富的功绩。行走在桥面上的人们无时不在感念李富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对此,邑人明代兵部侍郎郑岳曾赋诗赞扬他:“区区微利较锥刀,济险由来属俊毫。三十四桥尚无恙,秦皇鞭石笑徒劳。”在李富带动下,宋代兴化平原修桥最多,据史料记载,光石桥就兴建了60座,因而成为一份弥足的文化遗产,也成为莆阳桥梁能够“甲天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李富主持建造数十座古石桥,不仅是一道人文与自然和谐的景观,还承载着莆田李氏优秀文化,记录了一段历史,寄托着一份感情,闪烁着一段辉煌,凸显着古代李富虔诚的善举和莆阳人民聪明巧妙的建桥技艺。
莆田自古就有“走桥念志”的俗语,意思是,当你走桥时,不妨停步桥头,读一读建桥的碑志。其间往往记载着捐建督造者的芳名,记载着建桥的艰辛历程。读其文,既是追怀和感戴,更是鞭策和激励。 (李福生)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