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放开,生or不生? - 莆田文化网              莆田文化网     ..       搜索       首页 快讯 文化 艺术 人物 文史 旅游 镜头 影音 综合 联系         home 文化综合 “二孩”政策放开,生or不生?       “二孩”政策放开,生or不生?  时间:2015-11-08 栏目: 文化综合 编辑: 莆田文化网 点击: 4032 次 

    本文标签: 生活休闲

     日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地,让几家欢乐几家愁。欢喜的是,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再生一个;忧愁的是,生一个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再生一个压力太大了。那么,到底是生还是不生呢?笔者就此采访了几位市民。

   ■幸福来得突然,父母们很纠结

   在涵江区机关工作的徐女士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她很喜欢孩子,家里经济条件又好。早在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时,她就想要辞职生二孩,可是,当幸福真正来敲门时,她又犹豫了。她的孩子已经读六年级了,现在就是马上行动也要明年生,两个孩子相差十来岁,哪来的共同成长?更让她吃惊的是,孩子听他们夫妻俩谈论生二孩的事时,马上说,“妈妈,我不要弟弟妹妹,求你别生了。”儿子的态度让她很踌躇,担心再生二孩会对儿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几天来,笔者在随机调查中发现,许多70后的父母都和徐女士一样很纠结。大部分人表示,要是政策早5年落地就好了,她们会考虑再生。如今自己年纪大了,父母身体也不如以前,再生一个孩子会把目前的生活都打乱了。但是,80后的父母认为一切随缘。夫妻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的80后黄先生认为,再生一个孩子会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但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还是要生。而早就享受“单独二孩”政策的80后王女士则表示,“一切随缘,两个孩子或许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怀上了就生。”而刚进入生育期的90后有一半辣妈们表示,不是太想生二孩,因为她们追求生活品质,不大愿意过自己挨苦也要多生养一个孩子的生活。

   ■如果有了二孩,生养成本太大

   俗话说“生儿容易养儿难”,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她们的生育观念也悄然改变。大多数城市女性认为,与其艰难地养二孩,不如专心养一孩并善待自己。那么,倘若生二孩,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笔者了解到,孩子的生养成本主要由分娩、养育、教育三大块组成,有人初步计算,成本至少在四五十万元,如果“富养”则要更多。孩子出生之前,就要花费2万元左右,主要是孕前检查、营养品购置、生产费用。在新生儿阶段,用于奶粉、营养品、早教、衣鞋等日用品的购置需要3-5万元;幼儿阶段,孩子的休闲娱乐、学费、生活费等花费约为6-8万元,小学阶段的花费约为9万元,中学阶段的花费可达到12万元,大学阶段学费、生活费等日常花费约为15万元。有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还要出国深造,再加上给孩子买房、结婚的费用又得几十万。所以,不少父母感叹:现在可以生二孩了,但是“养得起”吗?

   家住涵江大地阳光城的吴女士,去年刚生了“单独二孩”,她明显感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家庭支出猛增。由于父母身体不好帮不上忙,老二出生后,她辞了职在家带孩子,不仅原来的月收入没了,每个月还要花数千元买奶粉、尿片、衣服、玩具等,而且孩子长大后,在教育上花的钱将是双倍的。此外,时间精力等成本无法估算,因小孩出生给工作升迁带来的影响也无法估算。“一个孩子太孤单了,两个孩子可以学会分享、沟通、协作,也可以互相照顾,而且以后他们照顾老人的压力也不会太大”。吴女士说,一想到这些,她就累并快乐着。

   ■期盼加大公共资源的投入

   生不生二孩,如今决定权在每家人自己手里。而“养得起”还是“养不起”,这里面既有家庭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许多人呼吁,期盼国家加大民生投入,有针对性地配置相关公共资源。

   笔者从涵江区卫计部门了解到,从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来,全区符合政策可以生育二孩的单独夫妇中,已生育二孩的夫妇不到50%,说明全社会生育观念有所改变。据此推测,当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不会马上带来井喷式的人口增长。长期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陈女士认为,放开“全面二孩”会带来一定的人口增长,这对我市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是一次考验,政府应该在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加大投入,以应对这些变化。

   采访中,社科界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网已初步编织起来,而医改、教育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重大改革目前也推进到攻坚阶段。随着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将由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来提供“养二孩”的社会医疗教育保障基础,将由更体现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为“二孩”提供成长的未来通道,将由每一个家庭获得的更稳定就业、更多收入来增加“养二孩”的家庭内部底气,所以说,“养不起”实质上是相对的。□林亦霞  朱秀花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t=" + new Date().getHours();  相关日志:

老艺人11年连办免费培训班

投资收藏古玩需理性——探三清殿古玩市场

莆田拟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莆推家庭医生 实施分级诊疗

首个海钓平台亮相湄洲岛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二孩”政策放开,生or不生?

    上一篇:首届“莆田好声音”总决赛7日晚开赛 下一篇:红木女老板林梅帮助村里计生困难户共同致富          QQ联系 邮件 Twitter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RSS订阅     本网微信二维码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莆田话《秋生讲古》视频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一)(林春德) 妈祖诗词汇总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二)(林春德) 2015年莆田市普高省一级达标校录取线公布 学习莆田话 莆田历史大事记 体验台湾妈祖绕境进香活动 “新莆田二十四景”简介 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电视剧《妈祖》全集在线观看 莆田往事年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午尼至尊——林兆恩 走进木兰溪(阿钵) 2015年莆田中考作文题为“我终于说了公道话” 妈祖灵签解签 探访台湾原政界名人 陈裕清“台湾味”故居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三)(林春德) 莆台姓氏渊源与楹联(四)(林春德)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     魅力仙门 妈祖文化与海事文化融合 福建“三大渔女”齐聚湄洲 湄洲妈祖祭典民俗文艺创作基地入选福建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 兴化湾(组诗) 莆田市获批列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蔡襄劝谏 探进“蚶页”入“隐洞” 走进莆仙戏剧院 感受莆仙戏魅力 徐霞客九鲤湖为母祈梦 寻访莆田那香浓的麦芽糖制作老工艺 从俗谚看莆仙传统婚姻理念 三湾行:在水之湄 在海之洲 道德讲堂: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 莆阳先贤家乡风物百咏 闽中支队司令部斗争情况概述 明尚书郑纪传 南湖三先生本是唐朝人 千万里,挡不住归家的脚步 莆商卓光强跨界投资音乐舞台剧     导航标签   人物访谈 民俗节庆 本土歌曲 生活休闲 莆田风俗 娱乐体育 莆田工艺 政策法规 摄影欣赏 姓氏族谱 现代名人 书画摄影 爱心公益 文化聚焦 史海寻踪 莆田市情 文化资讯 学校教育 史实珍档 创业人物 历史名人 莆田游记 读城品乡 妈祖文化 莆仙幽默 莆仙文苑 百姓故事 莆田荣誉 莆企电商 莆友自拍 莆田文物 莆田方言 莆仙戏台 十音八乐 莆田美食 旅游景点 古迹探幽 莆话翻唱 行业人物 莆商风采 景色镜头 莆田影视 企业文化 传奇故事 古老照片 莆仙戏曲 民间藏宝 三一教门     品味莆田文化 领略港城魅力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又称“莆仙”,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历史文化悠久厚重,自古文教彰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古迹众多,有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250多处,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RSS订阅 | 一座充满魅力的港口城市——莆田市  | 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  | 莆田的中国之最      本站内容仅供观摩学习交流之用,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处理。

投稿邮箱:fjptwhw@163.com 联系QQ:935877638 Copyright © 莆田文化网. Powered by . Theme by www.ptwhw.com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17aaba49a13c4e52efd62534e20a6f31'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HcmsLazyload("/content/templates/Hcms/images/space.gif");