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06 栏目: 文化综合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3171 次
本文标签: 读城品乡
涵江区白塘洋尾李氏后裔历代多有迁徙,子孙遍及广东、海南、江西等省及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自十年前,就不断有李氏后人前来寻祖,特别是近些年,在保护发展下的洋尾村知名度逐渐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此深入了解李氏根源。
洋尾村李氏有四个祠堂,分别是:李制干祠、大宗祠、州牧祠、祁阳祠。李制干祠,一座明代三进三间建筑,一千多年前,大善人李富生活在这里。后来李氏后裔为纪念富公,把它改建为祠堂,也称李富祠。大宗祠也称制干祠,始建于明代,李富子孙为纪念李富而修建。清初“兵燹毁其半”,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式,部分明代构件。州牧祠是清乾隆年间直隶州司马李光文的祠堂,祠内藏两块长60厘米、高40多厘米的红漆诰敕,油漆已经剥落,金色字迹已模糊不清,依稀可看到乾隆年间字样。还有纪念明代永州祁阳县令李龙的祁阳祠,解放后作为农业社仓库,被拆除改建,面目全非,已无法修复。
近年来,该村加强综合开发和保护并重,依托白塘湖景观,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生态旅游发展,打造生态环境良好、建筑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古村落。
白塘镇党委副书记姚祖兴介绍:“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进行整治,包括核心保护区的环境、历史街巷环境、重点节点空间环境的整治。”据悉,为保留原有街巷空间尺度,拆除了三十六处、约8000多平方米与古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物,并对立面进行装修,以保持与街巷传统风格一致。拆除只有约1米的前街巷宽度,改为现在平均宽度约6米。对“聚福社”广场、村部前面的沟面等公共空间进行景观环境整治,清理湖面填土、拆除周边有碍视觉的建筑物,恢复历史空间形态,合理增加绿化面积,精心布置建筑小品。
洋尾村从尊重历史和提升文化口味的角度出发,古建筑改建部分都采用“修旧如旧”的办法,聘请老专家、老工匠对古祠堂、牌坊、墙壁进行装修。下一步洋尾村拟对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祁阳祠进行抢修,与大宗祠、州牧祠形成古建筑群。
姚祖兴说道:“我们要因地制宜把洋尾村的水乡特色明显、文化积淀浓厚的特色保留和发扬。” 据悉,改造后的白塘镇洋尾村将结合村内现有建筑,更新原有建筑的配套设施,设立旅游接待中心及适量的公厕、问询、停车、休憩、垃圾箱、住宿、银行等服务设施,开发“名村建筑游、泛舟白塘游、宗教民俗游、宗祠寻祖游”等多条旅游路线。吴芹芹
相关日志: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因地制宜显特色——洋尾村打造历史文化特色古村落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